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17篇

天狐网络 发表于2022-11-21 19:35:02 本文已影响

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17篇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靶向-靶向-抗肿瘤药未来发展方向  今年11月是第9个“全球肺癌关注月”。目前,肺癌已经取代肝癌成为我国第一高发恶性肿瘤。根据卫生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17篇,供大家参考。

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17篇

篇一: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靶向-靶向-抗肿瘤药未来发展方向

  今年11月是第9个“全球肺癌关注月”。目前,肺癌已经取代肝癌成为我国第一高发恶性肿瘤。根据卫生部公布的统计资料,2008年,恶性肿瘤在我国城市地区的死亡率已达166.97/10万,占总死因的27.12%.我国肺癌的死亡率已经高达30.83/10万,与30年前相比增长了近5倍。无论是在城区还是在乡村,肺癌都已经成为“第一杀手”。专家认为:约有87%肺癌与吸烟有关,同时还包括了被动吸烟风险。纸烟中含有苯并芘等多种致癌物质。有吸烟习惯者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吸烟量大者发病率更高,比不吸烟者高20倍。据美国IMSHealath数据:2007年,全球七大医药市场的500强药品中,靶向抗肿瘤药物市场份额已达到200多亿美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27.05%,远远高出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19.94%的增长率。而2008年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医药市场在刚性需求和惯性发展的推动下,抗肿瘤药物市场仍表现出强势增长,已达到了481.8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5.54%.其中,靶向抗肿瘤药物市场以290亿美元的销售额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45%.市场分析家预测,到2015年,抗肿瘤靶向治疗药物将超过50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1%,并且该领域将有8只以上的新药成长为“重磅炸弹”产品。靶向用药方兴未艾目前,抗肿瘤靶向药物主要是单克隆抗体药物、小分子药物和细胞凋亡诱导药物。尽管抗肿瘤靶向药物与普通抗肿瘤药物一样,同样面临专利到期的压力,然而,抗肿瘤药物远未满足差异化治疗的市场需求,从而成为药品市场中不可小觑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国内外用药市场的逐渐接轨以及国民医疗消费水平的提高,靶向抗肿瘤药在国内样本医院市场也表现出强劲增长的态势。抗肿瘤小分子靶向制剂具有高靶向性、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小的特点,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已成为临床用药的未来趋势和倍受瞩目的品种。目前,抗肿瘤小分子靶向药物中的伊马替尼、厄洛替尼、舒尼替尼、吉非替尼、索拉非尼、达沙替尼、拉帕替尼和尼洛替尼已是临床中的主要品种。2008年,国内22个重点城市样本医院用药市场使用的抗肿瘤小分子靶向制剂中,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伊马替尼、索拉非尼、舒尼替尼5个品种已超过了5亿多元人民币,预计到2011年将超过10亿元的市场规模。吉非替尼领军吉非替尼(Gefitinib)是英国阿斯利康公司研制开发的抗肿瘤靶向小分子药物。2002年8月,吉非替尼首先作为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药物在日本上市,商品名为“Iressa”(易瑞沙)。2003年5月,吉非替尼经美国FDA批准,成为经铂类抗癌药和多西紫杉醇化疗无效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三线单药治疗药物。目前,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中国,吉非替尼被批准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上市后,第一年已取得了0.67亿美元的业绩,分析家预测,5年后在美国的

  销售额可达到6.59亿美元。然而,受吉非替尼市场开发曲折的影响,以及抗肿瘤靶向小分子药物厄洛替尼的强势竞争,易瑞沙的市场在欧美一度受挫,表现起伏跌宕。2008年吉非替尼的销售额仍为2.65亿美元,但同比上一年增长了11.34%.2009年上半年为1.43亿美元,增长率为14%.随着抗肿瘤靶向治疗经验的积累,以及对敏感人群的确定,吉非替尼对不同种族肺癌患者的EGFR突变显示出一定的活性,其疗效超过了常用的一线化疗手段,而对于没有突变的患者则效果甚微。因此,2009年7月1日,欧盟正式批准吉非替尼用于EGFR突变的成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二线和三线治疗用药,使分子靶向治疗在某些常见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得到了巩固。2005年,阿斯利康公司的吉非替尼进入我国市场,获得SFDA批准用于经过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但目前尚未批准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用药。而在靶向治疗的优势下,推动了易瑞沙的临床使用。2005年样本医院用药市场已突破2000万元,随后4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100%.2008年我国22城市样本医院用药金额超过了2亿元人民币,用药量达41.74万片。据报道,2006年,我国制定的《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已推荐吉非替尼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和三线标准治疗方案,吉非替尼成为国内抗肿瘤小分子靶向制剂的“领头羊”。厄洛替尼后起之秀厄洛替尼(erlotinib)是基因泰克、罗氏和OSI制药公司联合开发的一种小分子抗癌药物,商品名为“Tarceva”(特罗凯/他西卫)。22004年11月和2005年9月通过美国FDA和欧洲EMEA审批,现已在全球七、八十个国家上市。在多项临床研究的推动下,厄洛替尼市场长足迈进,从最初的二、三线治疗扩展至一线用药、维持治疗和序贯治疗等多个阶段,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有了多项选择。近10年来,厄洛替尼也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只胰腺癌治疗药物,能针对性地作用于胰腺肿瘤细胞,抑制其形成、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据美国Montefiore医学中心介绍,厄洛替尼具有口服剂量小、血浆药物暴露浓度高和半衰期短的特点,每日重复给药不会导致药物累积。厄洛替尼进入临床后,市场起步较快,2007年已培育成“重磅炸弹”品种,2008年,全球市场已达到14.7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9.47%.2007年,SFDA批准瑞士RochePharma(Schweiz)公司的厄洛替尼进入我国市场,由上海罗氏公司分装销售,上市的第一年在16城市样本医院销售了5378万元,2008年用药金额已超过了1.08亿元,同比增长了101.26%,从2009年一季度用药来看,仍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格列卫”阳春白雪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Mesylate)是瑞士诺华公司研发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药物。2001年5月10日,伊马替尼以“具有突破性的抗肿瘤机制”获得美国FDA的特快审批,商品名为“Gleevec”(格列卫)。最初用于α-干扰素给药失败胚细胞危象病期、慢性病期、加速病期的粒细胞白血病(慢性骨髓血癌)临床治疗用药。随后,美国FDA又批准了伊马替尼的第二个适用症,用于治疗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治疗。经过全球广泛的临床使用后,获

  得了医学界的高度评价,于2002年12月23日正式取得美国FDA的全面认可,批准作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线治疗用药,从而被医学界誉为近年“有重大突破性”的抗肿瘤靶向小分子口服药物制剂。伊马替尼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获批作为罕见病用药后,现已在全世界80多个国家核准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而且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核准用于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治疗。随着伊马替尼的市场拓展,而且依仗其高昂的价格,在上市当年就取得了1.65亿美元的显赫佳绩,上市3年之后,已培育成为“重磅炸弹”级药物。目前,该药已在世界近百个国家、地区销售,2008年格列卫全球性市场已达到了36.70亿美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20.33%,2009年上半年格列卫的销售额为18.84亿美元,仅比上一年增长了3%.伊马替尼于2002年4月17日获得SFDA的生产批文,同年3季度首次进入医院,产品入市后起步较快,受高昂药价的驱动下,在样本医院用药市场处于平稳增长态势。2007年用药金额已超过6000万元,2008年同比上一年增长了30.85%,已近9000万元,预计2009年在国内22个重点城市样本医院用药市场的销售额将跨越亿元大关。全球抗肿瘤靶向小分子化学药物是进入新世纪后上市的品种,其作用机制、多靶点的扩展和安全性仍在临床探索之中,在许多药物新适应症被批准用于临床后,推动了市场销售的增长,而不良反应的逐渐暴露也使导致了市场的波动。国内靶向小分子新药研发起步较晚,尚无原创新药上市。目前,国内市场主要由跨国药业的昂贵进口药所把持。近年来,靶向抗肿瘤药也逐渐成为国内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研究方向。据报道,国内正在研制开发中的抗肿瘤小分子靶向新药已进入临床,如浙江贝达药业研制的治疗肺癌小分子靶向药物埃克替尼,和黄医药的化学一类靶向抗癌新药索凡替尼(Sulfatinib)、呋喹替尼(Fruquintinib)等。随着国产靶向小分子抗肿瘤药的问世,将以优异的疗效及合理的价格进一步推进抗肿瘤药物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的发展。

  

  

篇二: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美罗凯癌症研究前沿:癌细胞转移扩散研究方向

  众所周知,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后者有转移和复发倾向,从而导致了癌症患者的死亡。

  美罗凯专家介绍到,癌细胞的转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包括肿瘤细胞骨架的重排、变形,从原发社脱落,侵入周围细胞外基质,并降解,侵入血管和淋巴管而进入循环系统,并与血小板和靶点处内皮细胞黏附,相互作用而穿出脉管系统,通过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形成一个新的癌巢,然后又再次转移,如此恶性循环。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肿瘤细胞都可以有效地逃避机体免疫清除而生存下来。

  了解了肿瘤细胞的转移过程之后,我们来看下目前对于癌细胞转移研究的新进展,医学界对于癌细胞转移究竟包含哪几个方向?

  一、转移信号关于转移信号,专家认为肿瘤所处的环境才是决定其转移的因素。目前有3种互不排斥的理论来解释肿瘤转移的起始信号。①肿瘤转移潜能是由于肿瘤形成早期的基因突变引起的。②与淋巴细胞的迁移机制类似,肿瘤的环境因素(如趋化因子、神经递质等)是肿瘤转移的起始因素。③肿瘤细胞通过与髓系干细胞进行细胞融合而获得转移潜能。三种理论均被认为是肿瘤获得转移的基础。一直致力于癌症靶向治疗研究的美罗凯,在转移信号研究方向上也有重大的突破。美罗凯研发团队以肿瘤相关信号转导与分子机制为研究方向,以各种信号转导关键分子为切入点,开展肿瘤靶向基因组学研究,建立了用于肺癌、肝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及白血病等靶向抗肿瘤药物的高通量筛选系统,目前美罗凯已应用于众多患者的治疗并取得显著成效。

  二、ECM细胞外基质ECM的主要成分包括:①纤维类,主要是蛋白物质。②黏附糖蛋白类。③蛋白多糖类。细胞外基质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三种:①ECM可作为机体防御肿瘤转移的天然屏障。②作为细胞生长的重要微环境。③抑制细胞融合:细胞融合假说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强调自发性细胞一细胞融合在肿瘤浸润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细胞脱离ECM是其前提,初始状态的ECM抑制突变细胞的融合,从而控制肿瘤的增殖、分化和迁移,但被肿瘤细胞重塑后的ECM反而导致肿瘤细胞高增殖、低分化,致细胞凋亡、肿瘤浸润和转移受阻。

  推荐精选

  三、酶类参与肿瘤转移的蛋白酶属于不同的家族,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丝氨酸蛋白酶、苏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和天冬氨酸蛋白酶家族。这些酶是肿瘤细胞降解细胞外基质、清除其转移障碍的主要工具。MMP这种物质,均以酶原形式分泌至ECM中,在纤溶酶等多种外源性酶的作用下激活,可在中性pH环境下发挥作用。这些酶类在肿瘤转移方面的作用机制是:①被激活后酶解ECM成分,以利于肿瘤细胞等进人血管或淋巴管。②通过酶解ECM成分,间接释放与ECM结合的生长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或通过诱导血管生成,促进原发肿瘤生长。③对ECM进行重塑,改善肿瘤细胞的生存空间。

  四、血管形成血管生成能力是肿瘤侵袭性的标志,因为丰富的血管网为肿瘤细胞提供充足的氧气、营养成分和肿瘤生长因子等,而且也是肿瘤转移的通道,肿瘤细胞及肿瘤基质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macrophage,TAM)、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都能产生血管生长因子,促进肿瘤生长。

  五、免疫逃逸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主要机制呈递抗原机制的变化。一方面,少数肿瘤细胞的突变体可通过抵抗免疫杀伤或伪装而存活下来,经过长期积累,最终引发转移,此过程被称为“免疫编辑”;另一方面这些长期积累的突变体作为慢性免疫刺激,导致特异免疫细胞耗竭或失活,同时T细胞由于缺少共刺激因子等辅助分子,也可导致对相应肿瘤抗原的耐受,此过程被称为“肿瘤编辑”。

  六、多药耐药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形成机制与耐药肿瘤细胞膜表面一类能把抗肿瘤药物泵出细胞的跨膜蛋白密切相关。此外,细胞凋亡和细胞本身的一些酶类如γ-谷氨酰基转移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和γ-谷氨酸水解酶(gamma-glutamylhydrolaseGGH)等也参与细胞耐药。

  推荐精选

  七、循环肿瘤细胞的归巢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s,CTC)归巢是指肿瘤细胞的扩散并非随机播散到其他器官,而是有一定偏好,如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和多发性骨髓瘤易发生骨转移等,胃肠道肿瘤易发生肝转移。这种转移对患者来说也是致命的。肿瘤这种靶向转移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前已有一些观点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肿瘤特定靶向转移。八、肿瘤干细胞学说肿瘤干细胞(CancerStemCell,CSC)是近几年肿瘤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有理论认为,CSC是肿瘤发生的根源,同时也与肿瘤复发、转移密切相关。由于传统的非靶向治疗,如化疗、放疗,要么不能识别CSC,要么根本对大部分时间处于静息期的CSC无能为力,而使其成为复发、转移的根源,而且CSC有可能在接触抗肿瘤药物后产生耐药,并通过自我更新机制长期保留耐药性状,使肿瘤无法治愈。癌症肿瘤细胞的转移可以说是由多分子参与的,逐渐的由量变到质量的复杂过程,所以癌症的治疗就不单单是单一药物可以解决的问题。癌症转移的研究新方向也为未来癌症药物的研究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推荐精选

  

  

篇三: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将实现癌症精准治疗

  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将实现癌症精准治疗

  黄祺肖鑫克服疫情期间种种困难,5月初,按照国家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建设标准、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建设的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顺利试营业。癌症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面临最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寻求最前沿的治疗技术和个性化的精准治疗,这些年国内一些癌症患者远赴海外寻求治疗,不惜花费高额的费用。癌症精准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也更加关注患者的身心需求。现在,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正在将最新的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和个性化精准治疗带到中国患者身边。以细胞免疫治疗为特色的肿瘤精准治疗将如何从理论变为现实?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的探索将给出答案。以细胞治疗临床研究为引擎,实现癌症精准治疗驱车从上海市中心出发,向西北方向行驶约40公里,就到了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所在的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位于安亭的上海市精准医疗与健康服务集聚区内,医院周边是别墅区、嘉北郊野公园,距离不到一公里处是肝胆外科领域著名的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安亭分院)。身处长三角腹地的医院,未来将辐射全国,为各地患者服务。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于20XX年启动建设,20XX年底建成,20XX年3月21日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今年5月初开始试运行。医院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共开设肿瘤外科、肿瘤内科、肿瘤妇科、中西医结合科、放射治疗科、肿瘤早筛、消化内科、联合门诊等科目。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保障之下,目前已经有病人入院接受治疗。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20XX年5月开始试运作。在优质医疗资源云集的上海,选择治疗难度大的癌症为主要病种,投资8亿元人民币建设一家高水平的医院,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医院院长程传苗接受采访时回应了这些问题。

  1

  癌症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时间与癌症发现的早晚以及治疗技术都有关系,我国癌症治疗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世界一流的癌症治疗效果相比仍有差距。而这种差距,就来自于癌症个性化精准治疗实现的程度上。

  包括细胞治疗在内的免疫治疗是全世界癌症研究的热点,中国的科学团队在癌症免疫治疗的研究上也早有参与。

  近十年来癌症治疗理念有了巨大的突破,特别是免疫治疗领域的进展,克服了传统癌症治疗方式的不足,给一些过去无法治疗或者治疗效果差的癌症带来新的机会。包括细胞治疗在内的免疫治疗是全世界癌症研究的热点,中国的科学团队在癌症免疫治疗的研究上也早有参与。

  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提出以细胞治疗临床研究为引擎,以“免疫治疗+”为诊疗特色,以多学科联合为诊疗模式,为肿瘤患者实施个性化精准治疗。针对肿瘤患者,医院采取“一体化诊治定制”模式,由多科专家联合对患者制定最优治疗方案。

