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苏炳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菁选8篇【通用文档】

天狐网络 发表于2023-04-06 11:20:13 本文已影响

苏炳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1  苏炳添一战打破了三个纪录:  首先,新中国从1984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到现在37年的历史上,首次有中国男性运动员打进到100米决赛的赛场,绝无仅有,这个意义不亚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炳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菁选8篇【通用文档】,供大家参考。

苏炳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菁选8篇【通用文档】

苏炳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1

  苏炳添一战打破了三个纪录:

  首先,新中国从1984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到现在37年的历史上,首次有中国男性运动员打进到100米决赛的赛场,绝无仅有,这个意义不亚于当年刘翔闯进奥运会决赛并且夺冠。

  第二,在1932年的奥运会上,曾经有一位日本运动员打进到奥运会男子100米的决赛圈,但他不是第一名,而且那个时候是用手计时的时代,跟电子技术时代差的还比较多。

  第三,亚洲国家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是在1900年的巴黎奥运会,也就是第2届奥运会上,到现在121年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位亚洲运动员以100米半决赛第1名的身份进入到世界最顶级的百米飞人大战的决赛。

  这是史无前例的伟大荣耀,属于伟大的中国,也属于亚洲。年过30的苏炳添,靠着顽强的自律,靠着超强的意志品质,成功的打进到了100米的决赛当中,为全亚洲人长脸。就连中国田径名将刘翔在微博上也发文祝贺苏炳添:“封神!9秒83!!!”

  此前展望半决赛时,苏炳添强调,半决赛就是自己的决赛:“对我来说,能够进入决赛就算完成任务。如果能够突破10秒大关,进决赛应该没问题。”

  看了比赛,真是激动得哭了!太不容易了!简直是一战封神!正像刘翔所赞扬的那样,这是中国奇迹和中国速度,这也是亚洲奇迹和亚洲速度!简直让人不敢想象。

  每一次踏上赛场,苏炳添的脑海里都只有一件事:竭尽全力跑出“中国速度”,为祖国添彩!能打破亚洲纪录,打破黄种人的极限,站在东京奥运百米决赛的跑道上,所有的梦想都在这一瞬间变成了现实!

  把半决赛当成决赛。是啊,人生路上关键的每一步都需要这种精神,我要向苏炳添学习,他是我最崇拜的奥运英雄。

苏炳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2

  这个假期,人们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奥运会了。当奥运健儿经过奋力拼搏获得奖牌的那一刻,全场掌声雷动,荣誉和奖励纷沓至来。可是,很少有人体会到这些奥运健儿所经历过的痛苦和磨难。

  奥运会田径男子100米短跑预赛,中国队的三名选手出战,苏炳添、谢震业和吴智强。最终苏炳添以10秒05小组第二名成功晋级到半决赛,他连续两届奥运会晋级到半决赛,也创造了纪录。谢震业10秒16和吴智强10秒18遗憾出局,半决赛中苏炳添跑进了职业生涯最好的成绩挺进决赛。

  9秒98,在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苏炳添没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或许是受到英国选手休斯抢跑的影响,他的起跑反应慢了一点,导致他最擅长的起跑没能做好,最终只能是略有遗憾的获得第六名。

  虽有遗憾,但这已经是中国田径选手的最好成绩,同时也是亚洲选手的最好成绩。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站在了几乎是黑人专属的奥运百米决赛赛道上,这是许多年前我们根本不敢想象的事情。

  “0.01秒眨眨眼就过去了,但每个0.01秒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极限。”苏炳添曾这样描述0.01秒的定义,看运动员在场上拼搏的时候,身为高中生的我们应该也不断超越自己,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奋斗。

苏炳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3

  6月23日,3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内的训练视频显示,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在节点舱内,进行舱外航天服首套安装与测试、服装尺寸调节等工作,聂海胜在舱内使用训练仿真软件,与操作台配合,进行第一次出舱前活动机械臂操控科目训练。

  7月4日,中国空间站两名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身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成功出舱,完成中国空间站航天员首次出舱任务。

  时隔13年,中国人再一次在太空留下“中国足迹”。

  然而,刘伯明在那一次时曾遇到险情,当时甚至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飞上太空。9月27日,神舟七号出舱任务正准备执行。然而,就在出舱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第一次拉门,翟志刚和刘伯明使出全力,舱门却纹丝未动。第二次拉门,舱门拉出了手掌宽的缝隙,又迅速吸了回去。此时,两人的体力已经透支到极限。如果舱门打不开,神七的核心任务,出舱行走就无法达成。

  休息片刻后,刘伯明把一根撬棍递给翟志刚,两人利用杠杆原理艰难地撬开了舱门。就在两人准备出舱时,轨道舱中竟突然响起了火灾报警声。太空中一旦产生火花,轨道舱很可能发生爆炸。

  然而太空出舱活动即将展开,无数中国人都在翘首以盼,到底是排除警报,还是继续出舱,航天员们面临艰难抉择。

  刘伯明在采访中曾表示:“‘神七’这次任务是什么,就是出舱。只要我们出舱了,这次任务就顺利完成了,至于我们回不回得去,其实个人的生死,跟国家民族大义相比,轻如鸿毛。”按照出舱程序,翟志刚出舱后,首先要取回舱外一块固体材料的试验模块,然后再展示*。那天,三名航天员临时决定改变出舱程序——首先展示*。

  “我们执行任务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出舱,那么最具代表的,就是让*在太空高高飘扬,证明我们来到了太空。”刘伯明说,“展示*,就是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苏炳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4

  苏炳添,他是真正意义上第一位打破10秒关口的亚洲本土选手。他在北京田径世锦赛男子4×100米决赛中,代表*队以38秒01勇夺亚军,创造了亚洲田径的历史。虽然苏炳添童鞋向来靠实力吃饭,但请注意观察,他眼神中的坚定非常吸引人哦。

  他身着一身红色运动服,足蹬一双白色运动鞋。鸣枪响过,他在第一道出发,起跑稳健,如一道红色闪电,划过海沃德田径场。9秒99,冲过终点,他紧盯着大屏幕,攥紧双拳仰天长吼。他就是“*飞人”苏炳添。

  北京时间2015年5月31日凌晨,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决赛中,他以9秒99的成绩夺得季军,超过日本名将伊东浩司和*名将张培萌共同保持的10秒整的亚洲本土运动员最好成绩,创黄种人百米新历史。

  苏炳添出生在广东省中山市古镇的一个普通家庭,几年后,弟弟也降生在这个家里。一家四口,日子安稳,其乐融融。

  上初中时,苏炳添的老师喜欢留下成绩差一些的同学留堂补课,成绩不理想的苏炳添,几乎天天被老师留下来“开小灶”,这让他非常苦恼。为了避开补课,他主动申请加入学校的田径队。苏炳添在体育课上向来都是活跃分子,弹跳力和瞬间爆发力很强,教练杨永强看到他的这些优势,同意把他带入田径队。

  此时的苏炳添痴迷上了速度,他喜欢骑摩托车,那种风驰电掣的快意让他感觉非常舒服。但因条件限制,他没有受过系统专业的训练,只是在泥巴地里,跑啊跑啊,像一个追风的少年。2004年11月份,15岁的`苏炳添第一次参加了正规的比赛——中山市中学生田径比赛。他出人意料地在100米比赛上夺得第一名,成绩用秒表计时是11秒72。因此,他被中山市体校田径教练宁德宝看中。

  进入省队后,苏炳添曾萌发了不当运动员的念头。2007年,他在田径队的成绩属于中等,但有一段时间成绩老是上不去,甚至出现了下滑,他很痛苦,一度想放弃。

  有一天,他坐在赛道旁,看着在赛道上飞跑的身影,心里五味杂陈。他多么喜爱奔跑啊,可是现在,他为此犹豫不决。

  两个刚刚训练完的队友说笑着坐到他身边,没有注意到他隐藏的痛苦,一个说:“今天我比你快了0.01秒。”“不就是0.01秒吗?有什么了不起。”另一个回答。

  “速度,属于执着于每个0.01秒的`人。我只要每次都比你快0.01秒,我就每次都是赢家……”

  队友的话对苏炳添触动很大,是啊,只要坚持,哪怕每次只提高0.01秒,那么,对自己来说就是胜利的。很快,他调整了心态,在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下,成绩一点点好起来,并进入了国家队。

  2011年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上,他以10秒16夺冠,打破了13年前周伟创造的10秒17的全国纪录,堪称当时*第一“飞人”。在随后的两年里,苏炳添一直称霸*男子百米跑道。

  俗话说:没有常胜将军。2013年,张培萌连续跑出了两次10秒04和1次10秒整的成绩,打破了苏炳添创造的全国纪录。并且在辽宁全运会上以10秒08的成绩战胜了苏炳添,夺取了全运会冠军。此外,因为张培萌跑出了男子10秒的亚洲黄种人最佳成绩,*了伊东浩司的纪录,而且是在国外进行的世界锦标赛上获得的,所以也更为引人瞩目。这让苏炳添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

  夜晚,望着无垠的夜空,他想起了一句话:一切可能之事皆不可得,你只有执着地坚持世上看似不可能的事——莫贪念,莫浮躁,莫松懈。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机会总是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速度,属于执着于每个0.01秒的人。

  怀揣着这种不服输的信念,苏炳添捅破了这层让几代人梦寐以求的“窗户纸”。

  苏炳添的突破具有跨时代的意义。“破十对*是个里程碑,作为*第一人,能把自己的名字写进历史,我感到非常骄傲。但在未来的路上我还要继续努力,不要因这个成绩而自满。”苏炳添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说。作为*“飞人”,他的未来依然可期。

  奔跑吧!苏炳添!

