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党史学习> 正文

学习蒙汉同志的心得体会优质6篇(精选文档)

天狐网络 发表于2023-03-15 14:30:07 本文已影响

学习蒙汉同志的心得体会优质6篇转眼间有趣的活动就结束了,相信你的收获一定有很多,赶紧写份体会吧,为了将个人思想境界很好的记录,我们都要认真写体会,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学习蒙汉同志的心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蒙汉同志的心得体会优质6篇,供大家参考。

学习蒙汉同志的心得体会优质6篇

转眼间有趣的活动就结束了,相信你的收获一定有很多,赶紧写份体会吧,为了将个人思想境界很好的记录,我们都要认真写体会,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学习蒙汉同志的心得体会优质6篇,感谢您的参阅。

学习蒙汉同志的心得体会篇1

看着《大山的佐证》,看着《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实况录像》,欲语泪先流,老人的故事感人肺腑,老人的信念可歌可泣,老人的精神永垂不朽。一个共产党员的一生,情注大亮山,老人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人民,把毕生财富献给了祖国。

曾为保山市地委书记的杨善洲同志退休后没有安享晚年,而是用自己的切身行动为家乡的百姓谋福利,为家乡的人民做好事。即便很多人不理解,即便很多人有意见,他一如既往,一句:“共产党员来自讨苦吃”深深表露了杨善洲同志的坚定态度,也披露了误解他的人们。是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表现在哪里?不就体现在这“自找苦吃”上吗?

一顶蓝色呢帽,一套蓝色中山装,一双高筒黄胶鞋,描绘了老人艰苦朴素的样子。老人60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人们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一间毛毡房老人住了九年,一间不大的宿舍变成老人摆放劳动工具的仓库,一张自制的办公桌老人用了十年,一个个村寨在老人的帮助下脱贫致富、通电通路,一棵棵幼小的树苗在老人的悉心照料下茁壮成长,一片片荒山在老人的辛勤努力下变成了绿洲……

是什么让老人放弃安享晚年的机会?是什么让老人废寝忘食,忘我劳作?是什么让老人半年才回一次家?是什么让老人宁愿家人甘为农民?是什么让老人将政府奖励的资金倾囊捐助?……是那句“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信念。看着画面中的杨善洲老人,花白的头发,花白的眉毛,花白的胡子,深深的皱纹,渴望的眼神,不禁泪流满面。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一个奋斗一生的共产党员,即便黑发换白发,即便皱纹横生,也不忘曾经的诺言,也不忘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也不忘亲手种植的树苗。他的坦然,他的坚定,他的无私,他的作为,深深影响着每一位共产党员,深深感染着每一个相识的人,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

“层层叠加的年轮,是树木对他深刻的记忆;声声由衷的称赞,是战友对他深情的解读;默默伫立的丰碑,是群众对他深切的缅怀。”“老书记”人们这样亲切地称呼他;“他是一个普通的老人,很亲切,很和蔼,每一个认识他的人都喜欢他。”这是人们对他的印象。一个老人,一个共产党员,他用一生的时间来镌刻人们永久的回忆。杨善洲同志虽然走了,但是他留下的5.6万亩,价值3亿多人民币的大亮山农场还在,他坚定的信念,为人们服务的精神还在,也将代代相传。

一个共产党员的一生,如此活来多精彩!

学习蒙汉同志的心得体会篇2

12月1日,吕建江同志因劳累过度、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47岁。吕建江生前办理的都是"小事""琐碎事""麻烦事":落户、销户、违章、失物招领,还有数不清的杂事儿……隔着一块屏幕,群众都能真切体会到一种温暖与踏实。吕建江猝然去世,让一座城市的广大市民为他落泪。人们为什么如此怀念一名普通的人民警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多年来扎根社区,始终把百姓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他心里装着群众、热情服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尽其所能为群众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因为他深知,老百姓的事没有小事,必须全力以赴,容不得半点松懈。

事实上,这也是当下社会最值得珍视的一种精神品质。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坚持问题导向,永葆进取精神,不断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努力掌握新知识、探索新事物、_新难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当前,在党的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的伟大征程中,我们的使命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应该学习吕建江的使命意识与为民情怀,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饱满精神状态,投身到火热的事业中去,不断开创美好生活。