  究竟什么是细胞治疗?包括细胞治疗在内的免疫治疗与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到底有什么不同?院长程传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传统治疗癌症的方式,主要有外科手术、放疗、化疗,以及近二十年出现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等等。总体而言,这些治疗方法都基于“借助外力杀死癌细胞”的治疗理念。而免疫治疗理念的出现,改变了癌症治疗思路。免疫治疗寄望于寻找一种方法,解除免疫细胞受到的抑制或者激活免疫细胞,调动患者自己的免疫能力来控制甚至消灭肿瘤。

  6月6日,上海大学与上海细胞治疗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由双方共建的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在成立大会上进行了授牌仪式。

  免疫治疗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被動免疫治疗和主动免疫治疗。被动免疫治疗包括单克隆抗体和(或)抗体-药物偶联物治疗,已经上市的PD-1就是这一类药物;而主动免疫治疗则包括癌症疫苗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

  CAR-T细胞治疗是目前免疫治疗领域中方兴未艾的一个方向。CAR-T技术治疗肿瘤的原理,是从病人身上分离出T淋巴细胞,赋予T细胞特定的能力,再把“赋能”的细胞回输到病人体内。这些解除了抑制的免疫细胞回到病人的身体内,重新识别肿瘤并参与消灭肿瘤的战斗,最终消灭肿瘤。

  2

  据介绍,中国国内目前正在开展的CAR-T临床试验有141项,仅次于美国的143项,位居全球第二。

  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隶属于上海细胞治疗集团,细胞治疗是上海细胞治疗集团主要的研发方向之一,其也是国内首家以非病毒载体工艺制备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公司。

  上海细胞治疗集团在细胞治疗研究上的工作已经持续多年。20XX年4月11日,上海细胞治疗集团申报的项目——以CD19为靶点的CAR-T细胞治疗新药“非病毒载体CD19CAR-T细胞注射液(BZ019)”获药监局批准可开展临床试验,这是目前国内第一家通过许可的以非病毒载体制备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进入临床研究。“非病毒载体CD19CAR-T细胞注射液(BZ019)”曾获20XX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年度十大进展项目。

  上海细胞治疗研究院院长钱其军表示,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的运行补上了集团在细胞治疗研究上的最后一环,实现了从科研到临床转化的全过程。

  据院长程传苗介绍,未来,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细胞治疗的相关临床试验,到时候,部分癌症患者将受益于这一新技术。

  一流专家团队保障,高水准临床转化医学平台程传苗院长介绍,从患者入院那一刻起,“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理念就贯穿始终。医院门诊每日设首席专家,根据病情需要,首席专家牵头组织相关学科共同对疑难病例进行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对于住院患者,医院采用肿瘤患者“一体化诊治定制”模式,由相关学科专家联合对每一例患者制定最优治疗方案,科学运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最佳治疗,以解除患者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医院按照国家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建设标准建设,因此患者所有的检查、治疗都可以在医院内一站式完成。按照精准治疗的要求,从基因诊断,到影像检查、胃肠镜检查、病例检查等等,医院配备的科室完全可以满足患者诊断和治疗的需要。一家医院除了硬件设施,更重要的自然是医疗团队。

  

篇四: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上海中科医学最新研究动向:精准医疗或将成为癌症治疗新方向

  2015年1月20日,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提出了“精准医学计划”,并于1月30日正式推出该计划。而在3月底,我国计委医政医管局公布了首批肿瘤高通量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试点单位名单,也预示了我国政府推动精准医疗发展的趋势。2015年,将是精准医疗的元年。

  精准医疗都能做什么?简而言之,精准医疗就是指根据每个病人的个人体征量体裁衣地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它是由“个性化医疗”联合最新的遗传检测技术发展而来。相较传统诊疗方法,上海中科医学认为精准医疗作为下一代诊疗技术有很大技术优势,精准医疗具有精准性和便捷性,一方面通过基因测序可以找出癌症的突变基因从而迅速确定对症药物,省去患者尝试各种治疗方法的时间,提升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基因测序在某些情况下只需要患者的血液甚至唾液,无需传统的病理切片,可以减少诊断过程对患者身体的损伤。

  在精准医疗的基础上,患者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检测体内的突变基因,判断出基因容易

  患上哪一种疾病,之后患者就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疾病预防。不仅如此,对药物过敏体质的患者也可以清晰地知道自己对哪一种药物过敏或者无效。针对癌症的“精准医疗”对于癌症,上海中科医学发现大多数患者走的还是这样一条路:先手术,然后化疗、放疗,接着转战靶向、免疫治疗。实际上,癌症治疗并不是一定要按照这样一条“路线图”来进行。从美国精准医疗的发展来看,肿瘤治疗正逐渐从宏观层面对“症”用药向更微观的对基因用药转变,实现“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个体化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公认趋向。而基因测序技术正是精准医疗的基石之一。目前,基因诊断和治疗的技术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基因测序主要可以做到两点:一是检测肿瘤易感基因,利用DNA测序技术确认导致患者患病的基因或者受检者是否携带有肿瘤易感基因,寻找患者适用的肿瘤靶向治疗药物或者其他适宜的治疗手段。二是检测肿瘤靶向药靶点,在分子靶向药使用之前检测病人是否携带药物靶点,实现肿瘤的个体化治疗,以提高用药效率,达到最佳疗效并减少治疗费用。

  对于常规靶向药而言,患者在服用之前,都需先做基因检测,至于基因进行突变才可以服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癌症患者都会发生基因突变。全球首屈一指的癌症研究中心——美国克利夫兰癌症研究中心基于此种情况研制出多靶点抗癌产品——美罗凯,多靶点的特性使得患者在服用前无需进行基因检测就可服用。另外,上海中科医学已于日前联手韩国共同开展基因测序项目,研究成果也会服务于美罗凯。如今癌症的治疗手段多样,只有根据病人个体的情况,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才能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效,而精准医疗的发展或将成为下一个癌症治疗的新方向。

  

  

篇五: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2020美国癌症协会ACS2030年抗癌策略

  美国癌症协会(ACS)发布了未来10年肿瘤一级抗击计划,称为“2030癌症预防和死亡率下降蓝图”,相关文章在全球影响因子最高期刊CA杂志上发表!

  80年,癌症死亡率下降26%!文章详细分析了1930~2010年这80年期间美国癌症死亡率改变和原因,为未来降低癌症死亡率的工作规划了方向。

  上图是1930年到2015年80年间,美国男性和女性的癌症死亡率情况。可以看到,全美癌症死亡率最高的年份是1991年,这一年的总死亡率是215.1/10万人,而到2015年,全美癌症总死亡率已经降到158.7/10万人,降幅达到26%!

  国家在1988-90至2013-15期间乳腺癌死亡率下降。数据来源: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

  国家对1980-82年至2013-15年结肠直肠癌死亡率的下降。数据来源:国家卫生统计中心。

  美国癌症协会:死亡率下降三大要素!

  癌症首先是预防,吸烟与否极大地影响了以肺癌为首的多种癌症,因此降低癌症死亡率靠戒烟。

  其次是筛查,筛查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结肠癌和宫颈癌的预后。虽然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筛查还有不同程度的争议,但还是有贡献的。

  手术术式的改进和并发症的减少使得手术死亡率降低,放疗方法的进步降低了患者死亡率,同时针对血液系统和淋巴系统肿瘤的系统治疗进步也降低了死亡率。

  未来十年10大抗癌策略!

  1远离11种病原体

  一些病毒感染(如HPV、HIV和乙肝病毒)也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目前,共11种病原体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认定有致癌性,包括:

  •

  1种细菌:幽门螺旋杆菌;

  •

  7种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B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

  3种寄生虫:泰国肝吸虫、华支睾吸虫(肝吸虫)、埃及血吸虫。

  •

  对于一般生活中常见的感染,我们建议:▍①宫颈癌——HPV人体乳头状瘤病毒途径:性传播途径、密切接触、间接接触(感染者的衣物、生活用品、用具等)、医源性感染、母婴传播。预防:接种HPV疫苗、注意个人卫生、注意性生活卫生。有过性行为的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筛查。提醒:感染HPV早期无明显症状,引起宫颈病变后,可能出现性生活接触性出血、白带增多有异味、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等,要及时就医。▍②胃癌——幽门螺旋杆菌途径:口腔唾液、粪便经手、食物接触口预防:餐前要洗手,尽量不要喂送食物,尤其不要口口喂养幼儿。可以分餐制或公筷,且餐具经常消毒。提醒:如果出现口臭、泛酸、胃痛等症状的患者,应做胃镜和hp感染筛查。▍③肝癌——乙肝和丙肝病毒、肝吸虫

  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生吃淡水鱼虾等预防:接种乙肝丙肝疫苗;在献血或输血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做好婚检孕检;少吃生的淡水鱼虾。提醒:慢性乙肝、丙肝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切不可轻视。▍④鼻咽癌——EB病毒途径:唾液传播预防:接种EB疫苗,注意避免口对口传播和喷嚏飞沫传播。2防晒,减少皮肤癌风险阳光照射是导致皮肤癌的最大风险因素。几乎86%的黑素瘤皮肤癌和90%的非黑素瘤皮肤癌(包括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与太阳紫外线辐射有关。限制你患皮肤癌风险的最有效方法是限制你的阳光照射。晒太阳是补充维生素D的好方式,但我们拒绝暴晒!建议:▍①避免正午太阳直射;

  ▍②适当使用防晒霜;

  ▍③戴宽沿遮阳帽和太阳镜;

  ▍④穿防晒衣;

  3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放射

  IARC认为,所有的电离辐射都有致癌性。2006年数据显示,48%的电离辐射来自于医疗设备(如CT),包括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暴露。

  医用电离辐射与多种癌症相关,CT风险最大。一名40岁的男士和女士接受单次CT冠脉造影后,其终生患癌风险大约分别为1/600和1/270,但头部CT的风险要小得多(分别为1/11080和1/8100)。

  不过,老年人接受这些检查时风险偏低。

  4减少室内建筑材料放射

  氡污染、甲醛污染、苯污染等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其中,氡污染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仅次于烟草的第二大致肺癌物质。据美国国家研究委会估计,美国3%-4%的肺癌死亡可通过减少室内氡暴露来预防。

  ▍①氡:一种有放射性的气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建筑材料是室内氡的最主要来源,如矿渣砖和装修使用的天然石材以及瓷砖和洁具等陶瓷产品。

  ▍②甲醛:主要来源于装饰装修和家具所使用的人造板,如复合地板、大芯板、密度板以及装修使用的白乳胶和布艺制品等。▍③苯:主要来自溶剂型木器漆、油漆、溶剂型胶合剂和清洁剂等。建议:装修新家入住前,建议请专业检测机构进行一次室内环境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决定能不能入住,如果污染不是很严重,最好通风6个月左右再入住。家中多通风,可以降低室内氡、甲醛等浓度。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居住室内氡浓度应<2.7pCi/L。而美国环境保护机构建议,室内氡浓度≥4.0pCi/L就超标。5戒烟是头等大事!控烟是防癌的“头等大事”!1991年以来,美国癌症死亡率降低了26%,其中一半以上归因于吸烟率的下降。建议:▍①戒烟对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有益。▍②吸烟导致人均寿命缩短十年以上。▍③如果40岁以前戒烟,可以夺回9年寿命。

  6限酒,任何饮酒都有害

  198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首次将酒精归为致癌物。过量饮酒可造成身体多方面不良影响,至少与7种癌症有关(英国科学月刊《成瘾》)。

  美国癌症协会建议,每日饮酒量女性不能超过1份,男性不能超过2份。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男性一天饮用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否则即为饮酒过量。

  25克酒精量是什么概念?大概换算下,记住:

  ▍白酒:每次不要超过1两

  ▍啤酒:每次不要超过一瓶

  ▍红酒:每次限制在一红酒杯左右

  

篇六: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未来癌症能治愈吗癌症是一种在目前来说还没有好的方法来治疗的疾病,一旦这个人被确诊患上癌症以后,那么他的时间基本上就已经进入了倒计时的阶段,也就是我们说的能活一天就是赚一天,有很多癌症患者就想知道:未来癌症能治愈吗?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吧。

  未来癌症能治愈吗?疾病是慢性病的累积过程,癌症也是如此,如果人们每年可以做一次体检,很有好处,但是人们的健康预防意识太差了,去医院检查总是觉得很麻烦。许多人认为癌症就是死亡。事实上,有些癌症可以治愈。近年来,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医学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哪几种癌症是可以治愈的?1、结直肠癌。80%的早期结直肠癌可以治愈。统计表明,大肠癌的发病率和经济发展水平同时相关上升。对于早期发现结肠癌,治愈率可高达80%,且手术创伤也较小,早期发现肿瘤,实施腹腔镜手术即可。2、肺癌。肺癌是最致命的肿瘤,因为它通常很难早期发现。当出现明显的呛咳、痰中有血、咳血、胸痛、气短等症状时,往往在进入医院的中后期。不过现如今,已经有手段可以早期发现肺癌,它就是胸部低剂量螺旋CT。3、宫颈癌是最容易治愈的癌症,可以接种疫苗。若能早期发现,治愈率非常高。目前,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的宫颈癌疫苗是宫颈癌疫苗。宫颈癌的高治愈率无疑是对未来抗癌事业充满信心的原因。4、胃癌的治愈率也与早期发现有关。如果早发现早治疗,胃癌也是一种治愈率超过60%的疾病。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您应该知道了“未来癌症能治愈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了吧,虽然有的癌症我们宣称是能够治疗的,但是这种治疗往往是需要在发现的早期或者是使用一些非常昂贵的治疗药物或者是手术才可以,这样大大增加了百姓治疗负担,属于片面意义上的治疗,所以,我们只有定期体检才是最好的预防方法。

  

  

篇七: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大有希望的癌症新疗法

  在折磨我们的各种顽疾中,癌症是最可怕的,发现癌症就意味着走到了死亡的边缘。虽然我们在过去几十年的对抗癌症的战争中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例如一些类型的癌症的确诊已经不再等于判死刑,睾丸癌的治愈率已达到90%以上,儿童癌症的治愈率大约为80%,但是,其他一些癌症,如肺癌、胃癌和胰腺癌的预后却不尽如意,而任何类型的癌症,发现越晚越糟糕。因此,在许多国家,癌症仍然是人类健康的一号或二号杀手。

  我们目前对抗癌症主要采取三种方法:用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用放疗灼烧癌肿,使用毒性和副作用极大的药物抑制快速分裂的癌细胞。这三种方法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无可否认的是,它们也给人体带来了巨大的损害——这些治疗方法不仅能破坏快速增长的肿瘤细胞,同时也对患者身体其他部分造成了严重伤害。

  在基因组时代,生物学家挑战按肿瘤在身体上的生长部位进行分类的传统观念,寻求在细胞分子水平上治疗癌症的新途径,这使得癌症的治疗方式上发生了重大变革。

  当了解了传统的化疗和放疗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们能破坏分裂增长中的细胞之后,科学家就研究出了靶向疗法——针对致癌位点(肿瘤细胞内部的某个蛋白分子或某个基因片段)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它只针对活跃的肿瘤细胞分子,不会波及到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

  

  细胞,因而不会产生像化疗那样严重的副作用。靶向治疗理念风行一时,但它通常也只延长了患者几个月的生命

  而已。原因无它,肿瘤细胞的高突变率使得它们往往能够避开靶向药物的攻击。正因此,医生们热切地期待着新的癌症治疗方法的问世,包括以下几种目前正处于早期临床试验阶段的治疗方案:RNA干扰疗法、纳米粒子技术疗法、细菌疗法、免疫疗法,以及病毒疗法。虽然这些治疗方案也许还要经过若干年才能正式投入临床应用,但哪怕其中只有一种方案达到了期望效果,都将成为自70年前化疗治疗癌症方法问世以来,癌症治疗领域内取得的最大进展。

  RNA干扰疗法20世纪90年代问世的RNA干扰治疗,代表的是一种自然的细胞控制机制——暂时性开启或关闭单种基因,它为癌症治疗领域开创了一个新天地。这一治疗理念涉及到如何合成能关闭特定基因的较短RNA,但我们的细胞擅长于检测和摧毁较短的RNA片断,因为它们可能看起来很像入侵的病毒。为了克服这一障碍,科学家正在研究各种巧妙的分子“骗局”。其中一种方法是,将RNA隐藏在脂质纳米粒子中。一种名为ALN-VSP的药物就使用了这种技术,目前正试用于治疗肝癌,针对目标是与肿瘤生长有关的两种基因。在一项试验中,接受这种治疗方案的37名患者中,有7名患者体内的肿瘤增长得到抑制并停止生长。专家估计,未来10年里,首个以RNA为基础的癌症治疗药物可进入临床使用。