苏炳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5

  1966年秋天,他出生在黑龙江依安县红星乡东升村一个普通农民家中。

  家里兄妹6人,他排行老二。

  上高中时,家里要同时负担5个孩子读书,懂事的他主动提出不住校,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

  当时全班52个学生,51个住校,唯独他跑校。

  为此,父亲咬牙花100块钱给他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供他上学往返。

  学校离家10公里,全是坑洼土路,天气好的时候,路都坑坑洼洼的不好走,遇到下雨天,路上积满了黑泥水,连下脚都很困难。

  冬天更遭罪,路面结冰,非常滑,为了不迟到,他每天凌晨三四点起床去上学。

  冬天即使不下雪,他骑车到学校时脸上、脖子上、身上都挂满了白霜,浑身湿透,所以同学们都叫他“小雪人”。

  但是,无论天气如何恶劣,不管雨多猛、雪多大,他从未迟到或早退过。

  因为初中就读的是农村学校,英语课只开半年,没有正规英语老师,中考时他的英语考了零分,但他还是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

  当时全班考高中只考上五六个,他就是其中之一。

  上了高中,为了高考英语不拖后腿,他在英语上下足了功夫,就连走路、干活时,都在背英语单词。

  如今整个航天员队伍中,属他的英语最出色,大家都叫他“小诸葛”。

  为了赚学费,他甚至在高中读书期间短暂辍过学,到附近砖厂打工。

  可他始终没办法放弃学业,后来又回到了学校继续读书。

  他的高中班主任说,好像一年四季都没有见他穿过新衣服,每天中午带的饭也只是玉米面大饼子,外加一些咸菜。

  1985年,空军在依安县招飞行员,凭借强壮的体魄,他轻松过关。

  进入航天员队伍以后,他从未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

  神舟五号飞天时,他虽然没有入选任务梯队,但却把专业书籍找出来翻了一遍又一遍,写下了六七十万字心得体会,时刻为自己的梦想做准备。

  他就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航天员刘伯明。

苏炳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6

  3人航天员小组中,首次执行“飞天”任务的航天员汤洪波是湘潭县人,他也成为湖南“飞天”第一人。

  “我喜欢听飞机起飞的时候发动机发出那种轰鸣声,也喜欢开着飞机在云层里面钻来钻去,这种直插云霄的感觉,感觉很惬意。”汤洪波说。

  当年从航校毕业后,汤洪波直接去了新疆,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

  在新疆,经过8年的飞行训练后,他凭借出色的成绩,成为飞行大队的大队长,安全飞行1159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经过层层选拔,汤洪波成为我国第二批预备航天员。

  进入航天员大队后,他一直坚持各种训练,为飞行做准备。

  现在汤洪波办公室里最醒目的位置,还摆放着他当空军飞行员时戴的头盔,它记载着汤洪波曾是一名优秀空军飞行员的经历。转做航天员的这些年,汤洪波虽然没有飞,却在时刻准备着。其间,汤洪波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比如坐转椅、沙漠野外生存、72小时狭小环境剥夺睡眠训练,等等。每次,他都咬牙坚持,努力去克服,最终通过了一项项训练。

  他始终坚信,这是他厚积薄发为空间站建设作贡献,贡献自己力量的时候。

  2021年6月17日,机会终于来了。历经11年磨砺,已经是*人民*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的汤洪波,带着他的飞天梦想,搭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奔向苍穹。

  6月18日7点20分,通过视频画面可以看到,天和舱内有几个包裹已经从原来的固定位置被拆解出来,呈飘浮状态,航天员汤洪波手持一把电动螺丝刀,在拧螺丝;在他旁边,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互相配合进行工作。

  此次航天员出舱活动,从开舱门到航天员回到核心舱,一共用时6小时47分钟,远长于第一次在2008年实施的出舱活动时间。3名航天员有明确分工。

  出舱的两名航天员,一人要为机械臂安装上臂支架,包括脚限位器、工具台等,随后借助机械臂进行移动。另一名航天员借助舱壁上安装的扶手,爬行一段距离到作业点进行辅助工作,其间还要进行一次应急返回验证。

  此次出舱活动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进行舱外全景摄像机的抬升。

  两名航天员出舱过程中,舱内航天员需要对机械臂进行操作,虽然地面人员也可以对机械臂进行大范围转移,但在有航天员站在机械臂上的时候,舱内航天员可以更直观地对机械臂位置进行观察,更能与舱外航天员进行直接交流。

  通过航天员在*空间站的首次出舱活动,航天员出舱能力、应急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验证,特别是在舱外进行长时间工作,人与装备的结合为后续航天员对空间站进行维护提供了宝贵经验。

苏炳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7

  6月23日,3名航天员在*空间站内的训练视频显示,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在节点舱内,进行舱外航天服首套安装与测试、服装尺寸调节等工作,聂海胜在舱内使用训练仿真软件,与操作台配合,进行第一次出舱前活动机械臂操控科目训练。

  7月4日,*空间站两名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身着*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成功出舱,完成*空间站航天员首次出舱任务。

  时隔13年,*人再一次在太空留下“*足迹”。

  然而,刘伯明在那一次时曾遇到险情,当时甚至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飞上太空。9月27日,神舟七号出舱任务正准备执行。然而,就在出舱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第一次拉门,翟志刚和刘伯明使出全力,舱门却纹丝未动。第二次拉门,舱门拉出了手掌宽的缝隙,又迅速吸了回去。此时,两人的体力已经透支到极限。如果舱门打不开,神七的核心任务,出舱行走就无法达成。

  休息片刻后,刘伯明把一根撬棍递给翟志刚,两人利用杠杆原理艰难地撬开了舱门。就在两人准备出舱时,轨道舱中竟突然响起了火灾报警声。太空中一旦产生火花,轨道舱很可能发生爆炸。

  然而太空出舱活动即将展开,无数*人都在翘首以盼,到底是排除警报,还是继续出舱,航天员们面临艰难抉择。

  刘伯明在采访中曾表示:“‘神七’这次任务是什么,就是出舱。只要我们出舱了,这次任务就顺利完成了,至于我们回不回得去,其实个人的生死,跟国家民族大义相比,轻如鸿毛。”按照出舱程序,翟志刚出舱后,首先要取回舱外一块固体材料的试验模块,然后再展示*。那天,三名航天员临时决定改变出舱程序——首先展示*。

  “我们执行任务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出舱,那么最具代表的,就是让*在太空高高飘扬,证明我们来到了太空。”刘伯明说,“展示*,就是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苏炳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8

  1975年10月,他出生在湘潭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读书的时候,班里的男孩子都很淘气,但他比较安静。

  当时农村的孩子想要坚持读书很不容易,但他的父母不仅努力供他读书,而且对他要求很严格,没有丝毫放松。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中等偏上,*时话不多,但总在默默努力,骨子里面憋着一股韧劲,励志走出农村。

