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正文

党员就地过年心得体会3篇

天狐网络 发表于2022-03-08 21:14:50 本文已影响

党员就地过年心得体会3篇

党员就地过年心得体会篇1

  让就地过年成为“最时尚”

  “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临近春节,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多点零星散发新冠肺炎病例,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为了减少春节期间人员流动,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各地纷纷采取行动“挽留”外地人员就地过年。纵然是家乡暖阳无限好,但是暂时的分离,是为了日后更好的相聚。广大党员干部当应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在就地过年的“时尚点”上绞尽脑汁,让就地过年也可以很“洋气”。

  设置“分会场”,团团圆圆一个都不少。自打春晚设置分会场之后,很多小伙伴非常地兴奋,没准哪一年就到自己的家门口了,到那个时候不仅可以现场观看春晚的直播,没准还能见到自己喜欢多年的偶像明星。视频会议也设有分会场,视频会议的出现,宣告了一个协同办公领域变革时代的到来,视频会议系统,创造性地更新了传统理念中对协同办公的理解,将以往多套系统才能够实现的功能,完美地整合到了一个平台入口,一次认证、全网使用,在降低了各行业管理成本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协同办公的效率,疫情期间,更是发挥了最大功率。就地过年不妨也设置分会场,以家为单位,让分隔多地的亲朋好友们参与进来,各地政府也可以推出有奖活动,诸如:利用手机软件,一起来晒晒哪些分会场年夜饭最有特色,哪些分会场年味儿最浓郁……让家人“云团聚”,让就地过年充满家的味道。

  在云端“拜年”,欢欢喜喜家家乐开怀。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广大党员干部要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减少不必要出行、不走亲访友,不前往高风险地区和出境,在云端寄托乡情,在网上共叙亲情。引导群众就地过年只有倡议还远远不够,必须尽早拿出详细的配套方案,展现更大诚意,传递更多确定性,动员企业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为就地过年人员置办丰盛的“年货”。让拜年不拘一格,做好群众春节安排的摸底,同时结合当地特色做好预案,努力让群众过一个形式不同但同样温暖的春节。相关部门、企业也要主动作为、灵活施策、不拘一格,让就地过年成为更多人心甘情愿的选择。

  发“政策红包”,红红火火暴富过大年。“何以解忧,唯有暴富。”免费乘坐公交车,景区门票免费送,发放春节消费券,2月工资双倍,发放压岁红包、新年红包,食宿全免……似乎回家过年,就要错过“一个亿”,让群众真实感受到真金白银、诚意满满,弥补大家春节期间无法返乡团圆的缺憾,最大限度缓解失落感,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与此同时,“免费年货寄回家”,关心关爱在家乡过年的留守老人与儿童,让留守外地的“打工人”无后顾之忧,既舒心又暖心。服务就地过年,需要把工作做细、做实、做透,这离不开每个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担当作为,考验着城市治理能力、人文关怀水平,一项一项,都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去把就地过年的政策红利落到实处,让就地过年人员感受到来自地方政府的真切关爱。

党员就地过年心得体会篇2

  就地过年 “留人”更“留心”

  近期,多地相继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多个省市区先后提出“就地过年”的倡议。春节将至,阖家团圆时,如何给在外务工人员一个舒心的新年,需要我们将心比心、拿出实招、细致入微做好每一项工作,留人同时更把“心”留下。

  将心比心,富有“同理心”。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阖家团聚是大多数外地“打工人”的奔头,如今疫情防控常态化经受严峻考验,回不回家,是摆在异乡人面前的一道选择题,更是摆在政府、企业和社会面前的一道节前“加试题”。“非必要不返乡”虽能理解,但独在异乡过年的孤独感却让人比较犯难。民生无小事,只有设身处地与“异乡人”共情,才能理解春节返乡潮背后的思乡之情、访亲之切。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把话说到打工人的心里。“就地过年”不是行政命令,不是强制要求,这是在有效控制疫情蔓延的同时,保障家人的安全。待到疫情散去,春暖花开时,一家人再平安相聚。