  

  纳米粒子技术疗法基于微观科学研究的纳米粒子疗法可以说是癌症研究领域内的人类救星——虽然纳米粒子本身并不具备杀死癌细胞的能力,但却可以将现有化疗药物的效力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化疗的问题是,它不分敌我地杀死迅速分裂的细胞,无论是癌变细胞还是正常细胞。由于化疗对肠道、皮肤和免疫系统产生的毒副作用,医生们不得不限制药物的剂量。而将纳米粒子技术与化疗治疗方案结合在一起,治疗药物可以有选择性地针对肿瘤细胞,因而可以安全地使用更高的剂量。纳米颗粒倾向于积聚于肿瘤所在处的部分原因在于,与正常血管相比,微小的纳米颗粒更容易渗透进入肿瘤细胞的血管。一些传统的化疗药物已经开始用纳米粒子进行封装处理。纳米技术有望让疗效一般的药物变得疗效显著,让好的药物变得更了不起。病毒疗法对于病毒来说,破坏人体细胞是它们的一种自然行为。病毒的生命周期通常为:感染细胞,然后迫使细胞产生更多病毒,直到细胞死亡,释放出大量新的病毒,再去感染更多的细胞。利用病毒的破坏性力量对抗癌细胞的想法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各种各样的病毒被注射进入人体肿瘤细胞内,但如果感染扩散,有时带来的是致命的后果。不过,今天研究人员使用的是经过基因改造的病毒细胞,它们只感染肿瘤细胞,并在肿瘤细胞内疯狂复制。它们在肿瘤中一路穿行,一路吞噬肿瘤细胞。

  

  至少有10组经过各种遗传基因修改的不同类型的病毒成为“病毒治疗”研究的后备力量。迄今为止,效果最为明显的例子是利用一种疱疹病毒,将一种叫做GM-CSF的强效免疫化学物质,注入黑色素瘤转移患者体内。在接受治疗的50名患者中,有8名患者的肿瘤在治疗后消失。强化病毒治疗效果的几种方法目前仍处于动物研究阶段,病毒治疗癌症的潜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细菌疗法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虽说谁也不希望细菌进入自己的身体,但如果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击退癌细胞,我们可以考虑让它们成为我们的战略盟友。许多细菌菌株,包括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都有向肿瘤细胞转移,并在那里安家落户的倾向——它们隐藏在肿瘤中心的低氧区,以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同时以快速分裂的肿瘤细胞的代谢物为食。和病毒疗法一样,细菌也可以经过基因改造释放某种毒素或进行某种活动。与病毒疗法相比,细菌疗法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临床试验个例也不多,但它确实具有某些优势,例如比病毒更容易大批量生产,更容易进行基因修改。而且,与病毒不同的是,它们可以针对基质,即构成肿瘤细胞80%的非癌支持细胞。2010年的一项实验表明,无害的肠道细菌菌株以老鼠的肿瘤为攻击目标,即使口服治疗也有效果。利用益生菌等不会自然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抵御癌症之前景令人振奋,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它们的存在是无毒无害的,可以听由它们在身体里做它们要做的事情——成为

  

  肿瘤内部的抗癌药物。免疫疗法在癌症治疗新方法中,呼声最高的是免疫疗法——利用我们自身

  的免疫系统寻找并摧毁癌细胞,无论它们在身体里的任何地方。我们知道,免疫系统具有两大主要“武器”——免疫细胞和抗体,

  而其中能够破坏癌细胞的是免疫细胞。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以这种方法对数百名患者进行的临床实验,以及无数的动物试验,最后都宣告失败。究其原因,一是肿瘤会发出让免疫细胞功能减弱的信号;更主要的是,经过化疗和放疗的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统已经变弱。

  “免疫疗法”的想法始于19世纪90年代。当时,纽约外科医生威廉·科莱偶然发现,一位颈部癌症患者在经历了一次讨厌的皮肤感染之后,竟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此后几十年中,科莱不断“调制”不同细菌的混合物并注射到患者的肿瘤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的例子。

  科莱当时可能并不知道,我们身体里的免疫系统一直都在监测着癌细胞,如果我们的身体里出现了癌肿,那是因为我们的免疫防御系统出了问题。偶尔有一些幸运的癌症患者,他们的肿瘤自发地萎缩乃至消失。据推测,是他们体内较迟醒来的免疫系统觉察到了危险。

  20世纪初,科莱去世,他的探索暂时沉寂。今天,随着我们对免疫系统的了解越来越多,借助免疫系统之力来对抗癌症的想法再次复苏。事实上,当我们接种疫苗预防各种传染病时,就是这么做的。所不同的是,注射麻疹和流感疫苗是以预防为主,癌症疫苗是以治疗为主。

  

  可以预见的是,癌症疫苗的研制最初可以模仿针对细菌和病毒的预防性疫苗。可给患者注射某些癌细胞所特有的蛋白质,或仍附着有蛋白质的已死亡的肿瘤细胞,同时辅以可向免疫系统亮起示警红灯的某种化学物质。癌蛋白出现在活细胞表面,而不是自由漂浮在血液中或附着在死亡癌细胞上,这正是激起免疫细胞采取行动所需要的。目前几种不同的DNA疫苗正在小规模的早期阶段临床试验中。

  还有研究人员对另一种被称为“过继免疫疗法”的治疗方法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即从癌症患者身上获取免疫细胞,以某种方式进行“处理”,然后再将其送回患者体内。

  美国首次临床使用这种治疗方法是在2010年,用于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患者,其平均生存率延长了4个月,每例患者的治疗过程都是在实验室中量身订做的,这也正是其治疗成本高达10万美元的原因。

  其他类型的过继免疫治疗提供了更令人兴奋的结果。例如,从病人血液中提取的免疫细胞并不直接杀死癌细胞,而是将癌细胞的蛋白质“展示”给T细胞,让T细胞来杀死癌细胞。培养T细胞的一种技术是,对手术切除肿瘤中的T细胞加以培养,然后重新注入患者体内。T细胞在肿瘤中的存在,表明它们已经发现肿瘤细胞并视为“外来入侵者”。通过T细胞与药物和放疗相结合除去免疫抑制细胞,几乎致命的晚期黑色素瘤的治愈率高达40%。

  在开发免疫系统的潜力方面我们也许还能做得更好。我们还可以通过遗传工程,将能够识别已知癌蛋白的受体基因引入T细胞,让T

  

  细胞杀死癌细胞。以这种方式将过继免疫治疗与基因治疗相结合是最新的研究课

  题之一,它的效果会有多好,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到目前为止,已在几十例绝症患者身上进行了临床试验,部分患者的情况显示,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T细胞拥有真正的癌症治疗潜力。一项研究报告指出,2/3的白血病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充分缓解。

  我们过去说要“战胜癌症”,而现在我们要说“与癌共存”。人类与癌症“你死我活”的“战争”也许可以休战了。

  1998年5月,一名死于脑溢血的患者的两个肾被分别捐赠给一名男子和一名女子。18个月后,那名女子的乳房处发现肿瘤,4个月内死亡。2000年5月,那名男子的肾脏发现了肿块,经活组织切片检验证实:他得了癌症。

  那位器官捐赠者在15年前曾患有恶性黑色素瘤,不过已治愈,并一直处于严密监控中,癌细胞并无卷土重来的迹象。然而,当黑素瘤细胞随着被移植的肾脏一起进入被捐赠者的体内后,癌细胞被重新唤醒,造成了可怕的后果。

  为了与癌症抗争,该男子停服了用来遏制身体免疫系统的药物,结果他失去了肾,只能靠透析治疗维持。然而,奇迹出现了:在停用免疫系统抵制剂后,该男子的免疫系统恢复了正常,而与此同时,癌症也消失了!为什么会这样?现在仍是一个谜。癌细胞有可能潜伏在人体内的理论并不是新近才有的,但免疫系统“压制”着某些癌症让其不敢“轻举妄动”却是最近才发现的,如果免疫学者能够学会模仿

  

  这一过程,人类就有机会让肿瘤细胞永远处于被控制状态中。这一罕见案例给我们带来了令人兴奋的启示:人或者可以与“休

  眠肿瘤”共生共存。免疫系统一直在监视着身体内出现的不寻常的情况,包括出现异

  常的、有转变为癌细胞可能的细胞。研究发现,一种老鼠拥有极强大的免疫系统,可迅速摧毁注入其体内的任何癌细胞。肿瘤细胞被注射到这些老鼠体内后,免疫细胞迅速包围并摧毁了癌细胞。将具有高强抗癌能力的免疫细胞注入患者体内——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项目已经在实验鼠身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现在,研究人员正着手了解免疫系统是如何控制肿瘤生长的。免疫反应的变化似乎与癌症发展有一定的关联。癌症免疫学者真正想做的事就是,开发出一种能训练我们的免疫系统抗击癌症的疫苗,从而驾驭免疫系统停止或扭转癌细胞增殖的能力。这一研究目前在人类身上进展缓慢,但在动物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我们知道,带病生存最明显的例子是艾滋病,抗艾滋病病毒的“鸡尾酒”药物可以减缓艾滋病毒复制速度,使患者能够与病毒共存到老。而许多肿瘤专家都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人类将能够把癌症从一种致命疾病变成慢性疾病,人们几乎可以无限期地与癌共存。模仿免疫机制让肿瘤休眠,而不是消灭癌症,这是人类抗击癌症的一种新战略。专家说:“如果免疫疗法尚不能用于治愈癌症,也许可以用来让癌症变成一种可以控制的疾病。”

  

  

  

篇八: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对治愈癌症未来前景的探讨

  癌症是什么?用西医的话说,癌症是免疫细胞的疲劳综合症;用中医的话说,是气血不足、气血亏损、气血虚寒,导致气滞血瘀的综合症。癌症也叫恶性肿瘤,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肿块。良性肿瘤容易清除干净,一般不转移、不复发,对器官、组织只有挤压和阻塞作用。但恶性肿瘤可以破坏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患者最终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1癌症如何拖垮人体的

  癌症病变的基本单位是癌细胞。人体细胞老化死亡后会有新生细胞取代它,以维持机体功能。可见,人体绝大部分细胞都可以增生,但这种增生是有限度的,而癌细胞的增生则是无止境的,这使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同时癌细胞还能释放出多种毒素,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症状。如果发现和治疗不及时,它还可转移到全身各处生长繁殖,最后导致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及脏器功能受损等。

  2癌症是怎么转移的

  癌细胞转移的路径主要有3条: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种植转移。化疗就是为了避免癌细胞通过血行转移,而用药“沿途”消灭癌细胞,但在消灭癌细胞的过程中同时消灭了白细胞,俗话说:在杀死1000个癌细胞(敌人)的同时杀死了800个白细胞(好人),癌症化疗不可取。

  3治愈癌症的前景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研人员朱恩率领的研究团队的研究为人类攻克白血病带来了曙光。白血病是人体自身造血组织发生的严重病变,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界的重大难题。美国媒体2011年8月10日报道,朱恩团队在实验中成功杀灭了三位测试者体内的癌细胞。8月10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科学-转化医学》都刊登了他们的实验成果。

  接受实验的三名志愿者均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晚期患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淋巴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晚期患者一般只能寄希望于骨髓或干细胞移植,但移植疗法风险极高,而且未必起效。此前科学家曾利用基因技术改造人体内用于对抗病毒的T细胞,希望借助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力量治疗癌症。但由于改造过后的T细胞繁殖不佳,而且遭到人体防御系统的“围剿”,因而收效甚微。

  朱恩的团队沿用了使用T细胞治疗癌症的思路,但是对T细胞进行了更大的改进,使其不仅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并且可以形成自己的“记忆”,永久地追踪杀灭全部恶性的血液B细胞,从而持续缓解患者的病情。

  实验结果令研究人员振奋不已。一名不愿具名的64岁受试者在接受T细胞植入仅仅23天后,体内的癌细胞便奇迹般地全部消失。实验进行一年之后,三位受试者的病情都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其中的两位体内的癌细胞均已被全部杀灭,另外一位受试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数量也大幅度减少。

  不过,这种疗法目前还并非无懈可击。B细胞的大量死亡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恶心、发烧等症状,还会导致肿瘤溶解综合征,加大人体循环系统的压力,严重时甚至将威胁生命。

  更重要的是,这项实验目前只在三名受试者身上得到验证,确切疗效还有待证明。来自俄勒冈州奇尔斯研究院的沃尔特•厄巴博士认为,朱恩团队的实验“非同凡响”,但同时也指出只有更为长期广泛的实验才能证明此项疗法。这项研究的成果一旦获得证实,将有望为其他癌症的治疗带来新的思路。简单地说,只需要在患者T细胞内注入含有相应的基因,改造后的T细胞便可以自动追杀癌症细胞。据悉,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者正在考虑将这种方法用于胰

  腺癌和卵巢癌的治疗,而其他研究机构也在研究利用T细胞改造治愈前列腺癌和脑癌的可能性。

  4对癌症新的认识

  平常人们总爱说什么东西致癌,其实,我们还不能说只要不吃什么就不会得癌,或者接触什么就会得癌。战胜癌症最重要的是及早发现,早期癌症大都可以治愈。我们开头已经说过80%的癌症病人是被自己吓死的,余下的不是被毒死就是被饿死的。癌症其实并不可怕,1984年上海电影译制片厂配音艺术家乔榛患鼻咽癌,25年来他一直坚持着一个信念,“人活着就是一种心态,端正了就增强了免疫力,反之则免疫力就会下降”。他就是用感恩心待人、用平常心处事的智者,把癌症视为一个感冒。

  其实,我们每个人体内都是有癌细胞的,只要与它们“和平相处”就会没事。这种与癌症“和平相处”、“带瘤生存”也是中医所提倡的。努力使人体和肿瘤之间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也就是尽量使肿瘤细胞处于“静止”或“休眠”状态,这样,人的机体仍会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可独立工作和生活,病情在一定时期内稳定并趋于好转。就像一个医生曾说的那样:癌症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朋友。你可以换一个角度想,既然癌细胞已经来到你的体内,你何不与它交个朋友,让它与你体内的正常细胞和平共处呢?也许,有了中医的这种施治理念,加上我们乐观的心态,还有那些成功患者的经验,癌症真的就像一场感冒那样简单。

  

  

篇九: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程宇豪:未来癌症像感冒一样好治?