  小学的时候,他特别喜欢看课外书,因为怕父母知道,每天都是在外面偷偷的看,看完再回到家里。

  高三那年,他第一次向父亲吐露了自己的理想:招飞入伍。

  凭借出色的身体素质,他顺利通过了*空军的招飞测试,当了一名飞行员。

  在飞行学院他不是最聪明的但是最努力的,飞行成绩经常获得满分,被评价为“教科书式的飞行”。

  入伍以后,他一般每隔两年回家一次,每次回家都带很多书,除了陪家人聊天,其余时间都躲在房间读书学习。

  2010年,35岁的他成功入选航天员。

  到了航天员中心以后,他抱着从零开始重新学习的决心,坚持从难从严训练,比如坐转椅、沙漠野外生存、72小时狭小环境剥夺睡眠训练等等。

  从走进航天员中心,到实现自己的“飞天梦”,这一坚持就是整整11年。

  他就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航天员汤洪波。


苏炳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 (菁选8篇)扩展阅读


苏炳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 (菁选8篇)(扩展1)

——苏炳添感动*十大人物先进事迹5篇

苏炳添感动*十大人物先进事迹1

  苏炳添,他是真正意义上第一位打破10秒关口的亚洲本土选手。他在北京田径世锦赛男子4×100米决赛中,代表*队以38秒01勇夺亚军,创造了亚洲田径的历史。虽然苏炳添童鞋向来靠实力吃饭,但请注意观察,他眼神中的坚定非常吸引人哦。

  他身着一身红色运动服,足蹬一双白色运动鞋。鸣枪响过,他在第一道出发,起跑稳健,如一道红色闪电,划过海沃德田径场。9秒99,冲过终点,他紧盯着大屏幕,攥紧双拳仰天长吼。他就是“*飞人”苏炳添。

  北京时间2015年5月31日凌晨,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决赛中,他以9秒99的成绩夺得季军,超过日本名将伊东浩司和*名将张培萌共同保持的10秒整的亚洲本土运动员最好成绩,创黄种人百米新历史。

  苏炳添出生在广东省中山市古镇的一个普通家庭,几年后,弟弟也降生在这个家里。一家四口,日子安稳,其乐融融。

  上初中时,苏炳添的老师喜欢留下成绩差一些的同学留堂补课,成绩不理想的苏炳添,几乎天天被老师留下来“开小灶”,这让他非常苦恼。为了避开补课,他主动申请加入学校的田径队。苏炳添在体育课上向来都是活跃分子,弹跳力和瞬间爆发力很强,教练杨永强看到他的这些优势,同意把他带入田径队。

  此时的苏炳添痴迷上了速度,他喜欢骑摩托车,那种风驰电掣的快意让他感觉非常舒服。但因条件限制,他没有受过系统专业的训练,只是在泥巴地里,跑啊跑啊,像一个追风的少年。2004年11月份,15岁的`苏炳添第一次参加了正规的比赛——中山市中学生田径比赛。他出人意料地在100米比赛上夺得第一名,成绩用秒表计时是11秒72。因此,他被中山市体校田径教练宁德宝看中。

  进入省队后,苏炳添曾萌发了不当运动员的念头。2007年,他在田径队的成绩属于中等,但有一段时间成绩老是上不去,甚至出现了下滑,他很痛苦,一度想放弃。

  有一天,他坐在赛道旁,看着在赛道上飞跑的身影,心里五味杂陈。他多么喜爱奔跑啊,可是现在,他为此犹豫不决。

  两个刚刚训练完的队友说笑着坐到他身边,没有注意到他隐藏的痛苦,一个说:“今天我比你快了0.01秒。”“不就是0.01秒吗?有什么了不起。”另一个回答。

  “速度,属于执着于每个0.01秒的`人。我只要每次都比你快0.01秒,我就每次都是赢家……”

  队友的话对苏炳添触动很大,是啊,只要坚持,哪怕每次只提高0.01秒,那么,对自己来说就是胜利的。很快,他调整了心态,在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下,成绩一点点好起来,并进入了国家队。

  2011年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上,他以10秒16夺冠,打破了13年前周伟创造的10秒17的全国纪录,堪称当时*第一“飞人”。在随后的两年里,苏炳添一直称霸*男子百米跑道。

  俗话说:没有常胜将军。2013年,张培萌连续跑出了两次10秒04和1次10秒整的成绩,打破了苏炳添创造的全国纪录。并且在辽宁全运会上以10秒08的成绩战胜了苏炳添,夺取了全运会冠军。此外,因为张培萌跑出了男子10秒的亚洲黄种人最佳成绩,*了伊东浩司的纪录,而且是在国外进行的世界锦标赛上获得的,所以也更为引人瞩目。这让苏炳添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

  夜晚,望着无垠的夜空,他想起了一句话:一切可能之事皆不可得,你只有执着地坚持世上看似不可能的事——莫贪念,莫浮躁,莫松懈。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机会总是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速度,属于执着于每个0.01秒的人。

  怀揣着这种不服输的信念,苏炳添捅破了这层让几代人梦寐以求的“窗户纸”。

  苏炳添的突破具有跨时代的意义。“破十对*是个里程碑,作为*第一人,能把自己的名字写进历史,我感到非常骄傲。但在未来的路上我还要继续努力,不要因这个成绩而自满。”苏炳添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说。作为*“飞人”,他的未来依然可期。

  奔跑吧!苏炳添!

苏炳添感动*十大人物先进事迹2

  苏炳添一战打破了三个纪录:

  首先,新*从1984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到现在37年的历史上,首次有*男性运动员打进到100米决赛的赛场,绝无仅有,这个意义不亚于当年刘翔闯进奥运会决赛并且夺冠。

  第二,在1932年的奥运会上,曾经有一位日本运动员打进到奥运会男子100米的决赛圈,但他不是第一名,而且那个时候是用手计时的时代,跟电子技术时代差的还比较多。

  第三,亚洲国家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是在1900年的巴黎奥运会,也就是第2届奥运会上,到现在121年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位亚洲运动员以100米半决赛第1名的身份进入到世界最顶级的百米飞人大战的决赛。

  这是史无前例的伟大荣耀,属于伟大的*,也属于亚洲。年过30的苏炳添,靠着顽强的自律,靠着超强的意志品质,成功的打进到了100米的决赛当中,为全亚洲人长脸。就连*田径名将刘翔在微博上也发文祝贺苏炳添:“封神!9秒83!!!”

  此前展望半决赛时,苏炳添强调,半决赛就是自己的决赛:“对我来说,能够进入决赛就算完成任务。如果能够突破10秒大关,进决赛应该没问题。”

  看了比赛,真是激动得哭了!太不容易了!简直是一战封神!正像刘翔所赞扬的那样,这是*奇迹和*速度,这也是亚洲奇迹和亚洲速度!简直让人不敢想象。

  每一次踏上赛场,苏炳添的脑海里都只有一件事:竭尽全力跑出“*速度”,为祖国添彩!能打破亚洲纪录,打破黄种人的极限,站在东京奥运百米决赛的跑道上,所有的梦想都在这一瞬间变成了现实!

  把半决赛当成决赛。是啊,人生路上关键的每一步都需要这种精神,我要向苏炳添学习,他是我最崇拜的奥运英雄。

苏炳添感动*十大人物先进事迹3

  *速度,刷新历史,*飞人苏炳添赢得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第六名,且在半决赛中以9.83秒刷新了亚洲百米纪录。除了你看到苏神惊人的成绩表现,背后还有很多大家所不知道的故事与真相!

  1、亚洲飞人的双重身份:不仅是运动员,还是教授

  苏炳添不仅是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2013级),还是暨南大学体育学院的副教授,从这个角度而言,苏炳添是学国际贸易专业跑得最快的研究生,也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教授!

  2、最自律的运动员:

  苏炳添的战绩,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的超强自律:不抽烟、不喝酒、不泡吧、不吃禁忌食物,训练从不偷懒,保质保量。他至今都严格遵守着一个专业运动员枯燥的作息规律,每天早上不到7点起床,晚上11点前睡觉。

  他的外教亨廷顿对他评价道:“苏炳添太自律了,他的训练态度是*田径运动员中少有的,根本不需要教练去鞭策。”

  自律成大器,苏神也不是一蹴而就!

  3、苏神的真实身高只有1米72,打破了短跑的身高标准

  在世界短跑领域,“黄金身高”在1米8至1米9之间,而苏炳添的身高只有1米72,从先天条件上而言,苏炳添不算是跑百米的好苗子,相比于身高1米95跑完100米只需42步的博尔特,苏炳添则需要至少47步才能完成。

  但凭借着1米72的身高,*飞人苏炳添依然在强手如林的百米跑道上,成为世界顶尖选手,这便是他惊人的爆发力与训练技巧所致,假设苏炳添有1米85左右的身高,他的成绩理论上会更好。

  2012年伦敦奥运会,苏炳添在意识到自身与世界顶尖水*的差距后,决定破釜沉舟,放弃之前十多年练就的起跑经验,重构自己的起跑技术,起跑脚由右脚改为左脚,步数由原来的47步增至48步。这个壮士断腕的决定,极大地提升了他的起跑速度,也助他最终突破了百米10秒的大关!