  别具匠心,拿出“真诚心”。随着“就地过年”的倡议发出,各地出了不少招数“留人”,发红包、付房租、包吃住、提供春节消费券,免费门票,免费乘坐公交车等举措十分有诚意。“政策留人”让企业有了方向感、群众有了认同感,更让“异乡人”有“亲切感”。除了政策的出台外,各地还要及时摸底梳理家中应在外“就地过年”而无人照料的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组织人员勤上门、多走访,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关爱,让“年味”服务更足一些,让他们在没有亲人陪伴的情况下也能过个好年,也让外出务工人员自愿留在就业地安心过春节。拿出一颗真诚的心,工作做得好,老百姓就会领情,企业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员工就会同心协力,增强凝聚感和归属感。

  细致入微,真情“暖人心”。疫情防控的决心自然要“硬”,但实施手段需要尽量地“暖”,不能让在城市里奋斗打拼、做出贡献的异乡人受了委屈、寒了心。留下来要保障年味不能少、关心不能少,要有“真金白银”的关怀,也要有真情实感的温暖。不少企业食堂在春节期间免费供应用餐外,充分考虑文娱活动需求,安装娱乐设备,并承诺在春运高峰期过后,可以错峰回家并享受一周带薪休假和往返车费补贴,可以说是实在又暖心。发放爱心大礼包、寄特产回家等,越是细枝末节、细致入微的“留人红利”,越是彰显以人为本的关怀和体贴。

  “就地过年”是特殊时期的应急之举,是为了保障回家的路时时畅通、家乡的大门平安顺遂。回乡团聚可以延迟但是不会也不能一直“缺席”,待到春暖花开时,该有的假期、该有的相聚一个也不会少。

党员就地过年心得体会篇3

  疫情防控要用“心”

  随着春节临近,人员流动不断增大,疫情防控工作的难度也不断提升。面对当前疫情形势,各地出台了相关举措。为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成绩,各地各部分要更用“心”,出台政策要上心,引导群众下定心,要让群众更安心。

  相关部门出台政策要上心。由于现阶段疫情防控政策有所调整,上级部门要注意把握下级部门的实际困难和实操现状,及时将调整的情况传达到位、解释到位、要求到位,做到上下贯通,相互统一,尤其是要对1月28日之前返乡人员的防控要求要再明确,把好关、控好局。下级部门要注意精准掌握上级指挥部门对疫情防控的指示要求,遇到群众提出的较多的问题,要及时汇报,做好答复。同时,要科学把握疫情防控的“度”,表达上有分寸,措施上“合章法”,既不能掉以轻心,有所懈怠,也不能听风便是雨,过度紧张,甚至为了避免承担责任,在实际管理中自行其是,随意改策。

  基层干部引导群众下定心。当下农村地区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基层干部要注意工作方法,以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以情入理,说明当下“就地过年”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意义,赢得群众的认同与理解,不可强势威逼。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提倡”非必要不返乡”,鼓励外来建设者“就地过年”,留人是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出于安全管理的考虑,但对于那些有特殊情况必须返乡的人员,既要做好防控措施的宣传、信息的登记,也要有些人情味和同理心。各地各部门不能对留在属地过年的人员开空头支票,要切实把相关政策落实到位,怎么承诺的怎么办,怎么答应的怎么做,彰显务实信义的形象,让这些城市建设者感受到城市温暖,政府关怀。

  严格管理要让群众更安心。各地各部门应本着对群众负责的态度,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一要加强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的防护意识,鼓励居民外出带好口罩,及时消毒,注意个人和家庭卫生。二要强化多点触发监测,对人群聚集公共场所开展戴口罩、健康码的检查以及体温的测量工作,对药店退烧、止咳等药品销售情况开展监测,对企业、学校做好全面部署,利用互联网等开展大数据智慧化监测,确保重点人群早发现。三要严管人员流动,针对春节期间的特殊形势、统筹兼顾,做好相应的摸排登记,取消大型的活动和会议。四是强化“网格+党建”管理,进一步落实防控应急责任,全面落实精准防控措施,认真做到分级响应,实施网格化管理,按照精准施策的要求做好高、中、低风险时期差异化防控策略的落实工作。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党员 过年 党员生活会心得体会 就地过年的心得体会 党日活动的心得体会 过年的心得体会 党员年终心得体会 参加党团活动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