  作者:刘婵来源:《大学生》2016年第13期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2级本科生程宇豪马上就要结束自己的本科生生涯了,5月20日,南京大学举行建校114周年庆祝会,他作为学生代表、2015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在会上发言。在发言中,他提到,大学生涯中的四个春节,有三个是在学校实验室里度过的。

  “家人把我送到南京念大学,盼的是四年后我会变成一个成功、让他们感到欣慰的孩子。所以我觉得应该回家休息少一点,在外锻炼多一点。”程宇豪说,家人支持自己的学业,自己也很感谢家人的支持。2015年的大年三十他是准备回家过的,跨年时正坐在火车上,刚刚抵达绵阳站,仿佛游子返乡——而大学四年已满,他的父母以无比开心和骄傲的态度来到南京大学参加他的毕业典礼,这令程宇豪感到欣慰和幸福。

  2012年,程宇豪以优异的成绩保送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2016年NatureIndex学科排名中位列世界第20,而程宇豪又是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拔尖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另一简称是珠峰计划)”的学生,这个计划旨在培养学术人才。

  他的学术成果很亮眼,本科阶段即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发表重要研究成果,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特等奖。但是,他并不喜欢宣传自己。记者第一次联系到他时,他以学业繁忙为由拒绝采访,后来的采访中他承认,觉得自己现在并没取得多么出众的成绩,每年国内都有好几个以第一作者在这一级别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学生,比自己更厉害的也有不少,自己不值得过多宣传。

  2015年是程宇豪的丰收年,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中,程宇豪的参赛作品从全国1569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特等奖。也是这一年,他在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中获评全国十位“自强之星标兵”之一。他的研究成果和先进事迹多次被媒体专题报道。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但是,当他得知自己被报道时,心情非常平静。通过奖项得到学术能力、人格品质上的认可时,他要高兴得多,不过也是“大奖大开心,小奖小开心,没奖也开心”。

  所有的肯定和鼓励都来源于他一点一滴的汗水。由于实验室所在校区离他生活的校区有很远的距离,在过去的四年里,程宇豪每天需要搭乘两个半小时地铁来回往返,日复一日。科研实验经常持续时间较长,程宇豪常常因此误了最后一班地铁而留宿实验室。他会在实验室休息区用三张椅子拼成一张“床”,稍微休息几个小时又继续实验。为了完成研究进度,程宇豪几乎把全部的课余时间用在了科研上。周末,他在实验室里埋头实验;寒暑假,他回到家里呆不上两三天便匆匆赶回学校。

  在同时研究光动力疗法和人造血液时,程宇豪发现人造血液刚好可以解决光动力疗法应用时肿瘤内部氧气供应不足的问题——光动力疗法起效需要氧气的参与,可是很多肿瘤里面的氧气都非常匮乏,人造血液中却含有大量的氧气。把临床用的人造血液和癌症光动力药物联合起来,光动力治疗效果可以得到大幅提升,而且很多没法治疗的肿瘤也变得可以治疗了。他为这个想法欣喜不已,并在南京大学药物开发研究所负责人胡一桥教授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不断研究,终于在2015年11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子刊《自然通訊》上发表了他的研究工作,首次提出“自供氧光动力疗法”。

  程宇豪是四川绵阳人,对于人造血液的兴趣源自他在汶川大地震时的经历。“当时是初二,下午还没开始上课,在教室里玩耍。突然整个学校剧烈地晃起来,以为是学校要垮了,跑出去才知道是地震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志红教授评价程宇豪的工作:“取得了可信的增效效果,为临床光动力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光学疗法如同无形‘手术刀’,对癌症组织具有靶向性。如果未来应用到临床,将可以使光学疗法更广泛地取代目前使用的放、化疗,减轻副作用给癌症患者带来的痛苦。”初入大学,在关于人生理想的第一次主题班会上,程宇豪就把“治愈癌症”这一梦想告诉了身边所有的人,这个科研成果或许正是他实现“治愈癌症”理想的第一个起点。

  程宇豪觉得,在辛苦的科研经历中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从一个向往科研但一窍不通的学生变成了一个职业的科研工作者,这份努力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对科研的热爱和想要做得比别人更加优秀的好胜心。他即将在南京大学继续自己的研究,而他未来的研究目标就是探索癌症转移的彻底治疗办法——“等到大家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也就离把癌症变成像感冒一样的小病来治的目标不远了。”

  问:你在大学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答:三个院系——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和医学院,它们是我学习、成长和科研的地方,“脚踏三个院”给我带来了丰富的人际关系和学科交叉的科研优势。两位老师——胡教授和吴教授,我的两位导师。一个女朋友——鲍比(当然是昵称了)。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问:在大学哪个阶段,你对自己的规划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答:高中时我对大学期间的安排有了清晰的规划:早点进实验室,做出好的科研成果。进入实验室之后我对科研和事业有了清晰的规划:科研目标是什么?博士期间干什么?毕业之后干什么?跟女朋友在一起之后我对家庭有了清晰的规划。虽然规划的不一定都实现了,但是有规划让人很有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动力啊。

  问:在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中,你不仅在学校是佼佼者,还从全国优秀大学生中脱颖而出,你认为自己是如何胜出的?

  答:我是从千千万万优秀学子里挑选出来的一个典型,可能是我的经历和材料更有代表性。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秀才干和品质,参评年度人物我想不是为了展示我那些微不足道的成果,而是弘扬背后那些追逐梦想、自强不息、矢志创新的精神。虽然我可能竭尽一生都取得不了光辉的成就,但哪怕再普通的人也可以有值得佩服的精神,不是吗?

  问:进入大学后,你是否有过做最艰难选择的时候?

  

篇十: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2022癌症治疗最新进展

  2022癌症治疗最新进展原标题:研究新进展,癌症已经不再可怕!定向癌症疗法是通过靶向参与癌细胞增长,发展和传播特定分子进行治疗

  的方法。他们属于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称为精密医学。定向癌症治疗的目标是针对单个癌细胞,因此要和健康细胞完整的离开。为了做到这一点,研咳嗽北匦胝业角分健康细胞的特定癌症的肿瘤细胞的特征,这样治疗就可以专门针对那些特性。

  定向治疗已经成为了治疗癌症的一大新利器,但一些肿瘤细胞缺乏合适的受体,很难被捕捉标记。但目前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方法望开辟癌症新疗法,应对那些对现有疗法无反应的癌细胞,比如三阴性乳腺癌。

  众所周知,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非常棘手的癌症,存活率极低。如果可以知道一个人工受体是否可以解决这种问题呢?

  来自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和中国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使用小分子糖在癌细胞表面产生一种独特的人工细胞表面受体。这种受体可以帮助标记难以发现的癌细胞解决这种问题。此次研究在实验室阶段取得很大成功,对小鼠体内三阴性乳腺癌,结肠癌,转移性乳腺癌肿瘤效果显著。(PS:该研究报告发表于《自然化学生物学》杂志之中。)

  近两年,随着基因诊断的发展,在癌症治疗方面不断有新的成果出现,比如胰腺癌的治疗。

  胰腺癌是最致命的肿瘤之一,且早期诊断很困难,而且缺乏特异的药物。目前可通过许多化疗方案来治疗。其中,Nupr1蛋白属于“内在无序蛋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科学家指出它参与胰腺癌的发展进程。现在,来自法国和西班牙的研究人员发现,能够抑制这种蛋白活性的分子。

  专家表示,这项研究从已经批准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的1000多种药物中筛选出了有效抑制Nupr1活性的分子。通过计算机模拟与药理试验的结合可以知道,该分子能够与Nupr1蛋白相互作用,体外实验表明其能够降低肿瘤细胞活力和转移的能力,并完全抑制了集落形成的可能性。该有效化合物已经在动物

  

  体内进行了药效测试,证明其能够阻止该疾病的发展。这种化合物就是三氟拉嗪。

  三氟拉嗪之前仅作为抗精神病药物用于临床,现表明其抗肿瘤疗效甚佳。此次研究对于胰腺癌的治疗方向有了新的转变。抑制Nupr1可能成为治疗该癌症新的治疗方向。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未来征服癌症只是时间问题罢了。癌症领域12项颠覆性创新技术,细胞免疫治疗居首美国联盟医疗体系在其举办的

  获血液中的癌细胞(循环肿瘤细胞,CTC),分离出叫做胞外体或游离肿瘤DNA的细胞碎片,然后进行分子学分析,可用于诊断和指导治疗方案。随着基因测序的资本化运作以及基因检测成本的下降,有数十家公司目前正在开发液体活检。许多医生认为液体活检可以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个性化医疗。

  4.机器学习和计算生物学为了探究癌症的起因和开发更有效的癌症预防、检测和治疗方法,研究人员需要研究大量的分子和临床数据。美国和欧洲研究机器学习的领先机构以及统计遗传学现在正在通力合作,开发强大的生物标志物发现技术和阐明癌症的发病机制和进展原因。通过收集最新的患者生物信息和成千上万其他癌症患者产生的以万亿计的数据,医生可以在几天甚至几分钟之内为患者量身定制合适的癌症治疗方案。最终,这些信息会加入到庞大的数据库中,帮助全世界的癌症研究者发掘抗击癌症的方法。5.表观遗传学和癌症治疗在癌症患者中,调整表观遗传学的能力对于重置细胞状态和可塑性至关重要。研究人员发现一些造成癌症的表观遗传学改变可以通过新疗法逆转,这在一些案例中较传统化疗毒性更小。表观遗传学方法不仅会改变研究者对癌症的看法,还会改变癌症的治疗方法。新的表观遗传学治疗方法不是杀死癌细胞,而是将病变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或使其对现有疗法或新疗法更敏感。对癌症细胞DNA包装差异的理解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更精准有效的药物,靶向治疗肿瘤细胞中特定的表观靶点,从而获得疾病的缓解甚至治愈。6.人体微生物组和癌症尽管该技术仍处于“婴儿”阶段,人体微生物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发展,科学家们知道了更多微生物在癌症形成、疾病进展和治疗应答中所起的作用。对肠道菌群作用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开发个性化的介入方法,预防或减轻癌症患者的微生物失衡,从而减轻症状。许多商业公司开始研发商业化的基于微生物的癌症免疫疗法,使用特定的肠道菌群激发免疫系统攻击癌症细胞,增加抗癌药物的效果。探索微生物的治疗效果为开发新疗法提供了无限可能。7.CRISPR:基因编辑和癌症

  

  CRISPR是短回文重复序列的缩写,因其可以让科学家更容易、快速和精确地改变DNA的基因编码而风靡世界。一些人认为CRISPR基因编辑可以称得上是过去100年来最重要的生物学工具之一。这一技术可以用来发现新的癌症治疗靶点,从替代基因编辑到靶向免疫抗癌细胞,将使癌症治疗进入新的世界。

  8.单细胞分子分析当癌症发生时,一个细胞的恶变可能会导致整个机体的毁灭。因此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如何对单个细胞进行衡量、识别、描述和分类。一些技术可以放大单个细胞的物质,还有技术可以多重处理多个细胞。随着细胞捕获、分型、分子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来会有无数生物和医学上的应用。在未来几年内,单细胞分析将有助于回答癌症研究的一些重大问题,包括解决肿瘤内异质性、跟踪细胞族系、了解罕见肿瘤细胞群、以及衡量突变率。这些工具还可以应用到临床领域,包括早期癌症检查、无创性监测、指导靶向治疗等。此外,对癌症进展时细胞浸润、转移和抗药性的深入了解也对癌症的治疗有极大的帮助。9.移动医疗和癌症治疗移动医疗技术不仅可以获取患者的健康状况,也可以让医生实时了解癌症患者在家中和日常活动时的情况。谷歌、苹果、微软等重量级选手都参与到移动医疗领域,通过利用智能设备和可穿戴设备增加了治疗和研究介入的机会。新型癌症护理应用程序可以提供新的廉价的癌症支持路径,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患者教育,就医导航,以及个性化社会支持。这些都最终会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0.个体化研究提高药物研发效率新的研究策略可以基于患者的病史、癌症分期和病理预测治疗的效果,这将在未来几年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决治疗应答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医生将根据肿瘤的各种参数使用计算机建模,例如基因和蛋白质组数据、肿瘤细胞功能分析、药物剂量和先前的治疗数据。许多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新型的试验设计可以提高监管的成功率,并且可以更快地向可能对一些治疗有效的癌症患者提供性价比更高的药物。11.重新定义癌症治疗的价值

  

  由于技术的进步及人口的老龄化,癌症医疗将会是医疗卫生支出的一个主要增长因素。癌症治疗产业内的参与者们将一起分享癌症相关的数据,制定衡量癌症治疗领域进展的标准。越来越多的患者和患者组织将参与到决策制定中来,各领域的决策者将一起管理复杂的癌症、寻找不同的支付模式、通过指南规范癌症治疗,减少浪费,例如通过基因分析(精准医疗)设计试验,避免效果有限的治疗方法。这种合作方式将有助于改进癌症的预防、检查和治疗,降低经济负担,使得治疗的价格可以真实反映治疗的效果。

  12.纳米技术和癌症治疗纳米技术有可能有选择性地直接将药物输送到癌症细胞中,指导肿瘤的手术切除,加强放疗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可以助力基因编辑、基因疗法等辅助技术。纳米技术的研发速度很快,呈直线上升的趋势。预计纳米技术将开始进入临床试验,而且随着纳米技术在免疫治疗、基因疗法、RNA干扰、基因编辑等领域的应用,我们将见识到纳米技术的强大力量,将会极大提高癌症患者的存活率。2022癌症治疗最新进展

  

  

  

篇十一: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目前肿瘤治疗的现状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进了癌症的防治工作。如果采取正确的措施,利用足够的资源和持续的研究,现在癌症有1/3是可以预防,1/3是能够治愈的,另外1/3不能治愈的癌症患者大多数也能够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在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医疗单位和个人宣传自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进了癌症的防治工作。如果采取正确的措施,利用足够的资源和持续的研究,现在癌症有1/3是可以预防,1/3是能够治愈的,另外1/3不能治愈的癌症患者大多数也能够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在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医疗单位和个人宣传自己治疗癌症水平如何如何高,但实际疗效并未如其所言。目前,在癌症的疗效判定中有了一些客观的标准,了解他们有助于患者及其亲友正确选择治疗方法,避免上当受骗。

  癌症治疗后的近期疗效观察主要看肿瘤缩小的程度和肿瘤退缩的维持时间。世界卫生组织将疗效分为以下4个等级:(1)完全缓解,所见肿瘤病变完全消失并至少维持4周以上。(2)部分缓解,肿瘤病灶的最大径与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少50%以上,并维持4周以上,同时无新病变的出现。(3)稳定,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增大25%以下,维持4周以上,同时无新病变的出现。(4)进展,肿瘤病灶的最大径与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的病灶。癌症治疗后远期限疗效的观察指标主要有生存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大多数肿瘤主要以5年生存率观察疗效。而具体到某一个患者则强调的是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第一次接受的正规治疗称为首诊治疗。首诊治疗选择方案正确与否,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就目前医学水平来说,癌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药物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它们各有一定适应证。一般来说,实体肿瘤应尽量争取手术切除,越早越好,越彻底越不易复发。暂时不能手术的,可先采聚其他治疗措施,创造条件再行手术。但有些癌症手术效果不如放疗或化疗,则应首选后者。如鼻咽癌和1期淋巴瘤放射治疗可达到相当满意的疗效,绒毛膜细胞癌和绝大多数的小细胞未分化肺癌,化疗就是第一选择。至于免疫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因副作用小易为患者所接受,但就目前治疗所达到疗效水平来看,尚不能作为癌症治疗的首选方案,只能作为

  其他治疗方法的辅助措施;或者当癌症已属晚期,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都已无用武之地时,这时单纯使用免疫治疗或中医中药常能起到延长寿命和减轻痛苦的功效。总之,癌症必须通过综合治疗,才能取得最好疗效。

  一、我国肿瘤治疗的现状

  十九、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二十、那些随风散落的微笑眼神,仿似落寞诗人的爱情诗句,一段一段,错落成行。孤独的钟鸣彻夜悲鸣,那些如花容颜,终不敌过时间切割的颓败,我们忧伤的仰望阳光,看流年未亡,年华尽耗。

  二十一、一个人一生可以爱上很多的人,等你获得真正属于你的幸福之后,你就会明白一起的伤痛其实是一种财富,它让你学会更好地去把握和珍惜你爱的人。

  二十二、爱一个人,由天由人却由不得自己。不由自主只因刻骨铭心,不离不弃只因无法代替。总是心有期待,才有灯火阑珊处的望眼等待;总是情怀善待,才有心甘情愿地付出所有,习惯的依赖。也许你的世界一无所有,但在爱你人的心里,你就是全世界。珍惜一个深爱你的人,更要珍藏一颗为你融入生命的心。

  二十三、就在我以为一切都没有改变只要我高兴就可以重新扎入你的怀抱一辈子不出来的时候,其实一切都已经沧海桑田了,我像是一躲在壳里长眠的鹦鹉螺,等我探出头来打量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原先居住的大海已经成为高不可攀的山脉,而我,是一块僵死在山崖上的化石

  二十四、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大鱼大肉,不是权倾朝野。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的生活愿望达成。当你想吃的时候有得吃,想被爱的时候有人来爱你。

  二十五、有时,爱也是种伤害。残忍的人,选择伤害别人,善良的人,选择伤害自己。

  二十六、如果,不幸福,如果,不快乐,那就放手吧;如果,舍不得、放不下,那就痛苦吧。

  二十七、这个世界就这么不完美。你想得到些什么就不得不失去些什么。

  二十八、有的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就像是流星,瞬间迸发出令人羡慕的火花,却注定只是匆匆而过。

  二十九、无数次在梦的意境,勾勒你的样子,那样的虔诚,和你的心灵一样,一生刻骨。

  三十、有

  人背叛你,你却想挽回。有人不爱你,你却讨好他。何必为爱委屈自己。一个人如真心爱你,绝不会对你忽冷忽热;一个人如真心想追你,绝不会跟你玩暧昧。与其卑微的恋爱,不如选择单身。

  