  4、跑道上飞奔,爱情却很慢热:

  苏炳添与妻子林艳芳初中便已相识,2007年苏炳添进入广东省队时,历经长达10年的异地恋,两人于2016年“抽空”并结婚,婚礼仪式礼成后的第三天,苏炳添就回到了跑道继续训练。2018年,他们的孩子降生,苏炳添在医院悉心照顾妻孩五天后,又归队开始了亚运会的备战。

  在当今娱乐圈真真假假的爱恨情仇乱象面前,苏炳添可谓是一股清流,可谓是异地情侣、深情专一的楷模。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黄种人跑不过黑人,但苏炳添的出现,成为照亮*短跑的那束光,他突破的不仅是成绩,更是打破了我们长期被禁锢的固有思想,“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才是*人的骨气与自信。

  如今,*出生的苏炳添已32岁了,对短跑赛场而言,已处于职业生涯的末期,同项目的运动员绝大多数选择了退役,他却依旧保持高强度训练,不断改善跑步技术以对抗身体的老化,而他做到了,如此年级依然再度刷新了亚洲纪录。

  有人问:“苏炳添的极限在哪里”?

  苏炳添说:“年龄只是个数字,我还可以更快”。

  保持野心但波澜不惊,他谱写的正是关于坚持,关于挑战极限的神话,这才是真正的体育精神,这才是值得我们去崇拜与追随的“偶像”,而不是那些或粉嫩或油腻或如WYF般正反两面的娱乐明星!

  苏炳添,赛场上霸气四射的苏神,赛场外专一可靠的丈夫,学术界严谨创新的苏教授……未来,也许还有更多传奇等待着这位亚洲飞人去创造!

苏炳添感动*十大人物先进事迹4

  坚持才是王道飞人也差点中途放弃

  终于开始了正规的短跑训练,苏炳添的天赋更是一下子体现出来。有一次苏炳添家聚会,苏炳添问表哥蔡健发100米的成绩是多少,蔡健发说11秒多。苏炳添就笑话表哥,“这么慢,我能够跑到11秒以内。”表哥蔡健发根本不信,当即和他打赌,如果苏炳添能够跑进11秒,能够答应苏炳添要求,“要什么就奖励什么。”结果,他们就到附近一个学校测了一把,苏炳添跑出了10秒7,这个速度把当时一旁上课的体育老师都震住了。

  不过,真正的体育训练并非那么轻松。苏炳添在2004年代表古镇参加了中山市运动会,被当时中山体校的教练发现,并将苏炳添从乡下中学带到了中山市体校。刚到体校的时候,苏炳添对于每天早上5点多就起床训练并不适合。而且,因为刚到市体校,又没有朋友,苏炳添一个人哭了好多次,甚至一个人3次从体校跑回家。体校教练发现后,就动员杨永强教练再去苏炳添家里做说客,劝说苏炳添回去。

  之后随着成绩越来越好,苏炳添在新学校也开始有了新朋友,才慢慢安心下来。2006年,苏炳添代表中山市参加了广东省中学生比赛,暂露头角。于是,苏炳添成为了广东省田径队的一员,真正进入了专业运动员的行列。

  即便成为了专业运动员,苏炳添也一度险些放弃。在田径队成绩中游,苏炳添一年之后遭遇成绩瓶颈,甚至还有些下滑,他也一度想过放弃。后来很多人都劝他留下,协助他坚持渡过瓶颈期。这才有了后来短跑名将袁国强发掘出苏炳添,一路成就*速度的故事。

  苏炳添励志故事

  学习体育两不误

  苏炳添不但是国家队的*速度,还是暨南大学的研究生。导师傅教授提及弟子,同样非常赞赏,“苏炳添阳光、努力且十分谦虚。虽然因为训练的原因不常在学校,但是和同学老师的联系和沟通从不间断。在学习上,虽然是体育特长生,但却十分认真。本科论文还是‘优’!*时因为训练缺课,都会即时补上。是体育生中很努力、很认真的人,愿意学习的一个孩子。”

  正是因为谦逊的性格,在张培萌跑出10秒成绩后,苏炳添和张培萌成为了互相推动的搭档,两人携手夺得亚运会接力冠军,并刷新了全国纪录。

  苏炳添破十神迹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机会总是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速度,属于执着于每个0.01秒的人。

  怀揣着这种不服输的信念,苏炳添捅破了这层让几代人梦寐以求的“窗户纸”。

  苏炳添的突破具有跨时代的意义。“破十对*是个里程碑,作为*第一人,能把自己的名字写进历史,我感到非常骄傲。但在未来的路上我还要继续努力,不要因这个成绩而自满。”苏炳添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说。作为*“飞人”,他的未来依然可期。

  刘翔的含恨退役,让黄种人在短跑领域出现真空,苏炳添横空出世,即时填补了空缺,这位步频型的小个子英雄,拥有无与伦比的瞬间启动水*。在国内,苏炳添面临张培萌的竞争;在亚洲,苏炳添接受日本的桐生祥秀挑战,即使之前苏炳添生活在张培萌、桐生祥秀的阴影下,但天道酬勤,他凭借划时代的壮举荣膺黄种人第一飞人,注定被写进体育历史教科书。

苏炳添感动*十大人物先进事迹5

  6月23日,3名航天员在*空间站内的训练视频显示,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在节点舱内,进行舱外航天服首套安装与测试、服装尺寸调节等工作,聂海胜在舱内使用训练仿真软件,与操作台配合,进行第一次出舱前活动机械臂操控科目训练。

  7月4日,*空间站两名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身着*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成功出舱,完成*空间站航天员首次出舱任务。

  时隔13年,*人再一次在太空留下“*足迹”。

  然而,刘伯明在那一次时曾遇到险情,当时甚至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飞上太空。9月27日,神舟七号出舱任务正准备执行。然而,就在出舱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第一次拉门,翟志刚和刘伯明使出全力,舱门却纹丝未动。第二次拉门,舱门拉出了手掌宽的缝隙,又迅速吸了回去。此时,两人的体力已经透支到极限。如果舱门打不开,神七的核心任务,出舱行走就无法达成。

  休息片刻后,刘伯明把一根撬棍递给翟志刚,两人利用杠杆原理艰难地撬开了舱门。就在两人准备出舱时,轨道舱中竟突然响起了火灾报警声。太空中一旦产生火花,轨道舱很可能发生爆炸。

  然而太空出舱活动即将展开,无数*人都在翘首以盼,到底是排除警报,还是继续出舱,航天员们面临艰难抉择。

  刘伯明在采访中曾表示:“‘神七’这次任务是什么,就是出舱。只要我们出舱了,这次任务就顺利完成了,至于我们回不回得去,其实个人的生死,跟国家民族大义相比,轻如鸿毛。”按照出舱程序,翟志刚出舱后,首先要取回舱外一块固体材料的试验模块,然后再展示*。那天,三名航天员临时决定改变出舱程序——首先展示*。

  “我们执行任务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出舱,那么最具代表的,就是让*在太空高高飘扬,证明我们来到了太空。”刘伯明说,“展示*,就是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苏炳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 (菁选8篇)(扩展2)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苏炳添先进事迹 (菁选3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苏炳添先进事迹1

  说到体育,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一些耳熟能详的运动员,如苏炳添,孙杨,张继科……大家一定是某一位体育明星粉丝吧!我的偶像就是以速度著称,号称“亚洲飞人”的——苏炳添。

  苏炳添,中国男子短跑运动员,中国国家田径队队员,是中国田径的主力军。男子60米、10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号称“亚洲飞人”。2018年2月6日,苏炳添以6秒43夺得国际田联世界室内巡回赛男子60米冠军,并刷新亚洲纪录。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的两大体育盛事吗?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那就是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和雅加达亚运会。