向吕建江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本色。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吕建江同志始终牢记使命,听从党的召唤、服从组织安排,牢记入党誓词,时刻把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忘我工作,正如他自己所说"共产党员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必须干一行,爱一行".我们要以吕建江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满腔热情倾注工作,赤胆忠心献身事业,踏踏实实地做好分内的"小事",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向吕建江同志学习,还要学习他对党忠诚、一心为民的坚强党性。对党忠诚、对群众忠诚,究其根本是要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吕建江同志始终对党忠诚,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察民情、排民忧、解民难。作为铁路警察,我们要以吕建江同志为榜样,始终对党绝对忠诚,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切实强化政治担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旅客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带领群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学习蒙汉同志的心得体会篇3

中宣部近日追授中科院原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同志“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是永葆初心矢志奋斗的布衣院士,号召广大知识分子向他学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院士用他的精彩一生,回答了“人生的意义”这个大问题。87岁,将几乎毕生积蓄880万元捐赠给教育事业;89岁,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事业;一生,无私奉献给中国水稻科研事业。

卢永根一生致力于水稻的遗传育种研究,其研究设想被业界认为是目前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在他担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期间,打破学校面临的人才断层困局,给有能有为的年轻人拓展了广阔天地,打开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新格局。卢永根选择了教师行业,无怨无悔,兢兢业业教书,勤勤恳恳育人。作为一名老教师,卢永根同样以他的一腔爱国之情去教育和感染他的学生。立德树人,终是桃李满天下。在他的培养和感召之下,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并成长为各自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

卢永根的爱党爱国、为民奉献的精神,鼓舞和激励我们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砥砺前行。

学习蒙汉同志的心得体会篇4

作为教师我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豪。许多人都说,教师只有平凡、只有寂寞,没有灿烂,没有辉煌。的确,教师的岗位是平凡的。只要你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可以说你也就选择了平凡。在教师的一生中,也许不会干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业。然而我感到自豪是因为我们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对每一个学生都抱有一颗爱心。教师只有在爱岗敬业,把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和自己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的耕耘在三尺讲台之上,而且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才能领悟从师的乐趣,才能以从师为荣,以师为自豪。在“爱岗敬业”这种精神支配下,教师也不会视平凡的工作为平凡,不会视琐碎的工作为琐碎,而是会认真对待教育,教学的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于细微处显精神,于小事上下工夫,在简单却又伟大的教育工作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师德修养的要害一环,就是培育爱岗敬业的精神。说他“要害”,是因为他既是师德的核心和基础,又是促进教师不善进取的动力源泉。

有一句话说得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已属于你我,我们又怎样不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三尺讲台呢?一个好老师的生命是应当这样渡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也不因误人子弟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骄傲地说:我把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孩子。

教师应有丰富的学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修养,这些要求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达到的。那么这些做法的动力来自何方?来自教师对教育活动的的客观要求和自身素质水平之间的矛盾的深刻熟悉,来自解决这一矛盾的不懈追求,来自深层次的爱岗敬业精神。有了爱岗敬业精神,教师就能够对自身素质水平有一个理性熟悉,并使之与教育事业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不断的接近,通过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更好的完成教育任务提供保证。假如说不断完善自我是教师在工作上有所作为的基础,那么爱岗敬业就是基础的基矗爱岗敬业能够帮助教师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矛盾,提高工作效率。教师要想取得工作成就,必须有社会的理解,同事的支持,家长的配合、学生的自觉努力,而“爱岗敬业”精神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助益,有助于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巩固并不断发展教育事业。

总之,教师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反之,只能是一事无成。一个爱岗敬业的教师,既依靠经验教书育人,又会着力总结教育规律,并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科学施教;无论备课、上课,还是科研,它都会将自己的教育行为置于科学熟悉的观察之下,进行科学的规划、组织、实施,因材施教。显然,教师的工作不仅有一个态度问题,而且包含着探索科学、追求教育效果的主体性要求,有效教育方法。换句话说,教师的敬业作为一种道德选择,它体现着动机与效果统一的综合追求。人类已迈入一个新的世纪。新的世纪、新的历史时期呼唤教育的飞速发展,呼唤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新型教师。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这种需要,培育出一代新人,就必须做到。

我经常教育学生说:学无止境。然而我也应该经常对自己说这句话。虽然我已经身为人师,但不应该放弃学生这一身份,应该继续再教育,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们最信任、最崇拜的人莫过于教师,如果我是一专多能,是无所不知或是“今天我不会,明天一定告诉你”的爱学习的教师,我的学生一定是知识信息丰富、性格开朗、好学上进、成绩不错的独立个体。这时,教师的教学水平就产生了磁性——吸引、同化着一个个有活力的心,真正实践了“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思想,成为“传道授业”的育人楷模。