篇十二: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治疗癌症最新方法综述

  1青蛙皮肤可望治疗癌症和其他多种疾病

  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的科研人员发现青蛙皮肤里的一种成分可以用来治疗几十种疾病,包括癌症。

  青蛙皮肤里含有的两种蛋白可以调节血管的生长方式。有关人员认为,这些蛋白质成分可以用来治疗恶性肿瘤。

  女王大学医药学院教授克里斯托弗·肖解释说,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就需要生成自己的血管来提供氧和营养以便继续生长。如果能够阻止血管生长,就可以减少肿瘤扩散的可能性并最终杀死肿瘤,从而令癌症从绝症转变为慢性疾病。印度一项研究显示喝茶对健康有一系列好处,现在又多了一个好处:一天一杯茶能大幅降低患癌症的风险,它可以使肿瘤缩小。

  红茶能杀死癌细胞以前的研究已经表明,茶具有健康的抗氧化特性和高含量的类黄酮,使我们患某些癌症和心脏病的风险大大降低了。

  现在,一项新研究显示,红茶可能有助于防癌,红茶能杀死癌细胞。在这项研究中,美国研究人员对仅在红茶和中国乌龙茶中发现的茶黄素2(TF-2)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它能杀死癌细胞。

  研究人员仔细查看了TF-2是如何导致癌细胞死亡的,并发现它能在3小时内使此类细胞缩小。当研究人员看到一组杀死癌细胞的特殊基因时,他们发现是TF-2激活了这组基因。

  英国《每日快报》报道,研究还发现TF-2能抑制一种基因的活动,这种基因可激发一种已知名为CO某2的酶,同时TF-2还能降低其他炎性分子的活动。美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抗癌疫苗,或能治疗70%的癌

  症。不过,当前实验仅在老鼠身上进行,距真正应用于人类可能还需近10年时间。

  佐治亚大学与梅奥诊所研究人员说,他们把研究重点集中在一种名为“MUC1”的蛋白质上。“MUC1”是一种高糖基化、高分子量蛋白,又称附膜蛋白,广泛分布并异常丰富地表达于癌细胞表面,在癌的发生与转移方面起重要作用。由于糖基化不完全,“MUC1”外表覆盖一层糖类。

  研究员桑德拉·亨德勒:“癌细胞把糖置于细胞表面,以此欺骗免疫系统,让自己可以在身体内部活动而不被发现。

  ”

  新型疫苗正是利用这一点,“训练”身体免疫系统更有效识别“MUC1”外层覆盖的糖,从而找出并消灭癌细胞。

  研究人员在小鼠身上进行的实验显示,新型疫苗能让小鼠身上的乳腺恶性肿瘤体积缩至原来两成。他们估计,这种疫苗对前列腺、胰腺、肠与卵巢的恶性肿瘤同样有效,预计能治疗70%的癌症。

  接下来,研究人员将在实验室环境下测试新型疫苗对人体癌细胞的作用。预计两年左右可以开展临床试验。如果一切顺利,这种新型疫苗有望在2022年进入市场销售。

  研究员扬-布恩斯说,一旦新型疫苗能与癌症早期诊断相结合,癌症“就可能变成一种可以控制的疾病”。数据显示,衰老源于细胞增殖减少,而非分子损伤

  癌症风险随年龄增加,而且科学家早就认为,较长的寿命和较大的癌症风险之间可能存在一种进化权衡选择。现在,福克斯蔡斯癌症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在新数据中发现了这种权衡的直接证据——一种重要肿瘤阻抑蛋

  白的表达导致小鼠过早衰老。主持此项研究的恩德斯说:“我没有预料到p16肿瘤阻抑蛋白增加会如此快速地导致衰老。人们以前认为p16蛋白与衰老有关,我们知道在衰老的后期阶段,p16蛋白的表达增加。但其表达足以引发衰老特征的理论让人惊讶。”他们的研究还让科学家对p16如何阻抑肿瘤生成加深了了解。通过密切观察野生鼠和基因改造鼠的肠组织,研究人员发现p16蛋白在肠干细胞中积累,阻止干细胞分裂。此外,p16表达减少肠癌鼠模型中的肿瘤生成。将这两种结果放在一起考虑,恩德斯和他的同事认为,p16遏制癌前干细胞以及肿瘤细胞增殖,从而阻抑肿瘤生成。他们目前正在验证这一假设。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咖啡不利于健康的观念是错误的。这项始于1993年的研究提供了最新证据。研究涉及超过6.3万名45-74岁的新加坡华人———据认为,他们患肝癌的风险较高。

  2022年的一项研究也发现,每天喝4杯或4杯以上咖啡可能把患糖尿病的风险降低30%。

  因咖啡含有大量抗氧化剂,这些复合物有助抑制肝癌的潜在作用。不过咖啡是含有一些抗氧化物,但同时也含有咖啡因。如果咖啡过量导致睡不着、免疫力降低,也会得不偿失,所以一定要注意适量,一天不宜超过2杯。过敏很烦人,但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过敏其实可能有好处,存在接触性过敏反应的人其免疫系统或许能防范某些类型的癌症,其中包括乳腺癌和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哥本哈根大学根措夫特医院全国过敏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长期跟踪研究对象罹患癌症的情况。结果表明,与其他人群相比,存在接触性过敏反应的人罹患乳腺癌和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的比例要低得多。

  研究还表明,与没有接触性过敏反应的女性相比,存在接触性过敏反应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比例较低,但在统计数据方面并不显著。不过,研

  究人员发现,存在接触性过敏的男性和女性患膀胱癌的比例较高,这“可能是因为化学代谢物堆积在膀胱中造成的”。

  存在接触性过敏的人罹患脑癌、乳腺癌和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的比例之所以较低,可能与他们的免疫系统的运作方式有关。研究人员说,研究结果证实了免疫监视假说。根据该理论,具有高免疫力的人会受到过敏的困扰。这种高免疫力或许能防范某些癌症。

  英国科研人员通过观察发现,上皮细胞在受到这些致癌因素威胁时,会释放出一种特殊分子,这种分子会激活周围的免疫细胞,让它们摧毁某个有可能癌变的上皮细胞。但与此同时,实验鼠身体其他部位的免疫组织也都被这种分子激活了,整个免疫系统开始释放出大量抗体,这种情形与机体过敏时发生的反应相同。

  在过敏时,免疫系统的这种反应是为了清除进入体内的花粉等过敏原,而在抗癌“动机”的驱使下,免疫系统的上述反应是为了彻底清除那些由于威胁因素而产生、可能致癌的毒素,降低患癌症风险。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医生已经研发出一套评分系统,癌症病人借此能够可靠地测算出他们的存活时间。医生研发该系统的目的是帮助长期患病者和他们的护理人员更好地规划未来。

  对1000多名患者的研究显示,该系统在预测病人能活多长时间方面同临床医生一样准确。

  目的探讨晚期肿瘤中医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方法以生存期、体重状况、综合症状评分"三要素",制定中医肿瘤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疗效评价,与现代医学肿瘤客观缓解率(RR)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9例患者,按三要素疗效评价标准,有效36例(73.47%),稳定8例

  (10.20%),恶化5例(18.37%);按现代医学疗效标准:CR为2例(4.08%),PR5例(10.20%),NC31例(63.27%),PD11例(22.45%)。RR14.28%(P0.005)。结论"三要素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结果能反映晚期肿瘤的预后、与生存期,推荐作为中医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PTB蛋白是一种致癌蛋白质,在癌细胞中高表达,而其致癌机制至今不明。科学家们对该蛋白进行了20余年的研究,证明PTB蛋白可以通过结合特定的RNA序列,而抑制靶基因的可变剪接,从而控制靶标基因产生的蛋白质种类和功能。这一结论已被写进许多教科书里,但是仍然无法解释该蛋白质的致癌机制。

  2005年,美国科学家揭示出PTB蛋白在细胞外结合RNA的精确机制,此后各国科学家试图“看清”该蛋白在细胞内是如何与RNA结合和进行基因调控的以及如何在致癌中起作用。在这一场“赛跑”中,武大生科院张翼教授和付向东教授联合指导的研究组率先通过一种新技术,解析了PTB蛋白在癌细胞基因组里结合位置,发现了受该蛋白质调控的一大批新靶标基因,其中一些可以解释该蛋白质的致癌机制。同时发现和证明PTB蛋白不仅能直接抑制,还能直接促进靶标基因的可变剪接。该发现打破了已写入教科书的该蛋白质作用机制的定论,对理解PTB蛋白的致癌机制和推动抗癌药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9月1日(北京时间)报道,科学家们在今天出版的《自然》杂志中公布了全球首个利用溶瘤病毒(J某-594病毒)治疗癌症的临床实验结果,研究首次证明,采用静脉注射方式注射进入人体的J某-594病毒能持续地在肿瘤内感染和扩散,但不会伤害正常的人体组织;科学家们也首次通过这个实验证明,随病毒进入人体的基因会对肿瘤进行有选择地表达。“在医疗史上,这是科学家们首次证明,通过静脉注射方法将病毒注入人体后,其能持续且有选择性地在肿瘤内复制。”OHRI的资深科学家、渥太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约翰

  “最新研究也表明,该病毒疗法可选择性对肿瘤进行表达而不会伤害正常细胞,为全新的靶向癌症疗法打开了大门。”

  

  

篇十三: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目前肿瘤治疗的现状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进了癌症的防治工作。如果采取正确的措施,利用足够的资源和持续的研究,现在癌症有1/3是可以预防,1/3是能够治愈的,另外1/3不能治愈的癌症患者大多数也能够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在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医疗单位和个人宣传自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进了癌症的防治工作。如果采取正确的措施,利用足够的资源和持续的研究,现在癌症有1/3是可以预防,1/3是能够治愈的,另外1/3不能治愈的癌症患者大多数也能够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在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医疗单位和个人宣传自己治疗癌症水平如何如何高,但实际疗效并未如其所言。目前,在癌症的疗效判定中有了一些客观的标准,了解他们有助于患者及其亲友正确选择治疗方法,避免上当受骗。癌症治疗后的近期疗效观察主要看肿瘤缩小的程度和肿瘤退缩的维持时间。世界卫生组织将疗效分为以下4个等级:(1)完全缓解,所见肿瘤病变完全消失并至少维持4周以上。(2)部分缓解,肿瘤病灶的最大径与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少50%以上,并维持4周以上,同时无新病变的出现。(3)稳定,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增大25%以下,维持4周以上,同时无新病变的出现。(4)进展,肿瘤病灶的最大径与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的病灶。癌症治疗后远期限疗效的观察指标主要有生存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大多数肿瘤主要以5年生存率观察疗效。而具体到某一个患者则强调的是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第一次接受的正规治疗称为首诊治疗。首诊治疗选择方案正确与否,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就目前医学水平来说,癌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药物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它们各有一定适应证。一般来说,实体肿瘤应尽量争取手术切除,越早越好,越彻底越不易复发。暂时不能手术的,可先采聚其他治疗措施,创造条件再行手术。但有些癌症手术效果不如放疗或化疗,则应首选后者。如鼻咽癌和1期淋巴瘤放射治疗可达到相当满意的疗效,绒毛膜细胞癌和绝大多数的小细胞未分化肺癌,化疗就是第一选择。至于免疫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因副作用小易为患者所接受,但就目前治疗所达到疗效水平来看,尚不能作为癌症治疗的首选方案,只能作为

  其他治疗方法的辅助措施;或者当癌症已属晚期,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都已无用武之地时,这时单纯使用免疫治疗或中医中药常能起到延长寿命和减轻痛苦的功效。总之,癌症必须通过综合治疗,才能取得最好疗效。

  一、我国肿瘤治疗的现状

  尔一笑,是一杯饮了半盏的酒,沉香在喉,甜润在心。我无所谓成功不成功,但我在乎我自己的成长;我无法掌握别人,但我可以掌握自己。我唯一能把握的,是我会一直尽力走下去,不为了别人,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握的,你不知道谁明天会离开,你不知道意外和你等的人谁先到来。最可怕的是因为怕失去而放弃拥有的权利。我们都会遇到很多人,会告别很多人,会继续往前走,也许还会爱上那么几个人,弄丢那么几个人。关键在于,谁愿意为你停下脚步?对于生命中每一个这样的人,一千一万个感激。有一些人、一些事是不需要理由的:比如天空的颜色;

  那是心与心的交汇,是相视的莞

  比如连你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喜欢上的那个人;比如昨天擦肩而过的人变成了你今天的知己。梦想这东西,最美妙的在于你可以制造它,重温它。看一本书,听一首歌,去一个地方,梦想就能重新发芽,那个在你体内扎根的与生俱来的梦想。我们唯一能把握的事情是,成为最好的自己,我们可以不成功,但是我们不能不成长,没有什么比背叛自己更可怕。你唯一能把握的,是变成最好的自己。也许你最后也没能牵到那个人的手,但是你付出了就不会有遗憾;也许最后你也只是默默无闻,但你曾经为了将来努力地奋斗了一把;也许你最后也没能环游世界,可是你在实现梦想的途中找到了自己。那是能够为了一个目标默默努力的自己,不抱怨,不浮躁,不害怕孤单,沉默却又努力的自己。说不定你想要苦苦追寻的梦想,已经握在你手中了。

  

  

篇十四: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华夏肿瘤康复会

  多靶向药物美罗凯是未来治疗主流

  导读:癌症治疗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医学和科学界的重点和难点。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方法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不过,在抗癌的道路上,还需要更多更先进的技术来做铺垫。据了解,美罗凯团队科学家认为,多靶向药物美罗凯将成为未来癌症治疗的主流。而国际抗肿瘤专家杨金波JINBOYANG教授曾在国际肿瘤免疫治疗学术交流会中也强调,将来针对肿瘤治疗的方向将是靶向治疗。目前医学界上,最先进的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是靶向药物,这种靶向药物主要通过与癌症发生、肿瘤生长所必需的特定分子靶点的作用来阻止癌细胞的生长。肿瘤的形成、生长以及存活依赖于那些控制肿瘤的靶,靶向药物通过抑制或杀灭靶,从根本上“饿死”癌细胞。不过,我们也需要理解,肿瘤的存活并非依靠单一靶点,仅仅抑制一个靶点,肿瘤仍然可能转移复发,因此多靶点作用将是靶向药物的发展趋势。而美罗凯是一种多靶点作用的抗癌产品,经过高科技的特殊分离技术研制而成,用于靶向治疗肺癌、肝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及白血病等癌症。美罗凯能针对多个肿瘤生长信号和靶点,同时将多种促进肿瘤生长及转移的信号关闭,扼断肿瘤激活基因表达和作用,从而阻断肿瘤细胞传导信号,促使癌细胞凋亡。美罗凯可与化疗药物协同增效,杀灭化疗不敏感或耐药的细胞,且由于是纯天然产物,具有无毒性、抗耐药的优点。作为国际最新靶向治疗研究成果,美罗凯受到国际广泛关注,现在美罗凯已加入美国克利夫兰癌症研究中心百万援助计划,与更多中国患者分享国际先进的癌症疗法,已有多名患者从中受益。抗击癌症离不开科学的进步,更离不开国内外医疗、科技力量的合作,随着抗肿瘤药物开发和国际合作项目的增多,癌症治疗便多了一分希望和保障。

  

  

篇十五: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甲状腺癌中医药诊治的现状与未来

  摘要:甲状腺癌是全球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常见肿瘤,大多数患者生存期长,其疾病的管理与慢性病类似,中国药参与诊治具有很大空间和重要作用。本文从甲状腺癌的臣医药诊治适应症及其特色优势、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臣医病证论治诊疗思路方法的传承与创新、辨证与诊疗规范化研究等方面,对甲状腺癌的臣医药诊治现状、研究进展、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深入分析,提出了今后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甲状腺癌;中医药诊治;现状;未来

  引言

  近年来,甲状腺癌已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甲状腺癌是一种发病率高且增长迅速、病死率低且相对恒定、生存率高且上升趋势显著的低风险上皮来源的惰性肿瘤。甲状腺癌进展缓慢,不引起临床症状,不良预后风险极低,不影响生存。甲状腺癌主要治疗方式仍是手术切除,但存在手术并发症、治疗费用高、影响生活质量等问题。精准医疗(precisionmedicine)是通过生物样本库,结合分子影像,得出患者完整的临床信息,经过大数据分析,得出适合患者的个性化、合理化治疗方案,从而在治疗全程使用该方案,实现诊疗的优化和精准性,最终增加疗效、避免不足、减轻患者损伤、降低治疗费用的一种现代医疗模式。而作为医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临床实践模式需要更充分地体现新时代的精准医疗概念,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实现以患者为目标,以需求为基础的护理,即精准护理(precisionnursing)。