  苏炳添在雅加达亚运会中有一张精彩绝伦的比赛——男子100米决赛。

  比赛开始了,苏炳添风驰电制,如箭离弦般地冲向终点。他拼尽全力,因为他知道,自已背负着使命,有13亿双眼睛在盯着他,为了金牌,为了自己和国家的荣誉,冲啊!苏炳添,你可以的,你是“亚洲飞人”。果然,苏炳添以9秒92的成绩,获得了雅加达亚运会男子100米冠军,并刷新了亚洲纪录,他是我们国家的骄傲。

  自从这场比赛之后,我更彻彻底底地迷上了苏炳添,成了“苏粉”。我爱“亚洲飞人”苏炳添。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到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这是强者留下的箴言,也是成功的借鉴。专注执着,科学追求,是打开成功之门的三把钥匙。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苏炳添先进事迹2

  苏炳添不仅是国家队的中国速度,还是暨南大学的研究生。导师傅教授提及弟子,同样非常赞赏,“苏炳添阳光、努力且十分谦虚。虽然因为训练的原因不常在学校,但是和同学老师的联系和沟通从不间断。在学习上,虽然是体育特长生,但却十分认真。本科论文还是‘优’!*时因为训练缺课,都会及时补上。是体育生中很努力、很认真的人,愿意学习的一个孩子。”

  正是因为谦逊的性格,在张培萌跑出10秒成绩后,苏炳添和张培萌成为了互相推进的搭档,两人携手夺得亚运会接力冠军,并刷新了全国纪录。

  苏炳添破十神迹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机会总是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速度,属于执着于每个0.01秒的人。

  怀揣着这种不服输的信念,苏炳添捅破了这层让几代人梦寐以求的“窗户纸”。

  苏炳添的突破具有跨时代的意义。“破十对中国是个里程碑,作为中国第一人,能把自己的名字写进历史,我感到非常骄傲。但在未来的路上我还要继续努力,不要因这个成绩而自满。”苏炳添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说。作为中国“飞人”,他的未来依然可期。

  刘翔的含恨退役,让黄种人在短跑领域出现真空,苏炳添横空出世,及时填补了空缺,这位步频型的小个子英雄,拥有无与伦比的瞬间启动能力。在国内,苏炳添面临张培萌的竞争;在亚洲,苏炳添接受日本的桐生祥秀挑战,尽管之前苏炳添生活在张培萌、桐生祥秀的阴影下,但天道酬勤,他凭借划时代的壮举荣膺黄种人第一飞人,注定被写进体育历史教科书。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苏炳添先进事迹3

  为了打破“个子小跑不快”的说法,宁教练为苏炳添制定了针对性的训练方案。

  安心留下来的苏炳添,在宁教练的系统训练中受益匪浅,也增加了他的自信心。

  苏炳添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他明白自己的短板所在,总是认真完成教练的每一个训练方案,无论多苦从不喊累。

  他对自己的饮食也很严苛,家庭聚会中,他不吃猪肉、不喝酒,甚至连饮料都不会喝。

  他的自律和坚持,成为他人生路上的法宝,也为日后他成为亚洲飞人做好铺垫。

  经过正规训练后的苏炳添,虽然伤痛不断,但他的成绩突飞猛进。

  2006年,苏炳添在学校的推荐下参加了广东省运动会,这个不是专业运动员的选手,竟然以比冠军落后0.01秒的成绩,夺得比赛亚军!

  这个成绩让广东省田径队的教练们大吃一惊,也为苏炳添进入省队铺就了一条阳光大道。

  省队中高手如云,苏炳添先前的优势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没有发挥出来,训练成绩一直在中游徘徊。

  成绩出不来,再加上日渐增长的年龄,苏炳添又一次产生了动摇,他怀疑自己的短板可能真的阻挡了短跑事业的发展。

  眼看苏炳添的运动生涯又要画上句号,是队友的一句话让他再次燃起向前奔跑的斗志:

  把目标定得低一点,每次就要求自己提高0.01秒,每年进步几个0.01秒,那夺冠不就在眼前吗?

  为了0.01秒的突破,苏炳添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训练上,他除了在训练场上,基本上没有任何娱乐生活,不抽烟不喝酒,每天10点准时上床休息。

  如此自律的生活,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很是难能可贵。

  努力付出的结果,是收获一枚枚象征荣誉的奖牌:2008年,苏炳添在国内外比赛中,累计获得11枚金牌。

  金牌代表着苏炳添的进步和实力,一年后,他走进国家队的大门,这个农村娃终于凭借着自己的实力一步步走向田径运动的最高殿堂。

  国家队有着全国最顶级的训练方案、设备和教练,苏炳添在这里还有着自己远大的目标,希望可以将成绩提高到9秒。

  百米9秒是个什么概念?全球能跑出这个成绩的,只有区区几十人,亚洲至今还没有人能达到这个成绩。

  9秒不仅是苏炳添的心愿,更是国家队的目标,为了让自己的运动员积累更多的国际大赛经验。

  国家队斥巨资将运动员送出国参赛,与此同时还请来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田径教练来为运动员训练,这其中就有苏炳添的教练兰迪。

  针对苏炳添的短板,兰迪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分析,调整了他跑步时的整体节奏,对他整个身体机能进行了解并改善,加强他的爆发力。

  2015年,经过苦练后,苏炳添征战国际田联钻石联赛,赛场上他以0.01秒之差,打破张培萌保持的10秒00成绩,成为第一位在百米赛道冲破10秒大关的亚洲运动员,这次比赛也被人们称为苏炳添的成名之战。

  继此之后,苏炳添的职业生涯像是被命运打开了好运之门:

  他两次闯进世锦赛决赛,与短跑名将博尔特这样的体育巨星同场竞技,就连亚洲人难于突破的9秒成绩,苏炳添也轻易打破,还多次在国际比赛创下9秒92、9秒91的亚洲纪录,成为国际著名运动员。


苏炳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 (菁选8篇)(扩展3)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苏炳添事迹心得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苏炳添事迹心得1

  当孩子比不上“别人家孩子”的时候,当家长觉得孩子总是不尽如意的时候,可曾想过,除了一味指责,是不是更应该为孩子提供帮助和支持,陪他寻找更多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没有人会生来成功,如果孩子们在学习过程遇到了问题,我们也不能急于指责孩子,而是应该耐心地找出问题,分析解决办法。譬如,试着把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建立错题集,改进写字速度……总之,请相信,这世上没有毫无理由的成功,不过是找准方向,然后不断努力罢了!

  顶级运动员如此,我们的孩子更如此。

  苏炳添父母对儿子的.评价很低调,只说努力了就好,结果怎么样现在谁都不能下定论;儿子能有多点时间回家看望父母,他们倒是高兴,一年见不上一两次面,挺想念儿子的;当然,不能影响比赛和学习,儿子既要好好比赛,也要好好读书,将来年纪大了跑不动了,能有份稳定的工作就好。

  也正是苏炳添父母对孩子不骄不躁的教养态度,苏炳添对待比赛时才能永远保持一颗冷静踏实的*常心。

  自律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苏炳添一直很小心地看护自己的身体。他作息非常规律,晚上23点睡觉,早上7点多起床,不抽烟不喝酒,也不追求大运动量训练。他曾提过自己在2020年上半年训练到骨裂的一段“小插曲”。

  “2020年在封闭备战的时候,成绩也不比今年的成绩差很多的,但是一直没有比赛,然后在5月底的时候就训练过度,就出现了一些骨裂,然后看到钻石联赛取消,国内所有的比赛都取消,我自己就请假回家了。”

  这就是苏炳添之所以能够在31岁依旧成为中国短跑领军人物的重要原因——不管面对任何情况,他都极度自律地完成训练计划;不管年龄多大,为了能够提高自己的成绩,将技术推进到新的高度,他都愿意做出改变和尝试。

  有时,那些努力和尝试并不一定能帮助到他,就像他所说,有的带来了伤病,让人不得已选择放弃,但有也有另一些带来了积极的进步,激励人继续打磨到完美。

  正是苏炳添对待短跑的极度自律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他才能一次次突破极限,做到更好。我们的孩子不一定要成为冠军,但也应该有进取心,对待自己想要做好的事保持专注的态度,自觉自律地努力达到目标。

  “我们这一代能做到的,也就是这一点(站上奥运决赛)了,我希望我们后面的年轻运动员,可以借鉴我的训练手段,然后调整,这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好的资源。”

  站在东京奥林匹克体育场里,苏炳添说到了刘翔,“刘翔就像是中国田径的开路人”。而如今,苏炳添成了下一座灯塔,把刘翔给他带来的那束希望之光,照得更亮、照得更远。


苏炳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 (菁选8篇)(扩展4)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 (菁选15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1