学习蒙汉同志的心得体会篇5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表示,黄文秀同志不幸遇难,令人痛惜,向她的家人表示亲切慰问。他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7月1日新华网)

黄文秀同志生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2016年她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原本可以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但是她却义无反顾选择报效家乡,之后又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为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摘帽,过上幸福的生活,她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最后不幸遭遇山洪献出了自己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

作为一名基层年轻干部,黄文秀同志的事迹很让我震撼和感动,她用生命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法国作家蒙田说过:“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长短,而在我们怎样利用它。许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却活了很长久。”是的,虽然黄文秀年仅30岁,但是,她的精神却不会因为身体的离开而离我们而去,黄文秀值得我们广大的党员干部学习,学习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我坚信,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会出现无数个承载有黄年秀精神品格的党员干部涌现!

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我们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9年3月,我积极响应祖国的召唤和组织的号召,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伟大事业。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没有想到我的人生会有这样的一段经历,但自己从来就没有后悔过,反而为自己能有机会参与国家脱贫事业深感骄傲。目前我已在义县白庙子乡闫家屯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已近两年,两年的驻村工作使我深知投身脱贫攻坚这项事业的艰难,黄文秀作为一名女同志能立志投身这项工作更弥足不易。这样的有志青年,成千上万这样的有志青年,正是党、国家、人民所需要的”。黄文秀正是这样一个好青年。她矢志改变家乡面貌的鲜明人生追求和坚定决心,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为了使自己活得更有意义,生存更有价值。

学习黄文秀,就要学习她坚守初心使命。“干部要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铭刻于心,这样,人生奋斗才有更高的思想起点,才有不竭的精神动力。”黄文秀双脚走在泥土里,将扶贫当作“心中的长征”。她心系家乡父老脱贫大事,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始终心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学习黄文秀,就要学习她坚守初心使命。“干部要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铭刻于心,这样,人生奋斗才有更高的思想起点,才有不竭的精神动力。”黄文秀双脚走在泥土里,将扶贫当作“心中的长征”。她心系家乡父老脱贫大事,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始终心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学习黄文秀,就要学习她倾力担当奉献。“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她说“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算什么”,她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困难踩在脚下、把扶贫当作长征,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完成着各项脱贫攻坚任务。基层工作很难,但总有人在做实事;崇高不远,就在身边的那些坚守者身上。在这条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一大批的有志青年和驻村干部在不断探索开拓创新,寻找着脱贫致富之路;有许许多多个黄文秀们正携着年轻热血的信念,继续在脱贫攻坚前沿一线拼搏。学习黄文秀就要学习她短暂青春迸发出的闪光点和优秀品质,把她未竟事业继续下去,守得住初心,不忘使命,积极投身无悔的脱贫攻坚事业,带领村民共赴美好的幸福生活!

“时代楷模”黄文秀,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热情和生命诠释了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为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作为榜样,共产党人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

1989年出生的黄文秀2016年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报名考取选调生,回到家乡,成为百色市委宣传部一名干部。2018年3月,黄文秀响应号召来到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为了做好扶贫工作,黄文秀在她的驻村日记里亲手绘制了百坭村的地形图,并且在上面标注了所有贫困户户主的名字,做到心中有数。经过一年的努力,文秀从扶贫新手变成了行家里手。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职,让她30岁的年轻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让我们感动、惋惜的同时也带来震撼和力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就是用实际行动扛起时代的使命担当。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基层去,扎根基层,把人生理想和个人价值融入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用自己的青春与汗水实现理想价值,谱写人生华章。

6月16日晚,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的第一书记黄文秀,在驱车探查暴雨灾情时,途遇洪水袭击,不幸遇难。这位年仅三十岁的的壮族女干部,最终倒在了她一直深爱着的家乡。

如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已经成了许多党员干部的口头禅,而黄文秀,却是用自己的生命来见证了自己的承诺。

其实,从这位第一书记的履历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这位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硕士高材生,其实完全可以选择条件更加优渥的职位,而她却因为为了报答家乡的养育之恩,毫不犹豫的在毕业之后报考了当地的选调生。

百色这个地方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可能极为陌生,而即使是广西本地人,对于这个偏远的地级市也没有太多的印象,而她却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这块土地。这正是对“不忘初心”这句话的最佳诠释。

作为党员,我们更应该学习黄文秀同志这种精神和品质。在暴雨如注,电闪雷鸣之际,这位第一书记却没有丝毫犹豫,立即驱车赶往自己正在扶贫攻坚的村落,若非如此,她又何至于因洪水爆发而殒命。