  1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临床上以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占比最高,主要分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甲状腺癌恶性程度较低,生长缓慢,不易出现远处转移。战国时期《吕氏春秋·尽数篇》云:“轻水所,多秃与瘿人。”《济生方·瘿瘤论治》云:“夫瘿瘤者,多由喜怒不节,忧思过度,而成斯疾焉,

  大抵人之气血,循环一身,常欲无滞留之患,调摄失宜,气滞血滞,为瘿为瘤。”《圣济总录》载:“瘿瘤乃忧恚气结所出,且妇人多有之,盖忧恚甚于男子也。”由此可知,古代医家认为瘿病的发生离不开水土不宜、饮食失衡、情志失调,而肝郁气滞,痰凝血瘀则为病机的关键,而女性更容易出现情绪障碍,故瘿病多见于女性。魏华认为甲状腺结节的病因主要与患者的精神紧张、压力较大所导致的情绪抑郁易怒相关,故肝郁气滞是甲状腺结节的始动环节。《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云:“运血者,即是气。”气机郁滞,气血津液输布障碍,进而形成痰、饮、水、湿、血瘀等病理产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脾主水谷津液的运化及输布,肝旺乘脾,脾失健运,津液停聚成痰,痰凝、血瘀日渐加重,痰瘀胶结,凝聚于颈前,病情逐渐加重,正如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所言:“夫人生瘿瘤之症,非阴阳正气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随着疾病的进展,痰瘀胶结,郁而化热,若火热耗伤阴津可出现阴虚火旺之证,后期因疾病迁延不愈,脏腑功能失调,津液化生减少,加之火热耗气伤津,病证可由实转虚,出现气阴亏虚等证。综上,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肝郁气滞为始动环节,伴有脏腑功能失调,痰凝血瘀为标,后期可出现正气虚衰的表现。

  2甲状腺癌的中医辨证规律与诊疗规范化研究

  甲状腺癌邪在少阳三焦,病情复杂多变,且兼证错杂,其8首新方给兼夹证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车前子、石菖蒲、仙鹤草、炙甘草、牛膝组方,滋益肝肾、补虚化痰,可用于气虚无力运行水液为特点的甲状腺癌;黄精、银柴胡、柴胡、枳实、青蒿组方,侧重于清虚热理气,可用于绝经后妇女伴潮热、盗汗等症状者;蛇床子、龙骨、柴胡、青蒿组方,疏肝清热、温补肾阳;蛇床子、黄芪、夏枯草、甘草、滑石组方,可用于气虚有热者;生地黄、菊花、防风、姜黄组方,血祛风,可用于阴虚邪实有热者;炙鳖甲、龙骨、柴胡、青蒿组方,息风作用强,辅以疏理肝气、清肝内虚热;白芍、蒲公英、当归、益母草、茜草、旱莲草、小茴香组方,可用于月经不调相关性甲状腺癌;茯苓、藿香、党参、苍术、南沙参组方,可用于甲状腺癌伴随气虚痰湿内阻者。8首新方所隐藏的潜在规律,与甲状腺癌疾病发展变化相对应,拓宽了临床治疗思路。

  近年来,甲状腺癌中医证候规律和规范化研究逐步增多。我们依托北京中医药发展科技项目“甲状腺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证候要素调查研究",从2014年起开展了甲状腺癌中医证候系列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对全国30余名专家调查基础上,制定了甲状腺癌“痰瘀互结证、肝郁气滞证、瘀热伤阴证、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6大证候判断初步标;并采用该标准进行甲状腺癌中医证候规律进行流调,通过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进一步规范,为甲状腺癌的中医证候研究提供了范式。国内不少专家亦开展了甲状腺癌的中医证候研究还有学者对甲状腺癌的中医证候客观化开展了研究,如研究发现甲状腺癌的不同中医证候在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征。但目前尚无公认的权威的甲状腺癌中医辨证论治标准。今后的甲状腺癌中医诊疗规范化研究除了辨证论治,还应包括中医诊疗模式、术后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借鉴西医学诊治和管理甲状腺癌的经验,结合中医药特点,进一步明确中医药诊治甲状腺癌的具体适应症、不同病症、不同年龄段的中医治疗策略和方法,以及中医药养生康复等。通过诊疗规范化研究,把握其诊治规律,完善病证诊断和疗效判断标志,总结出有效的、特色鲜明的甲状腺癌中医诊疗新模式。现代临床,亟待呼唤甲状腺癌中医诊疗规范和标准的建立和完善。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针灸治疗

  现阶段,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中,将针灸治疗与中药治疗相结合,联合治疗的效果要比单一疗法更有疗效,且见效迅速。有研究表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通过针刺来治疗,可以减少其复发的概率。针灸在治疗过程中,选穴的思路主要以远、近端搭配为主,远端穴位多选用足厥阴肝经及足少阳胆经的五腧穴,比如说太冲、阳陵泉、中封、邱虚等,近端以甲状腺局部穴位为主,比如说天突、人迎为主。主穴可选合谷、三阴交、足三里、天突、膻中,天突穴为病位所在处,可起到疏经活络之功,合谷、膻中穴用以化痰散结兼祛肿大,足三里、三阴交则用以运化脾胃,祛痰散结。根据不同的证型选择不同的方药与穴位同时进行施治。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甲状腺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其发病率每年约递增4%。患者以女性

  居多,不同病理分型中以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预后最好,其5年生存率高达97%,早期确诊并规范化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成为改善预后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姜晓晨,王桂彬,张传龙,庞博,朴炳奎.全国名中医朴炳奎论治甲状腺癌经验辑要[J].北京中医药,2020,40(11):1187-1189.

  [2]郝菲菲.甲状腺癌的中医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20.000047.

  [3]高明,魏松锋.甲状腺癌精准治疗概念下的加法与减法[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8,9(04):207-210.

  [4]胡洪生,孙少华,沈丰,吴红伟,张桢,方大正,周文波.以颈部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隐匿性甲状腺癌的诊治探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8,24(03):355-360.

  [5]辛向红.甲状腺球蛋白表达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诊治中的意义[J].重庆医学,2018,41(21):2172-2173+2233.

  

  

篇十六: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肺癌基本治疗方向的预测

  梁晓【摘要】@@目前,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导致死亡的肿瘤,2008年在美国有超过160,000人死于肺癌,而且在美国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5%[1].这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尽管这些年来,肺癌诊治在诊断、手术、放化疗等方面有了一些新进展,但对于肺癌而言,5年生存率依然没有明显突破.不仅如此,对于经历过放化疗的患者以及体内其他器官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最终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期刊名称】《辽宁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025)004【总页数】2页(P207-208)【作者】梁晓【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110001【正文语种】中文

  目前,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导致死亡的肿瘤,2008年在美国有超过160,000人死于肺癌,而且在美国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5%[1]。这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尽管这些年来,肺癌诊治在诊断、手术、放化疗等方面有了一些新进展,但对于肺癌而言,5年生存率依然没有明显突破。不仅如此,对于经历过放化疗的患者以及体内其他器官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最终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

  随着肿瘤干细胞(CSC)学说、靶向治疗和个性化治疗的提出和越来越清晰,或许清除CSC会从根本上改变肺癌治疗现状,靶向治疗和个性化治疗会明显减少治疗给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此外,RobertA.Weinberg[2]总结的肿瘤的10个特征,使我们更加全面清晰地认识了肿瘤,或许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多角度多方面的治疗肿瘤。本文通过对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个性化治疗和综合治疗的简单概括,总结了肺癌治疗的可能方向。1针对干细胞的治疗传统的抗肿瘤药物杀死肿瘤细胞主要通过两种不同方法:一种是引诱DNA损伤;另一种是破坏有丝分裂或DNA复制[3]。然而这两种方法只能增加患者几个月的寿命,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治疗癌症,MaxS.Wicha[4]等提出CSC假说,指出肿瘤起源于组织干细胞,正常干细胞恶化形成肿瘤干细胞,CSC发生不治疗癌症对称分裂,部分子代为肿瘤干细胞,其余为肿瘤细胞,构成肿瘤的主体;而CSC具有自我更新、抵抗治疗、启动肿瘤形成和导致肿瘤异质性的性质。从急性髓性白血病中分离出的表面标记为CD34+CD38-的CSC最早表明了CSC启动肿瘤形成[5]。将经过常规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的肿瘤活检与预处理的肿瘤活检相比,发现前者CSC(CD24low/CD44+)被检测出的概率要高于后者[6-8]。EramoA[9]等也报道,从原发性肺癌分离出的CSC对标准化疗表现出很高的抵抗力,这表明这些细胞本身存在高效的抵抗机制。另外据报道,胶质瘤干细胞能有效地识别并修复放射引诱的DNA损伤[10]。以上关于CSC能抵抗化放疗的证据解释了为何经理想治疗的肺癌依然容易复发。因此,针对CSC的治疗应该是根除肺癌的关键,也应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方向。2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通过抗肿瘤药物与肿瘤的特异性位点相结合并发生作用,从而杀死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常见的靶向治疗方法根据其作用位点的不同可以分为以

  下几种类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剂以及作用在过度表达的癌细胞或是特异性酶类的药物[11]。例如,血管生成抑制剂贝伐单抗是一种单克隆抗体,可以与VEGF相结合,抑制VEGF与受体的酪氨酸激酶区域结合。贝伐单抗与化疗联合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第一次证明了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和播散中的作用[12]。这一研究结果表明血管生成抑制剂,尤其是贝伐单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其它靶向治疗方法是通过不同的机制在细胞增殖、凋亡受抑、血管生成、肿瘤进展或转移扩散等方面起作用,从而抑制或清除肿瘤,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此外,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马格瑞特公主医院的科学家们利用两种天然的分子(叶绿素和脂质)构建了一种独特的纳米颗粒,并证实这种纳米颗粒有潜力适用于广泛的生物光子应用,通过它将装载的药物导入到肿瘤中进行靶向治疗可实现无毒、可生物降解和具有高度灵敏度的治疗特点。这也必将有助于靶向治疗今后的发展[13]。靶向治疗疗效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低,改善生活质量等优势决定了它是当前及未来治疗癌症研究的方向。3遵循个性化治疗原则吉非替尼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小分子苯胺喹啉唑,主要作用是选择性抑制EGFR酪氨酸激酶活性[14],在IDEAL1和IDEAL2研究中证实了阻断EGFR能缓解肺癌症状[15]。然而,一项评价吉非替尼疗效的IDEAL1研究发现,吉非替尼在日本人群中的有效率为27%,而在欧洲人群中的有效率仅为11%,两组差异悬殊[16]。后来研究发现,亚洲人群EGFR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欧洲人群,从而解释了这个现象。由此,我们应意识到分子靶向治疗时应考虑到不同种族对药物疗效的影响。柳艳飞[17]等通过研究观察9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RCCl、XPD和XPA3个基因的多态性与其对含铂类方案化疗的近期疗效、生存期的关系发现,XPDLys/Gln和Gln/Gln基因型的1年生存率长于Lys/Lys基因型,OR=6.936,P=0.016。因此,

  患者个体所携带的不同基因,在肿瘤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终效具有很大差异性。因此,我们可建立一个基因标本库,从海量信息中甄别出部分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肿瘤治疗和预测提供有价值的依据。从而实现为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量体裁衣的个性化服务,让患者接受最有效、最安全的治疗。4可考虑多角度多方面综合对付肿瘤RobertA.Weinberg等[2]最近总结了肿瘤的10大特征,即自给自足生长信号、抵抗细胞死亡、潜力无限的复制能力、持续的血管生成、组织浸润和转移、避免免疫摧毁、促进肿瘤的炎症、细胞能量异常、基因组不稳定和突变、抗生长信号的不敏感。我们可针对这些特征全面研究其机制,从而找出能抵抗肿瘤的最有效的措施。同时,我们可根据肿瘤不同特征多角度多方面清除肿瘤。当然,我们应认真研究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防止其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这样可实现快速安全地治疗肿瘤,提高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传统化疗方法中一线治疗方案的昂贵,二线治疗方案的局限,以及发展到现在的第3代紫杉醇与铂类药物的合用等方法,虽然进一步提高了肺癌治疗的效果,但对常规化疗无效或不能接受联合化疗的晚期患者可用的药物仍很有限,据统计其有效率都在30%以下。同时由于其为细胞毒攻击方式,副作用大,患者的中位存活期不超过12个月[11]。因此我们应以肿瘤基本特征为根据,努力创新研制新药物、新方法,为肿瘤患者提供"量体裁衣"的治疗,做到尽量减少治疗时对正常组织的伤害和彻底治愈肿瘤,提高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和5年生存率。5参考文献[1]JemalA,ThunMJ,RiesLA,etal.Annualreporttothenationonthestatusofcancer,1975~2005,featuringtrendsinlungcancer,tobaccouse,andtobaccocontrol[J].JNatlCancerInst,2008,100:1672

  [2]HanahanD,WeinbergRA.Hallmarksofcancer:thenextgeneration[J].JCell,2011,144(5):646[3]AEramo,TLHaas,RDeMaria.Lungcancerstemcells:toolsandtargetstofightlungcancer[J].Oncogene,2010,29:4625[4]MaxS,Wicha,SulingLiu,etal.Cancerstemcells:anoldideaaparadigmshift[J].CancerResearchReview,2006,66(4):1883[5]LapidotT,SirardC,vormoorJ,etal.AcellinitiatinghumanacutemyeloidleukaemiaaftertransplatationintoSCIDmice[J].Nature,1994,367:645[6]YuF,YaoH,ZhuP,etal.Let-7regulatesselfrenewalandtumorigenicityofbreastcancercells[J].Cell,2007,131:1109[7]LiX,LewisMT,HuangJ,etal.Intrinsicresistanceoftumorigenicbreastcancercellstochemotherapy[J].NatlCancerInst,2008,100:672[8]CreightonCJ,LiX,LandisM,etal.Residualbreastcancersafterconventionaltherapydisplaymesenchymalaswellastumor-initiatingfeatures[J].ProcNatlAcadSciUSA.2009,106:13820[9]EramoA,LottiF,SetteG,etal.Identificationandexpansionofthetumorigeniclungcancerstemcellpopulation[J].CellDeathDiffer,2008,15:504[10]BaoS,WuQ,McLendonRE,etal.GliomastemcellspromoteradioresistancebypreferentialactivationoftheDNAdamageresponse[J].Nature,2006,444:756[11]郭钒,裴建明.非小细胞癌靶向治疗的前途与困惑[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9,30(8):39

  [12]HurwitzH,FehrenbacherL,NovotnyW.Bevacizumabplusirinotecan,fluorouracil,andleucovorinformetastaticcolorectalcancer[J].NEnglJMed,2004,350(23):2335[13]JonathanF,LovellChengS,JinElizabethHuynh,etal.Porphysomenanovesiclesgeneratedbyporphyrinbilayersforuseasmultimodalbiophotoniccontrastagents[J].NatureMaterials,2011,(10):324[14]CiardielloF,CaputoR,BiancoR,etal.AntitumoreffectandpctentiationofcytotoxicdrugsactivityinhumancancerceilshyZD1839(Iressa),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selectivetyrosinekinaseinhibitor[J].ClinCancerRes,2000,6(5):2053[15]PenneK,BohlinC,SchneiderS,etal.Gefitinib(Iressa,ZD1839)andtyrosinekinaseinhibitors:thewaveofthefutureincancertherapy[J].CancerNurs,2005,28(6):481.[16]SaijoN,TakeuchiM,KunitohH.ReasonsforresponsedifferentcesseenintheV15-32,interestandipasstrials[J].NatRevClinOncol,2009,6(5):287[17]柳艳飞,管晓翔,陈龙邦,等.ERCC1与XPD和XPA的遗传多态性对非小细胞肺癌铂类化疗敏感性预测的研究[J].中国肿瘤防治杂志,2008,15(17):1285

  

  

篇十七: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目前的癌症疗法主要有三种目前的癌症疗法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化学疗法放射性疗法手术化学疗法、放射性疗法手术。化学疗法放射性疗法和手术

  放射疗法和化疗是目前常用的癌症治疗法,主要通过应用有毒药物毒药物来对付肿瘤组织,企图杀放射疗法和化疗毒药物死癌细胞,但这同时也会对人体健康细胞造成很大的损害,而且治疗后癌肿瘤癌肿瘤还有可能复癌肿瘤发。