  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没有专职的心理医生。学校老师们开玩笑说:“张桂梅校长就是心理医生。”

  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家庭贫困的阴影,经常会使一些学生精神状态低迷,学习成绩滑坡。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张桂梅不仅耐心地开导学生,而且亲自去家访,了解学生背后的家庭原因。她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辍学。

  张桂梅每晚住在学生宿舍。高一年级的一名女生情绪低落,学习成绩退步。张桂梅就让她与自己同住,经常开导她。了解到女孩的父母经常打架,女孩还常被父亲嫌弃辱骂。张桂梅3次到村中她家里为其父母调解,终于让全家和好,小姑娘脸上有了笑容,学习也更努力了。“我要救这个孩子,就要救她父母,救她全家!”张桂梅说。

  “陈小琴(化名)最近考试成绩才390多分,这个成绩究竟是什么原因?”今年国庆家访,张桂梅带着满腹疑问来到船房乡华荣村高三学生陈小琴家。陈小琴家是贫困户,母亲有精神疾病,父亲受到村里帮扶,当了村里的保洁员。张桂梅明白了陈小琴的心病,亲切地鼓励她:“大家都在帮助你家,你在学校的生活费有学校补助,你不用担心家里,应该全力以赴地专心读书。”

  12年来,华坪女子高中没有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辍学,没有发生过学生自杀、自残的事件。12年来,跋山涉水的家访,每个学生和家庭的甘苦张桂梅都了然于胸。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2

  通过这段时间学校组织的对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学习,同是一名人民教师,我自感羞愧。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张桂梅的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她工作30余年来,爱生如子,对待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即使被病魔纠缠也没有一丝懈怠,仍然带病忍受着剧烈的疼痛站在讲台,就算倒下也放不下她的学生,无论何时何地,心中仍然牵挂着她最热爱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教师,很多无法做到的在张桂梅看来像是举手投足的小事,其实不然,正因为对她来说是小事,是她心系学生,心系她的工作,无论在什么岗位,她始终一直坚守,不但自己做好,还要树立榜样,带动同事一起做好教育。从她教学取得的成绩证明了她对教育事业的衷心。

  尽管现实残酷,她先是丧夫,然后自己几经病魔折磨,但她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将自己的一生为教育事业作奉献,她忘我的精神,爱学生如子,爱教育事业胜过爱自己生命的精神让我十分崇敬。作为一名党员的教师,尽管我一直以来也在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对待我的每一位学生,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但和张桂梅同志比起来,我所做的一切似乎很渺小。

  今后的工作,我会继续努力,像张桂梅同志,学习她对待工作的态度,学习她无论何时何地始终“不忘初心”,坚守在教育岗位,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为学校的教育尽一份力,为贫困地区的教育奉献自己的力量。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3

  方锐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陈陆提出的3个愿望:提高待遇水*、改进老旧装备、建立乡镇消防站。如今,前2个愿望已基本实现,第3个愿望却成了陈陆的遗憾。

  “教导员在建立乡镇消防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做了详细的规划。”方锐说,陈陆之所以这么想建乡镇消防站,是因为2018年龙桥镇的一起火灾。

  2018年,庐江大队接到龙桥镇的一起火警,一名姓郭的村民家里着火,接连烧了附近5户人家。大火被扑灭后,一名村民气愤地对陈陆说:“你们消防队在干什么?这么长时间才来!”陈陆立即道歉,见这名村民仍然气愤不已,他让这名村民坐上消防车,并告诉他消防车里的水已经打完,现在是空车回消防队,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结果空车归队用了40分钟,而这名村民也发现,陈陆他们从接警到到达现场,用时约45分钟。事实摆在眼前,这名村民沉默了。同样沉默的,还有陈陆。方锐说,这件事之后,教导员最大的想法,就是_年一定要建2个乡镇消防站,一定要解决第一时间扑火的问题。

  说干就干,陈陆和方锐立即找相关部门协调,着手建设龙桥镇特勤消防站,并为盛桥镇、罗河镇、乐桥镇、白山镇的派出所采购了4辆消防车,作为消防执勤点。*南北长67公里、东西宽54公里。庐江大队在中间,但要到达远一点的乡镇,需要1小时左右,对处置初期火情极为不利。

  2019年3月,陈陆和方锐代表大队跟*协调,在汤池镇和同大镇建2个乡镇消防站。“教导员利用乡村学校、卫生院等老旧或废弃的房屋改造成消防站,够十来个人住,能停放2辆消防车。一旦发生火灾,消防站能第一时间处置。”方锐说。

  2019年8月和10月,同大镇、汤池镇2个消防站分别投入使用,覆盖10个乡镇。至此,*17个乡镇只剩7个未纳入乡镇消防站覆盖范围。

  “如果龙桥镇特勤消防站建好,现有的庐城是主站,龙桥、同大、汤池是分站,正好对整个*实现全覆盖。”方锐说,陈陆设计得很周密,下一步他还想把同大、汤池2个乡镇的消防站升级为二级消防站,下面再覆盖乡镇消防站,“可惜这个愿望还没来得及实现”。“改制后,一些政策还没有落地。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陈陆要建立乡镇消防站,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王劲峰说。对此,刘书虎深有体会。“陈陆建立乡镇消防站是从零开始,要沟通的部门太多,困难重重。他也曾想过放弃,但想到对地方群众有益,他又笑嘻嘻地觍着脸让我找相关领导协调。”刘书虎说,陈陆告诉他,要干一点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事。章传友要到魏岗村工作时,陈陆叮嘱他牢记入党誓词,做的事要对得起党员这个身份,并让他多了解贫困户的情况。

  一段时间后,陈陆向章传友问起贫困户的情况。章传友告诉他,有一户贫困户养殖土鸡,销路不太好。后来,陈陆用自己的钱,买贫困户的鸡和蛋,却始终不让章传友告诉贫困户。“陈陆说要帮忙找投资商,他牺牲之前,我们还一起谋划这些事。”章传友说。

  谁也没有想到,这场洪水带走了陈陆,也带走了许多他未完成的心愿。母亲再也不能在生日时收到儿子送的玉手镯,妻子办的海洋馆年卡一次也没去,儿子也收不到爸爸亲手送给他的玩具消防车了……

  7月27日,应急管理部批准陈陆为烈士、追记一等功。

  殡仪馆内,照片上的陈陆笑容温和、眼神坚定。刘书虎说,他们想为陈陆塑一座雕像,然而当他看到庐江人民自发穿上白衬衣、黑裤子,送英雄最后一程,千余名社会各界人士在陈陆的灵柩前深深鞠躬、致以哀思,陈陆的战友们像陈陆一样仍然奋战在抗洪一线时,他知道,陈陆在人民心中、在这块土地上已经铸起了一座丰碑。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4

  闭关两年,地震后的九寨沟重新对游客开放,四川森林消防总队九寨沟中队的消防员们又开始忙碌起来。

  天刚亮,廖海州和队员们就来到景区防火执勤。此时的九寨沟还没有游人,四周一片寂静,芦苇随风摇曳,蓝色的“镜海”漾起层层波纹。

  廖海州守护九寨沟已有14年,他早已把自己的青春交给了这里的森林与雪山。每年防火期,他都要和队友们到九寨沟靠前驻防,保护一方生态*安。九寨沟中队因此也被当地村民称为九寨沟的“第十寨”。

  14年的“老九寨”熟悉这里的山山水水

  今年34岁的廖海州是九寨沟的“活地图”,常年执勤巡护让他对这里的山山水水十分熟悉。他也时常被队友们称为“老九寨”,而这样的称呼只有10年以上的消防员才能有。

  “前年地震,我们从这里抬出来了好几个受伤游客……”一位与廖海州同年入伍的老队员说。

  五花海岸边人来人往,游客操着各种各样的口音。“你好,从这边可以到对面景点吗?”见到人群中走来穿着“火焰蓝”的消防员,两个年轻人走过去问道。廖海州为他们详细解释了行走路线,两个年轻人连连点头,满意地离开了。

  “很多游客并不熟悉旅行路线,一天当中打听路线的人有上百个,同样的问题要回答几百次,执勤久了,我也学会了不少方言。”廖海州说。

  每多走一步路景区就少一份危险

  沿着岸边继续巡逻,廖海州心里清楚,自己每多走一步,景区就少一份危险,游客就多一份安全。两年前的地震,正是因为他们多走了9个小时的山路,被困在122林场的受伤游客才得以提早被转移救治。