周总理曾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十年寒窗,她离开了大山,然而也正是十年寒窗,又给了她回到大山造福百姓的能力和决心。而这样的事迹其实也绝非个例,我们相信,在每个年代,都有这种愿意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拼搏和努力的无名英雄,这些人无论身处何处,担任何种职务,都是我们整个民族的希望和未来的力量源泉。

第一书记,其主要职责就是帮助农村党组织完善和强化基层建设,身背重托、肩扛责任,而黄文秀同志,在她的日常工作中,也无时无刻不在践行着这一理念。在她任职期间,对百坭村的村情、民情、贫情都有着极为精准的认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黄文秀同志生前的事迹,值得每一名党员的学习。我们应该主动学习她时刻关注群众的利益的这个初心,若这样的党员再多一些,我们的国家又何愁没办法复兴?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表示,黄文秀同志不幸遇难,令人痛惜,向她的家人表示亲切慰问。他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为扶贫第一书记的我,要学习黄文秀的为人民服务。为了接近老百姓,黄文秀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为贫困户干活,与群众谈心,与群众做朋友,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更是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干成事,发展支柱产业,建立电商服务站,为贫困户增收,降低了贫困发生率,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黄文秀,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要学习黄文秀的理想与信念。扶贫干部要有坚如磐石的信念。本来,黄文秀可以有很多选择,留京或出国都没问题,但她还是非常坚定地选择了服务基层。从繁华首都回到家乡,把初心镌刻在扶贫路上,书写了一个感党恩、守初心、献青春、为人民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入党为什么,为党做什么”,黄文秀用生命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坚守自己的人生追求,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言。虽然她已逝去,但她的精神应永远刻在领导干部的心中,她的扶贫精神、理想信念、使命与担当是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党员干部应力争成为“黄秀文”式扶贫干部。

要学习黄文秀的担当与使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员干部的奋斗目标,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黄文秀从来不曾把自己的努力拔到太高的位置,她只是脚踏实地做着使命感促使自己去做的事。在入党申请书中,黄文秀写道:“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青春无悔,誓言无声,为了初心和使命,黄文秀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要学习黄文秀的扶贫精神。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民生关切,到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铮铮誓言,扶贫干部们不忘初心,把对每一寸土地、每一名百姓的爱,化作迎难而上、登高行远的力,铸成共产党人无私奉献、不负人民的魂。黄文秀在一次电视采访中所说:我们百色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如何将百色革命先烈们奋勇前进,不断拼搏的精神传承下去,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责无旁贷。

学习蒙汉同志的心得体会篇6

张桂梅觉得,贫困山区的落后,主要是教育落后,其中女孩的受教育程度更低,由此形成了“低素质女孩一一低素质母亲——低素质下一代”恶性循环。张桂梅认为,只要母亲的素质高,孩子的素质就高。要解决偏远山区的贫困问题,就必须从提高妇女素质入手。由此,她萌发了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梦想。2002年起,她就开始为这个看来“根本无法实现”的梦想而四处奔走。

“要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你是不是有神经病?”张桂梅的“宏伟蓝图”招来的是许多人的质疑和辱骂。但张桂梅并没有放弃,为此饱尝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为筹集资金办学,张桂梅求过很多人。一次,张桂梅到某企业寻求帮助,未等她把办女子高中的构想说完,该企业的领导就叫保安赶她走,“见我不走,保安就放狗咬我,很多工人还出来看笑话。”看着被狗撕破的裤腿和流血的脚,想着自己的委屈,张桂梅坐在地上放声大哭。更多的时候,疲惫、无助至极的她坐在街头,靠着墙根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

“2008年1月7号,姐姐从哈尔滨打来电话,说哥哥病危,一直喊着我的名字,盼着见我最后一面。”“恰好当时宣传部通知我9号到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我想北京离哈尔滨近,可以去看看哥哥了”。但到了中央电视台后,热情的编导找了个企业家和她对话,争取帮她解决点女子高中的困难。一边是山里的娃,一边是弥留的兄,张桂梅艰难抉择。当她把节目录完,等来这位企业家承诺给女子高中50至100万元资助的同时,也等来了哥哥已经火化的消息。那种锥心之痛,张桂梅至今难忘。

筹建学校的日子,张桂梅异常艰难、身心疲惫,但她始终义无反顾,矢志不渝,在省、市、县各级党委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捐助下,她的办学梦想最终实现了。2008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建成。9月1日,来自丽江市华坪、永胜、宁蒗等深度贫困县的94名贫困女孩走进了女子高中的校园。

推荐访问:学习蒙汉同志的心得体会优质6篇 心得体会 同志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