  基因疗法研究进展至今已超过10年,此疗法的一大优势在于它不会显著不会显著影响病人的整体健基因疗法不会显著康,所产生的副作用副作用相对于化疗及放射性疗法也较少较少。因此如果能研制成功,将改变传统的副作用较少癌症治疗模式。基因疗法是通过改变癌细胞基因来摧毁癌细胞改变癌细胞基因来摧毁癌细胞。它主要利用细胞内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改变癌细胞基因来摧毁癌细胞此遗传物质决定细胞的表现。也就是说,如果基因先天或后天有缺陷,细胞会突然变异,制造不正常的蛋白质,细胞的功能也就反常,形成癌细胞。

  目前,科学家主要采用两种管道,把外来的脱氧核糖核酸送入细胞内,一种是利用可侵入细胞的各种病毒为传递工具,另一种则是用细胞的化学物质——脂质体,作为传递工具。

  然而,科研人员在使用基因疗法治疗癌症时,如何将有关的基因成功转入癌细胞内是一大难题。唯有克服这一挑战,才能起得突破。基本上,医学界现在要克服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基因疗法准确地杀死癌症细胞,同时不影响体内其他的正常细胞。除非能解决如何成功植入的问题,否则基因疗法要从试验室研究发展到临床治疗的阶段,将面对阻力。成功将基因疗法结合传统的化学疗法或是电疗,那就能相对提高治愈癌症的成功率。”

  就目前的研究进展看来,并不是每一种癌症都适合使用基因疗法。较适合的有肝癌、前列腺癌和肺癌;较不适合的包括妇科癌症如子宫颈癌、乳癌等,因为像乳癌细胞扩散得相当快,短时间内就会侵袭淋巴系统。

  化学疗法即采用抗癌药物来治疗。激素疗法现在是某几类癌症的常规疗法。按个别患者的需要,可以把两种甚而几种治疗方式联合使用。

  此外,还有一些目前尚处于实验阶段的新疗法,其中一些似乎将来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癌症,以及用来消灭某些类型的癌细胞。这些新疗法有:用各种方法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去探测癌细胞,加以消灭;移植骨髓来治疗白血病;以升高体温来提高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的疗效(这种技术称为高温疗法);采用各种新的给药方法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同时提高药效。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癌肿的种类,以一些实验性疗法结合常规疗法。

  癌症常常可以治愈或控制住听说癌症常常可以治愈或控制住,这是怎样做到的呢?听说癌症常常可以治愈或控制住,这是怎样做到的呢?

  只要及早得到准确无误的诊断,展开细致周密的治疗措施,癌症的确是可以治愈的。癌症有许多共同的特点,每一种又有各自的特征。采用哪种疗法,是根据癌症的共性和特性、病情所处的阶段或癌肿范围的大小,以及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而定的。最可取的治疗方案,是最容易消灭患者体内所有癌细胞的方法

  治疗癌症的三种基本方式是外科手术、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化学疗法即采用抗癌药物来治疗。激素疗法现在是某几类癌症的常规疗法。按个别患者的需要,可以把两种甚而几种治疗方式联合使用。

  此外,还有一些目前尚处于实验阶段的新疗法,其中一些似乎将来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癌症,以及用来消灭某些类型的癌细胞。这些新疗法有:用各种方法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去探测癌细胞,加以消灭;移植骨髓来治疗白血病;以升高体温来提高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的疗效(这种技术称为高温疗法);采用各种新的给药方法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同时提高药效。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癌肿的种类,以一些实验性疗法结合常规疗法。

  患者怎样判断哪一种癌症疗法对自己最合适呢?

  即使有专家给与建议,这种选择有时仍很难作出,然而最终还得由患者自己决定。

  癌症患者往往由几位医生会诊,各自擅长不同的治疗方式。患者应当提出的问题包括:有哪些疗法可供选择?每一种疗法的成功率如何?有哪些副作用?治疗后身体的各种功能如何?治疗会否影响外观?(如果患的是乳癌或者胸部癌症,选择治疗方法时,这是个特别值得考虑的问题。)此外,应当毫不犹豫地征求第二种诊治意见。

  癌症患者总愿意尝试各种方法,祛除病魔,有时不惜采用尚无成功率统计数字的非正统疗法,结果可能徒然浪费宝贵的时间,应当先与医生磋商。

  施外科手术治疗癌症有什么利弊?

  外科手术可能是最古老的治癌方法,迄今仍是最基本的癌症疗法。外科手术的优点是,在合适的条件下,可能彻底切除癌性肿瘤;然而不是所有的癌症都可以采用外科疗法,例如血癌就不能割治,一些已经扩散到全身的癌肿也不能施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经常用于癌肿直接威胁生命的情况下,比如说引起结肠梗阻时。对于癌细胞尚未扩散、可以彻底切除的局部癌肿,外科手术可能就是最好的疗法。

  听说有各种各样的外科手术可以治疗癌症,这是真的吗?那些手术是怎样的?

  这是真的。虽然大多数外科手术是用手术刀切除癌肿,但是也可以采用其他切除组织的方法。这些方法计有:冷冻手术,又称为癌组织冷冻手术;透热法,或称电外科手术,即用电流来破坏癌组织;化学外科手术,把能够破坏人体组织的化学物质直接施于癌肿;激光手术,即用激光光束来消灭癌细胞。

  上述头三种外科疗法多用于治疗皮肤癌、口腔癌、直肠癌。激光手术常用来治疗眼癌、脑癌和妇科癌症,现正试用于治疗其他癌症。

  一般而言,采用哪一种外科手术方式取决于癌肿的部位和类型,以及外科医生的偏爱和经验。例如,至少有四种不同的方法可用来切除由过度曝晒引起的浅表皮肤癌:用手术刀切除、冷冻法、透热法、化学外科手术;四种方法的治愈率大致相同,选用哪一种则可能视于医生的专长而定。

  众所周知,放射疗法常用来治疗癌症。放射疗法的原理和内容到底是怎样的?

  放射线是一种可破坏活细胞的能。如果放射线瞄得很准,而且用量适当,可以摧毁癌细胞而不对周围的正常细胞造成严重的损害或永久性破坏。这就是放射疗法的原理。

  放射疗法有一个重要的优点,即放射线在仪器控制下往往能够穿透正常组织,攻击难以割除甚或手术刀根本无法触及的癌细胞。放射治疗不像外科手术,对皮肤只造成很小的暂时性破坏。

  一般人最熟悉的放射线无疑是X射线。由电疗机产生的X射线只是放射疗法中使用的射线之一,其他用来治疗癌症的射线由钴、碘、镭之类的放射性元素产生。由此可知,有不同的方式把放射线射向癌组织。钴由一台特殊的机器发射到人体内。放射性碘以“弹丸”或“导线”的形式植入人体,一天二十四小时连续轰击癌细胞,放射性碘也可以直接注入血液,随血流到人体各部分,集中于特别需要碘的细胞内,如甲状腺细胞,因此是治疗甲状腺癌的有效物质。妇科癌症通常用镭来治疗,近来更常用放射性钙。

  已知放射疗法有副作用,那是些什么副作用?

  首先,放射线本身就可以引起癌症。为了将放射线的致癌作用减到最低,治疗师只用所需的最小剂量去攻击癌肿,而且总是特别小心地将放射线的焦点集中在癌组织上,尽可能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有了像直线加速器那样的设备,以及确定放射线合适剂量的精密方法,很少有离散的放射线落在目标部位之外。尽管如此,有些医生还是避免使用放射疗法去治疗对放射线特别敏感的器官,如肾、肺和肝。其他必须避免放射线照射的器官是子宫和睾丸。

  利用放射疗法治癌,产生的副作用可能很令人苦恼,例如疼痛和某种程度上暂时的外表损害。这些副作用的类型及严重程度取决于癌肿部位、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放射线的种类和使用量,以及疗程持续的时间;一般而言,疗程由几天到六个或八个星期不等。不论身体的哪一个部位接受放射治疗,放射疗法最常见的副作用有疲劳、脱皮或色素变化之类皮肤异常、食欲减退等。另外一些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例如恶心、呕吐、腹泻、毛发脱落、口吃、牙齿损坏、口舌疼痛、咽喉疼痛等,直接与接受治疗的部位有关。有不少简单的技术有助于减轻放射疗法的副作用。其中不少副作用,例如毛发脱落,在任何病例中都会自行消失,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好转。

  在什么情形下采用化学疗法来治疗癌症?效果好吗?

  外科手术和放射疗法用来对付体积较大或生长在特殊部位的恶性肿瘤,化学疗法则用来消灭极其微小的初生癌细胞。所谓化学疗法,即采用抗癌药物来治癌,可以作为基本疗法,如用于治疗某些淋巴瘤和白血病,也可以用来配合外科手术或放射疗法,或者在外科手术或放射疗法之后用以消灭残余的癌细胞。对所有病例而言,治疗的目标都一样:尽可能消灭所有癌细胞,即使这些细胞尚未形成肿瘤,也务必全部除去。

  简单来说,抗癌药物经口服或注射进入人体,被人体吸收,因而可以消灭任何部位的癌细胞,唯一例外的是脑,因为脑有保护屏障,只有极少数药物可以渗入。

  理想的抗癌药物应当大量破坏癌细胞而一点也不伤害正常细胞。遗憾的是,现有抗癌药物全都在不同程度上破坏正常细胞,只不过破坏作用通常是暂时性的,癌细胞分裂得比正常细胞快,新陈代谢速率也较高,因此更容易受到药物破坏。医生通过仔细控制药物剂量并监测病人的反应,尽可能消灭癌细胞而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

  化学疗法的效用,取决于几个因素。其中一个是各种癌细胞对化学作用的敏感性,有些癌症例如儿童急性白血病、淋巴肉芽肿和其他淋巴瘤、卵巢癌、睾丸癌,对抗癌药物特别敏感。有些密致坚实的晚期癌肿,用放射疗法和外科手术疗法已

  抗癌药物

  下列是最常用的抗癌药,或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

  药物

  适用的癌症种类

  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阿姆萨克林

  白血病

  恶心、呕吐、口腔溃疡

  亚硝脲氮芥

  脑癌、肠癌、肺癌、胃

  恶心、呕吐、血球数减

  癌、胰癌、淋巴肉芽肿

  少

  苯丁酸氮芥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乳

  血球数减少、恶心

  癌、淋巴瘤、卵巢癌

  顺氯氨铂

  睾丸癌、卵巢癌、膀胱

  恶心、呕吐、听觉障

  癌、前列腺癌

  碍、肢体麻木

  环磷酰胺

  淋巴性白血病、肺癌、

  血球数减少、呕吐、恶

  膀胱癌、淋巴瘤、乳

  心、毛发脱落、血尿

  癌、卵巢癌

  阿霉素

  乳癌、卵巢癌、肺癌、恶心、呕吐、口腔痛、膀胱癌、睾丸癌、淋巴血

  尿、毛发脱落、血球

  瘤、淋巴肉牙肿、急性

  数减少

  白血病

  氟脲嘧啶

  乳癌、卵巢癌、前列腺

  恶心、呕吐、毛发脱

  癌、肠癌、胃癌、胰癌

  落、血球数减少

  氨甲喋吟

  乳癌、子宫颈癌、急性

  恶心、腹泻、血球数减

  白血病、淋巴瘤

  少、口腔痛、皮疹

  雌激素

  乳癌、前列腺癌

  恶心、体液潴留、乳房

  触痛、性欲减退

  泼尼松

  淋巴肉牙肿、淋巴瘤、

  体液潴留、高血压、焦

  急性白血病、乳癌

  虑

  三苯氧胺

  乳癌

  阴道出血、体液潴留、热潮红

  长春新碱淋巴肉牙肿、淋巴瘤、

  毛发脱落、便秘、手指

  急性白血病、乳癌

  和足趾有麻刺感

  证实不大有效,这些病例中试用化学疗法的越来越多。用化学疗法对付已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密致肿瘤,像肺癌和肠癌,已取得少许成绩。

  抗医药物既然也破坏正常细胞,必定会产生副作用。有哪些副作用呢?

  化学疗法的副作用很多,出现哪些副作用,部分取决于所用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以及给药频度。化学疗法可能引起的短期副作用有恶心、呕吐、皮疹、毛发脱落。某些抗癌药物的一个严重副作用是抑制病人的免疫系统。药物不仅杀死癌细胞,也消灭正常的骨髓细胞,抵抗传染病的白血球就是在骨髓制造,于是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如果损害严重,病人就不能抵御细菌、病毒或真菌的侵袭,可能因感染而死亡。因此,接受化学疗法的病人必须接受持续监测,一旦副作用危及生命,就改变所用药物或剂量,甚而停止使用化学疗法。

  良好的综合护理、病人的积极态度、家人的支持、抗生素和其他药物的应用,有助于减轻化学疗法的副作用。只要副作用不致于威胁生命,癌症病人常得忍受药物所带来的不适和风险,以期延缓癌细胞的扩散或抑制其生长,甚而使病情好转;为此,有时即使可能危及生命也得继续服药。在开始治疗前,医生必须向病人清楚解释这种疗法的风险和好处,以及可供选择的其他疗法。

  激素在什么情况下用来治疗癌症?

  激素是人体自然产生的化学物质,用来调节多种人体功能,例如妇女排卵和男女性症发育。激素有许多种类,各有不同的重要功用。激素疗法是调节人体内某些激素的水平,以抑

  制癌细胞的生长,或减轻症状,对某些癌症疗效良好。如果已知某种激素可减缓某种癌细胞的生长速度,就给病人以高浓度的这种激素;如果某种激素会刺激某种癌细胞生长,医生可处方抗激素的药物来抑制人体生产这种激素的能力。有时为控制某种癌症,甚至动手术切除产生某种激素的器官。可以用激素疗法的癌症,有淋巴瘤、某些白血病、乳癌、子宫癌和前列腺癌。乳癌还可以用雌激素阻断剂来治疗。抗激素药物则用于治疗前列腺癌。

  皮质类固醇是一组天然激素,能消炎消肿,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可的松。比方说,病人脑内生瘤,引起肿胀和压力,医生可能给以一种人工合成的皮质类固醇,这种激素消灭不了癌细胞,但是能减轻水肿,从而缓解头痛、瘫痪等症状。

  激素像所有其他抗癌药物一样,可能会产生很严重的副作用。所产生的副作用及其严重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激素的种类、用量和疗程长短。例如,长期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可能引致高血压和骨质疏松,抗御感染的能力也会被消弱。

  医学界有希望在短期内发现彻底治愈癌症的方法吗?哪一种疗法有可能彻底治愈癌症呢?