  廖海州曾参加扑救火灾、抗震救灾等任务80多次。栈道边上,一名中年男子正躲在一旁草丛里抽烟,廖海州一眼就看出了端倪,立刻示意男子掐掉烟头。“这儿禁止抽烟,游客中心站设有吸烟区。”

  他和队友巡逻在游客最多的长海和五彩池附近,担负着周边的森林防火工作和游客安全。

  可能是从当上森林消防员那一刻起,他们才知道,一草一木对于九寨沟的重要性,他们才明白森林防火对九寨沟意味着什么。

  一天的执勤结束后,廖海州和队友们乘车路过荷叶寨,透过车窗,他看见自家屋顶上的*迎风飘扬。身后,水还是那样清,山还是那么绿。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5

  感动你我,感动大家,感动全中国13亿人民的是感动中国中那一个个有品格、有毅力、有爱心……的人们做出的一件件令人感动的事情,无论是失去双臂仍不放弃梦想的80后钢琴家、或是照顾老年综合症的老母的坚强教师……他们的事迹都让每一个人从心底生出那一份挥之不去的感动。

  何玥,一个已经在另一个世界的12岁小女孩儿,她是那么善良,有爱心。她在临近小学毕业时被查出肿瘤,痛苦地疗化让她的头发大把大把的脱落,而她并不为此灰心丧气,失去对生活的希望,还在病痛中还不忘善济他人。她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她希望奉献自己去帮助其他人,在这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值得敬佩与感动的品质吗?虽然我们对何玥姐姐的离去感到伤悲,但却又怀着欣喜,为她生命与另一个生命合二为一在这个世界上熠熠生辉感到欣喜。她来过,不曾离去。她用她的生命最后闪光,把人间照亮。正所谓何处春江无玥明,何玥的感动事迹会照亮人间各处,它的品质会永远刻在人们心中。就在她得病前,她还把老师捐助给她的钱和自己的全部零用钱捐出去,帮助了那些需要帮忙的人。命运如此残酷,你却还是时刻刻为他人着想,带给所有人无穷的光明与力量。

  感动的事迹永不随风被遗忘,感动的人们,不管怎样,在我们心中永远被铭记于心中!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6

  《感动中国》这个节目太好了,真是让人感动。一个个真实的人和真实的故事让我们相信这个世上光明还在,崇高还有。

  让我们记住这些名字,胡忠、谢晓君夫妇,吴孟超,刘伟,杨善洲,阿里木,张*宜,孟佩杰,吴菊萍,刘金国。

  这些人让我们净化了心灵,让我们感到了做人的差距,也让那些腐败们显得渺小可耻。只有心灵崇高的人才真的让人崇拜。

  杨善洲,阿里木,胡忠、谢晓君夫妇这些人看上去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他们的作为我们真的难以做到,只有佩服。

  最让我佩服的人是刘伟,四岁意外断臂,从一开始的悲恸欲绝到认识留有一条生命的幸运,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从学游泳到拿到冠军,其中的万难是我们正常人无法想象的。而在准备向世界冠军的冲刺时,又得了肾病被告知不能再游泳,第二次人生的打击再次轮到他的头上,而就在这样的艰难时刻,刘伟又一次崛起,他开始学钢琴,坚强、乐观的他最后用双脚弹琴能达到我们正常人的七级水*。看看他,我们正常人没有任何的理由活得不好,没有双臂的刘伟照样阳光帅气,照样让人喜爱敬佩。

  我们除了感动还是感动,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我们这些人可能永远也到不了他们的境界,但我想至少让我们能尽量的学着做好人吧。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7

  很早之前就接触到了感动*,记得那时候主要是为了写作文总在背每年的感动*人物素材,整个中学时代同学们们的作文中随处可见感动*人物,但很少真正去了解、真正去感悟过感动*,后来渐渐长大,终于开始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每年的感动*,开始走进他们的故事,每一次总会热泪盈眶。

  感动*在这片土地上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这十多年来,无数*凡却又高贵感人的故事被搬上荧幕,一位位普通却又无比伟大的人被众人所熟知,无论是赤诚报国、为民奔走、舍身救人的大爱,还是忠贞不离、反哺赡母的小爱,不论是伟大地惊天地泣鬼神,还是*凡的不足为道,人间真情、世间大爱,总会触动我们的心弦。

  每年的感动*中,总会有一位献身祖国国防事业鞠躬尽瘁的军人,一位为民奔波甘于奉献的焦裕禄一般的人民公仆,一位至忠至孝对亲人不离不弃的普通人,一位献身救人托起他人生命曙光的*凡英雄…无论身居高位,还是来自基层,伟大还是*凡,感动不分贵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用他们的执着诠释着爱的含义,感谢他们。

  让我们感受到这个社会的正能量,在这个不是物欲横流、不那么美好的社会里,让我们看到希望,感动你我,感动*,这世界有爱就有力量!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8

  星期一上午,我们翻看了历史上记载的伟大人物册的其中一页——《感动*》。当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这个节目时,我的心犹如澎湃的海潮,久久不能*静。我被他们的事例深深地感动,其中最令我佩服的还是聋哑女孩——邰丽华。

  邰丽华一个美丽的女孩,一个失去听力和说力的女孩,她以前活泼可爱,但不幸的是:她2岁时因高烧失去了听力,从此成了聋哑人。6岁生日时,爸爸送了她一双舞鞋,她非常开心。15岁才有机会正式训练舞蹈,开始了她的舞蹈生涯。她的遭遇如此不幸,但她从来都不自暴自弃,并比*常人多了一份东西——坚强。我和邰丽华简直是天壤之别!邰丽华虽然缺少“两只耳朵”但她却以坚强的毅力摘取了事业成功的花朵,在舞蹈上创造出不*凡的业绩。所有这些,对于一个*常人来说都难以实现的梦想,更何况是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邰丽华呢?

  邰丽华奋力拼搏、自强自立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使我增强了克服困难、努力进取的信心。而且人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面对挫折只有打起精神,坚定信念,不断努力,才能变逆境为顺境,达到理想的彼岸。与邰丽华相比,我什么条件都比她好,但我却没有她坚强。记得小时侯,学校要验血,我竟害怕得哭了起来,怎么也不肯打针,后来还是老师给我几颗糖果才勉强去了,打针的时候,还哭哭啼啼的,现在想起这事都觉得脸红。但邰丽华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颠峰,难道我就不能和她一样勇敢、乐观吗?

  我们要有百折不讳、乐观进取的精神,不能因为前进的道路上有了拦路虎就知难而退。我们的生活多半是由新的困难和新的挑战才有了新的乐趣,难道不是吗?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9

  今晚的晚自习我们并没有上课,而是看电视《感动*》。期间,有些情节真的非常动人,很多同学都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林俊德把能够拥有的时间都献给了岗位,直到最后还在向目标冲锋。他共参加了四十五次核试验活动,为祖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最终却被确定为肝癌晚期。5月26日上午病情恶化了。他却依然坚持工作,不能长时间坐的他,在电脑前一连工作了5个小时,最后在老伴的呼喊声中安然入睡再也没有醒过来。

  陈斌强从小被妈妈一人独自带大,他非常辛苦,带大了三个儿女。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妈妈患上了老年痴呆症。陈斌强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但是他为了照顾妈妈,把妈妈带到学校。他的休息安排表除了上课就是照顾妈妈。他是一个真正有师德的好老师,孝更绝伦足可今。

  还有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何玥病情恶化,在手术前无意间听到了医生和家人的谈话。她知道自己只剩三个月的时间,却没有留下一滴眼泪。她告诉妈妈,在自己去世后,要把自己身上的器官捐出去。当天成功救活了三个人。

  高淑珍一个普普通通话的农民,却帮助了一百多个残疾孩子。让他们上学校,学知识。

  张丽莉亲切的将自己的学生称为宝贝们。为了救学生她失去了双腿。其实,在我们周围都有许多这样的人我们要也热爱祖国,帮助需要的人们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10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海航行靠舵手,路线学习看榜样,党的干部看彦夫!朱彦夫同志是时代英雄,当代楷模。朱彦夫同志18岁时作战受伤,在战火中失去了四肢和一只眼睛,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他就成为了英雄,成为了可以躺在军功簿上享受以后光荣生活的普通一名士兵了!但他没有这样想,更没有这样做。在他24岁时任村支书,领导全村人民脱贫致富。将其本来可以停止的人生延长到极限与无限。尽管他的身躯是残缺的,但他却成为了完美的灵魂播火者,虽然他的四肢并不健全,但他是健全的心灵引导者。朱彦夫同志是我们党员干部的一个精神坐标,也是我们基层普通党员的一面旗帜,更是村中父老乡亲的贴心人,是子女心中照亮前进道路的.明灯,是我们每一个追求*的教育工作者精神高地的坚守者。我们所有的基层党支部*或村长干部,学习朱彦夫与民心贴心、为民办实事的精神更有指导意义与实践价值。我们每一名教师,都可以从身边去找到含有朱彦夫同志精神的典型、榜样,我们每一个教研员,都可以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可以从身边小事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事情。

  听着他的事迹,我被深深地感动着;看着他那残废的身体,我被极大地震撼着;想着他的精神境界,我充满了感慨与惭愧;想象着他给别人带来的人格鼓舞与帮助,我暗自检讨着自己的工作,思考着自己的差距。

  1.他本是个普通人,如何成为了钢铁战士?