  如前文提及,癌症其实是有若干共同特性的多种疾患。为了寻找较好的疗法,有些研究者正集中注意其共性,另一些则着力研究不同种类癌肿的特性。许多科学家认为,要找到一种可治愈所有癌症的疗法,是不可能的。另一些科学家则相信,可藉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或设法利用免疫系统来治疗多种癌症。基于种种原因(其中大多数迄今无法确定),人体免疫系统似乎不把癌细胞视作入侵者,于是不加以攻击,纵使进攻也只是微弱的攻击,起不了作用。

  研究人员近年来已经发现某些方法,能够帮助人体免疫系统识别癌细胞,把癌细胞作为异物来攻击。这项研究才起步不久,一些试验结果令人鼓舞。

  另一系列实验则集中于干扰素的应用。干扰素是一种天然的抗病毒物质,是细胞遭到攻击时产生的,能够减慢细胞生长繁殖的速度。癌症的一个可怕特性是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速度极高,凡是减缓其生长的化学物质都有助于对抗癌症。临床试验表明,干扰素确能减缓某些癌肿以及血癌的扩散速度。这种疗法相当新,部分原因是最近几年才发明以特殊的脱氧核糖核酸无性繁殖技术大量复制干扰素。

  另一组有希望用以对抗癌症的免疫调节剂是白血球介素,这是一组类激素蛋白质。科学家已经发现,有一种白血球介素似乎可以增强淋巴细胞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免疫系统比较容易识别癌细胞,有力地施以攻击。这种白血球介素,定名为“白血球介素二型”。

  免疫治疗癌症:免疫治疗癌症:异种血管内皮细胞可诱导种与种之间的交叉免疫反应,通过体液及细胞免疫破坏肿

  瘤血管,从而阻止肿瘤的生长及扩散。这是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魏于全教授等利用异种血管内皮细胞进行肿瘤免疫治疗得出的结论。该成果因对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了全新思路而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管生成在实体瘤(占恶性肿瘤的绝大部分)的生长维持及其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实体瘤的生长需要血管来运输氧气和营养,同时血管又是肿瘤发生转移的主要途径。在正常的生理过程中,血管生成中内皮细胞的生长受血管生长因子和抑制因子的严格调控;而肿瘤细胞则打破了这种调控和平衡,使血管生成因子比抑制因子占有优势,进而诱发血管生成。当肿瘤内的某一细胞亚群通过两种因子的作用转化成血管生成表面型后,肿瘤就会快速生长并转移到全身各处。因此,通过外加抑制因子的方法可抑制血管发生从而阻止肿瘤的生长及扩散。魏于全等将来源于人胎儿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或牛的内皮细胞株制成的疫苗对小鼠免疫后发现,免疫后的小鼠能阻断接种同系的肿瘤细胞株(如肝癌、乳腺癌等)所诱发的肿瘤生长,其有效率达90%以上;同时对已形成肿瘤的小鼠进行免疫治疗,肿瘤停止生长,并进一步消退,生存期明显延长。观察中未发现异种免疫引起的毒副作用。研究人员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后小鼠,发现血清中存在特异性的可与人、牛及小鼠内皮细胞结合的抗体,该抗体不与肿瘤细胞结合;并且免疫组血清在体外能特异抑制人及小鼠内皮细胞增殖。研究人员还发现,从异种内皮细胞免疫小鼠获得血清进行过继性免疫治疗,能获得较好的抗肿瘤活性。这些发现提示,异种血管内皮细胞可诱导不同种间的交叉免疫反应,从而控制肿瘤的复发及转移。据介绍,以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为代表的肿瘤生物治疗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继手术、化疗和放疗后治癌的第四种模式。

  基因治疗的策略主要有:(1)基因替换和基因补充,转换突变的癌基因或补充肿瘤细胞中缺失的抑癌基因;(2)基因导入以增强免疫效应细胞的抗癌效能。如:导入细胞因子基因和(或)免疫共刺激分子基因以增强免疫效应细胞的杀癌能力;(3)基因导入以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如:导入MHCI类抗原基因;(4)肿瘤药物敏感基因治疗——自杀基

  黄娟

  周典定临床肿瘤学杂志,2001,04

  基因治疗概述

  1、目前基因治疗的策略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目前基因治疗的策略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疗的策略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①基因置换以正常的基因原位替换病变细胞内的致病基因,使细胞内的DNA完全恢复正常状态。这一方法虽然理想,但目前技术难以达到。②基因修复也称原位修复。按照野生型基因的结构,对缺陷的基因进行修复,使该基因恢复正常,从而在质和量上均能得到正常的表达。这是一种理想而直接的基因疗法,但在实践中有一定的难度。③基因修饰将目的基因导入病变细胞或其他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够弥补缺陷细胞的功能或使原有的某些功能得以加强。目前基因治疗多采用这种方式,如1990年美国对ADA(腺苷酸脱氨酶)缺乏症的基因治疗、1991年我国对B型血友病的基因治疗及利用抑癌基因对癌症的基因治疗等[1]。④基因失活利用反义RNA、核酸或肽核酸等反义技术及RNA干涉技术等特异性地封闭基因表达的特性,抑制一些有害基因的表达,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如利用反义癌基因对恶性肿瘤的治疗。⑤免疫调节将抗体、抗原或细胞因子的基因导入病人体内,改变病人免疫状态,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此法可用于恶性肿瘤和感染性疾病等的防治。2基因治疗的途径基因治疗有两种途径。一、体外疗法是体外疗法体外疗法,即将受体细胞在体外培养,转入外源基因,经选择后回输到患者体内,让外源基因表达以改善患者症状。从1990年转移ADA基因到现在的大部分基因治疗临床试验都属体外基因疗法。这种方法操作复杂,但效果较为可靠。

  二、是体内疗法体内疗法,即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受体体内有关的器官组织和细胞内,使其在体内表达体内疗法而发挥治疗作用。这种方法比体外疗法更简单、直接和经济、疗效也比较确切,但其缺点是基因转染率较低。3基因治疗的载体基因治疗依赖于外源基因在受体中高效、稳定的表达,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基因治疗所采用的载体系统。基因治疗载体可分两大类:病毒性载体和非病毒性载体。基因治疗载体可分两大类病毒性载体中以逆转录病毒载体应用最早,研究也相当深入,目前仍被广泛应用。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是一类已知的RNA病毒,该载体系统的最大优点是:转染谱广,可以感染各种细胞类型;对细胞转染率高,被转染细胞不产生病变,且转入的外源基因可完全整合,可建立长期持续表达外源基因的细胞系。腺病毒(Ad)载体是目前基因治疗最为常用的病毒载体之一,宿主的范围比较广,可以感染非分裂期细胞,而且由于感染细胞时DNA不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不存在激活致癌基因或插入突变等危险,制备容易,操作简单。腺相关病毒(AAV)是单链DNA病毒,能将外源基因定点整合至宿主细胞上,因而具有一般病毒载体所不具有的优良特性。此外,痘苗病毒、疱疹病毒和噬菌体等[2]也可用作基因治疗的病毒载体。目前常用的非病毒性载体包括脂质体、裸露DNA、DNA包装颗粒及多聚阳离子型载体等,其

  特点是能进行自我复制,且无免疫原性。不同的载体各有长处,但也具有各自的缺点,如非病毒性载体显示出了基因转移组织特异和靶向性较差,以及转染效率较低等不足之处。所以,如何选择与改进基因治疗载体是未来基因治疗研究和临床试验的热点问题。基因治疗的应用各种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大敌,主要疾病,特别是遗传病及恶性肿瘤的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使基因治疗的应用成为现实。4.1遗传病的基因治疗遗传疾病致病机理研究的深入,使人们想到通过纠正变异基因和异常表达基因的表达,就有从根本上治愈遗传疾病的可能。1990年9月,美国科学家Andersond等首次对两位因腺苷酸脱氨酸(ADA)基因缺陷而导致严重免疫缺损的女孩子进行了基因治疗,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1991年,血友病B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进入遗传病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的病种,我国复旦大学薛京伦等用构建有人凝血因子Ⅸ(FⅨ)cDN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感染血友病B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然后回输到患者体内,治疗后患者体内FⅨ浓度显著提高。2003年薛京伦等又研制成功“重组AAV-2人凝血因子Ⅸ注射液”,将腺病毒载体介导的Ⅸ因子基因直接肌肉注射到体内,方法简单,易于推广。2003年美国进行了囊性纤维化(CF)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中没有任何显著的不良反应,病人对治疗具有很好的耐受性。4.2肿瘤的基因治疗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与某些原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及凋亡相关基因的改变有关。肿瘤的基因治疗是根据肿瘤发生的遗传学背景,将外源基因引入肿瘤细胞或其他细胞以纠正过度活化基因或补偿缺陷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4.2.1抑癌基因治疗细胞内抑癌基因的丢失或突变将导致细胞发生恶变。抑癌基因治疗就是用野生型的抑癌基因替代失活的抑癌基因,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p53基因是目前研究最广泛和深入的抑癌基因[3,4]。4.2.2癌基因治疗癌基因是指细胞基因组中具有能够使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一类基因,当这些基因改变时,就会导致基因异常活化而启动细胞生长,从而发生恶性转化,如Ras、Myc、Src等基因。因此,封闭癌基因,抑制其过表达是抑制肿瘤的另一种策略。4.2.3免疫基因治疗本策略是通过增强免疫反应而获得有效的抗肿瘤效应。可通过导入细胞因子、肿瘤相关抗原和其刺激分子来实现。4.2.4自杀基因治疗自杀基因是指一些酶的基因,通过它们在肿瘤细胞内的表达,可以产生细胞毒性物质,以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同时增强肿瘤免疫反应。常用的自杀基因有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胞嘧啶脱氨酸(CD)等[5]。4.2.5核酶的应用核酶是指由RNA组成的酶,能够序列特异性地抑制靶mRNA。近年来,核酶在抑制癌基因的表达[6]、增强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及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等方面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4.3其他疾病的基因治疗4

  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同时为其他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基因治疗在病毒病防治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的基因治疗研究中。此外,基因治疗在组织修复、心血管疾病、脑缺血、肝纤维化和肝硬变等疾病的治疗中都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基因治疗已从理论走向实践,其有效性已在体外及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部分临床试验亦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但是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1补偿性基因治疗补偿性基因治疗是指向缺失某种抑癌基因的细胞内导入正常的抑癌基因,逆转肿瘤细胞的表型、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以达到治疗目的。肿瘤的抑癌基因(如野生型p53、Rb基因等)由于发生了突变、缺失而失活,失去正常的抑制作用。2干挠性基因治疗干扰性基因治疗是指利用反义核酸技术用人工合成的DNA特异性地封闭癌基因、生长因子或/和受体基因的片段,或利用核酶特异性地封闭和切割癌基因的mRNA,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3抗肿瘤血管形成基因治疗肿瘤的生长、转移与新生血管的形成密切相关,因此抗血管形成基因治疗是非常有潜力控制肿瘤生长的治疗方法。抗肿瘤血管形成基因治疗的研究主要包括:针对血管形成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基因治疗,血管形成抑制因子基因治疗,针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自杀基因治疗等。这些方法通过特异作用于瘤床的微血管内皮细胞而控制肿瘤生长,可以相信将会有较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12,13]。Gondi等[14]采用双顺反子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反义uPAR和uPA治疗胶质瘤,明显抑制了肿瘤的血管生成。4免疫基因疗法免疫基因疗法是指利用基因进行免疫治疗,包括细胞因子基因治疗、制备肿瘤DNA疫苗等。由于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免疫耐受状态,而这种状态可能源于肿瘤细胞本身的免疫性不强(如MHC表达不足),也可源于抗原递呈细胞(APC)不能提供足够的刺激信号(如B7),或者机体免疫因子分泌不足等。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纠正机体肿瘤免疫的耐受状态[15~17]:(1)将某些细胞因子(如IL22、IL24、IL21、IL26、IL27、IL212、INF2γ、TNF2α、G2CSF、GM2CSF等)的基因转染到机体免疫细胞(如TIL、LAK、CTL、TAL及巨噬细胞细胞等)中,以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反应能力。也可通过细胞因子受体基因转染的方法,使肿瘤细胞表面相应的细胞因子受体表达增多,使对肿的识别和反应能力。也可通过细胞因子受体基因转染的方法,使肿瘤细胞表面相应的细胞因子受体表达增多,使对肿瘤细胞有直接生长抑制或杀伤作用的细胞因子结合增多,从而将大大增强细胞因子的抗肿瘤效果。(2)由于肿瘤细胞存在功能性MHCI类抗原和(或)共刺激信号表达不足,可以将一些与免疫识别有关的基因(如HLAB7等)转染到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经照射后再植入肿瘤患者体内;或者将表达HLAB7的病毒载体或质粒DNA与脂质体复合物直接注射到瘤体内,以增强肿瘤细胞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原性,诱导机体的免疫反应。(3)制备肿瘤DNA疫苗,将编码特异抗原的基因直接注入人体,通过其在机体内的表达从而可以激发机体对编码抗原的免疫反应。如应用癌胚抗原(CEA)制备的肿瘤DNA瘤苗在实验中显示出一定的效果。近年来有学者发现Survivin基因作为一种新的细胞凋亡抑制蛋白,在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目前Survivin靶向性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制备

  高效肿瘤疫苗的研究正在进行中[18]。Hillman等[19]利用腺病毒载体将IL2cDNA和IFNγ基因转染肾癌,肿瘤破坏并产生炎性反应。5促细胞凋亡的基因治疗主要包括通过反义核酸技术抑制凋亡抑制基因以及向癌细胞导入凋亡活化基因两种方式。Tietze[20]用表达核转录因子的抑制子封闭KappaB的活性,使TNFα介导的凋亡明显增加。还有研究将VEGFR2细胞外区、跨膜区与Fas受体的胞质区联合在一起形成复合受体VEGFR2Fas,作为VEGF触发的死亡受体,用VEGF治疗可迅速导致细胞凋亡,VEGFR2Fas可有效地将VEGF的作用逆转,发挥抗肿瘤的作用[21]。由于Survivin是凋亡抑制剂,可用其反义基因腺病毒载体治疗直肠癌模型,使癌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并使化疗药物敏感性上升[22]。Fas和TNF均可诱导凋亡,用腺病毒载体输送Fas配体GFP融合蛋白和TNF凋亡相关诱导配体转染脑膜瘤细胞可使凋亡水平明显升高[23]。还有其他利用端粒酶、IFNγ、p53、IL24基因等进行的诱发凋亡的治疗。6抑制细胞信号传导道路通过抑制细胞信号传导道路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信号传导道路中酪氨酸激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主要有EG2FR、VEGFR、DDGFR、Scr、Bcr、Abl等。Kim等[24]采用表达Cmet核酶的腺病毒载体转染前列腺癌细胞时发现,Scr激酶活性明显下降,并认为靶向Cmet信号通路的治疗对于控制前列腺癌生长和转移有重要意义。还有研究采用EGFR反义RNA治疗胶质瘤也取得明显疗效。Bookout等[25]通过抑制前列腺癌G蛋白信号传导道路而使肿瘤细胞死亡。7肿瘤耐药基因治疗即化疗保护性基因治疗,是指化疗前向骨髓内导入耐药基因,保护骨髓细胞不受抗肿瘤药物的损害。多耐药基因(MDR1)编码P糖蛋白的跨膜蛋白,它有抗肿瘤药物位点和ATP位点2个结合位点,通过ATP供能可将细胞内药物泵出从而保护正常细胞免受药物损害。通过基因转移技术转移耐药基因到正常器官组织,保护其免受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该疗法可以提高化疗效果。目前,肿瘤耐药基因治疗的方案是转入MDRI基因、DHFR基因、MGMT基因等,或者联合使用2种或多种耐药基因转入造血干细胞,使造血干细胞获得广谱抗药性;或使用耐药基因的突变体,以获得比野生型更有效的骨髓保护作用;也有将GM2CSF基因等转入骨髓细胞,以提高机体对大剂量化疗的耐受力[26]。应用此方法降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受也可类归于干扰性基因治疗。8自杀基因疗法自杀基因疗法是将能编码某些药物敏感酶的基因转导入肿瘤细胞,肿瘤细胞产生的某些自杀基因疗法酶类将低毒或无毒的药物前体转化为细胞毒性产物,从而杀伤肿瘤细胞。其作用是:促进免疫效应细胞的分化增殖、加强对肿瘤的杀伤力;直接杀伤癌细胞;增加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常用自杀基因有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大肠埃希菌胞嘧啶基因等。如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催化环磷酰胺(CTX)转变为磷酸胺氮芥,才能发挥抗肿瘤活性,将其基因导入乳腺癌细胞株MCF7,CTX对转导细胞有高度的细胞毒作用,且基因表达的细胞,对邻近未转染的细胞有较强的旁路细胞毒效应(旁观者杀伤效应)。旁观者杀伤没有种属的特异性。自杀基因疗法可以实现选择性原位转导和特异性杀伤,避免应用体外法技术基因疗法中步骤繁多、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的靶细胞获取及培养、目的基因转导、筛选及回输等过程,从而使其成为较早进入临床的基因治疗方法之一。自杀基因治疗的缺点是仅杀伤S期细胞,即仅能诱导一小部分分裂细胞发生死亡[27]。

  多基因联合治疗由于肿瘤是多因素、多环节、多阶段的复杂疾病,依靠单一方法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抗肿瘤效果,因此多种治疗联合、针对肿瘤的不同特征进行治疗已经成为基因治疗发展的一个趋势。如Yamazaki等[28]利用HSVtkGCV系统以及IL12联合治疗转移性甲状腺癌,效果良好。Mikyskova等[29]利用IL12和GM2CSF联合基因治疗HPV16相关肿瘤模型,也取得良好效果。尽管肿瘤的基因治疗在动物实验及临床Ⅰ、Ⅱ期实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存在种种原因影响着基因治疗的应用和普及,随着新的制剂以及更好的促进基因表达的方法的研制,基因治疗将在未来的个性化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9

  

  

推荐访问: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癌症 方向 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