  为什么伤痛和残疾并没有磨灭他钢铁般的意志,反而激发了他挑战生命极限的无穷力量?因为它有坚定的人生信念与战胜困难的韧性。孟子曾经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看来,朱彦夫同志是经历了人生巨大的风雨与磨难,才在其人生的天空中显现了美丽的彩虹与云霞!与其腐烂,不如燃烧!自己则缺乏坚定的意志,稍微有一点困苦就容易灰心丧气,自然界的凄风苦雨往往就令我感冒难耐,昏昏沉沉,工作效率低下,难以有鲜明的成效。

  2.他成为了众人眼中的神,如何接近普通的民众?

  朱彦夫同志领导群众们脱贫致富,功绩卓著。以坚韧的创造生命奇迹的英雄主义精神树立了一座丰碑;作为一名残疾人,却能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自然是我们普通群众、普通党员心目中的神。可为什么能够不脱离群众呢?为什么没有出现“离亲叛众”的现象,也没有“众叛亲离”呢?因为他俯下身子当群众,眼中有民生的疾苦,心中有乡亲们!我们为什么本身就是普通人,就是一名普通教师,为何却有一种盛气凌人的样式?为何不能接近一线教师与学生?我们要争取更多的时间到学校去,深入课堂,接触学生,才能将学习落实到实处。

  3.传承精神因子,成就精彩人生。

  近期的群众路线系列学习,是本人入党以来的一次重要学习活动,使我对党的认识有了有一次全面而具体的认识洗礼,是本人提高认识,提高政治觉悟与政治素养的一个重要载体。这攸关本人的专业发展提升,是另一种形式的专业技能鋳炼。反思“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更是无比的汗颜与羞愧!只有勇于传承朱彦夫等人的伟大精神因子,在我们*凡的工作岗位上成就精彩的人生。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11

  30年来,好人王娅倾尽所有坚持助学,直到弥留之际,王娅还专门写了一封遗赠书,委托陈海兰把她去世后会得到的一些钱款捐给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并委托居委会帮忙进行公证。遗赠书里写着:“本人王娅,女,66周岁,特立遗赠书如下,料理自己身后事,以终余年,了无牵挂。我一生行善,已将生前主要财产捐赠,帮助了很多贫困的孩子,而今卧于榻上,每念及此,终觉欣慰之至,此生无憾。……”

  王娅生病期间,来自河北、浙江、甘肃,甚至海外的爱心人士纷纷为她捐款、捐药。陈海兰说,所有个人捐款王娅都退了回去,因为这有悖于王娅的初衷。

  “王娅资助贫困学生多少钱都不在乎,但是她对自己节省到苛刻。”王娅生前好友高桂芬边收拾王娅的遗物边说,王娅买菜都买处理的,问她原因,她只说“你不懂”,直到后来,高桂芬才知道王娅将省下的钱用来助学。“虽然王娅走了,但是她的大爱还将继续温暖着贫困学子,也将影响着包括我的更多人……”高桂芬感慨地说。

  在生命倒计时之际,王娅签署了遗体捐献协议,将自己的身体也奉献给了祖国的医学事业。

  陈海兰一直照顾着她。陈海兰告诉关心王娅的人,王娅与病魔顽强地抗争了11个月,她走得从容安详,红十字会尊重王娅的遗愿,已经帮助她成功捐献遗体。而得知王娅病逝,很多关心她的人参加了她的缅怀告别仪式,表达哀痛之情,送好人王娅最后一程。

  王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自己全部融入到了人间大爱,燃尽自己,照亮他人,是“最美国网人”。她的无私奉献,烛照人间。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12

  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的一名战士,*战争时期先后荣立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团一等功一次,两次获“战斗英雄”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我们所有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学习张富清事迹,应当不忘“忠于党、忠于人民”精神。*前,94岁老兵李安甫对我们的党、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母亲无声告白。在**98岁华诞前夕,94岁高龄的李安甫走进*,用手摸一摸城墙,看一看楼里风景,讲一讲那一代的革命故事。我想,当他走

  进*的那一刻,他的心里该有多么辛酸,又有多么欣慰。在抗日战争、*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不断地看着他的战友为新*成立而牺牲,那时他心里的苦楚,应该无人体会。可是,他又亲眼见证了**这几十年的改变,见证了*如今的辉煌,他又是多么的欣慰。“忠诚的高尚和可敬,无与伦比”,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要记住老兵李安甫对党绝对忠诚的这种精神。我们应当像向日葵一样一直以“太阳”为中心,不断增强“*”、坚定“*”、做到“两个维护”,对党做到绝对的忠诚。

  学习张富清事迹,应当不忘“朴实纯粹、淡迫名利”精神。“战斗英雄”张富清,他隐藏功名60多年,他经历过残酷的*战争,在那种枪林弹雨的日子里获得过多次奖励。他退役转业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毅然不忘党的初心,在贫困山区奉献他的一生。对于张富清同志来说,他是一名退役军人,是为新*成立做过贡献的人,他退役后有许多选择,可是他却毅然决然地选择待在贫困地区,把老百姓的疾苦放在首位,将质朴节

  俭、知足常乐作为他坚守的人生信条。张富清将一生都奉献给党、国家及人民,他获得*授予他的“时代楷模”称号,呼吁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张富清同志学习。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应当不忘“朴实纯粹、淡迫名利”精神,我们应当向“战斗英雄”张富清学习。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党员干部只有专心致志地工作,心态*和地享受生活,不为蝇头小利而蝇营狗苟,才能在工作中取得好的结果,才能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及人民作出贡献。

  学习张富清事迹,应当不忘“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精神。北师大硕士毕业的研究生黄文秀,她毕业之后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到贫困村居担任第一*,把双脚扎进泥土,为群众脱贫劳心劳累,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贡献。6月16日晚,在这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她忍痛告别她病重的父亲,深夜冒雨奔向受灾群众,面对危险,她毅然前进,在她返回乡村的途中,不幸遇到突发山洪,30岁的青春年华就此消逝。在危险来临之际,她首先想到的是村里的群众,不听同事们的"劝阻,拒绝病重父亲的挽留,前往受灾现场,不幸遇难。作 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应当不忘“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精神,不忘黄文秀同志为群众事业牺牲,向她学习。在*常的工作中,我们要勇于站在革命前线,遇到困难,不要退缩,敢

  于面对。面对困难问题,要及时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敢于担当,乐于奉献。“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要做**里的一朵梅花,要像梅花一样,在寒冷的冬天,独自盛开,我们党员干部要敢于说出他人不敢说的话,敢于尝试他人不愿做的事,为**的事业,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13

  有一种炽热的情感不需要用语言传递就能感染,这就是感动。——题记

  感动!观看完感动*,让我明白这些美妙的真谛,让我流下一滴火花的泪珠。这些无私尽职的精神,无一不感动着我。有这样一群朴实的人民,没有华丽的背景,甘愿为人奉献。相比生气,许娟于奖励库贫困学生和优秀青年的`教师卢永根。有用自己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实现的贫困县脱胎换骨的蜕变却因公殉职的廖俊波。有灭火救援中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换来花季的成长杨科璋。还有家在哪,国就在哪心之所向是国家的卓嘎和央宗。

  在这一位位令人感动,甚至有些奉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凡人物中的杨科璋尤为让我感动。他只是一位普通的消防人员。在2015年5月30日1:13杨科璋在灭火救援中紧急救出一名约两岁的孩子,但因为烟雾太大,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从五楼坠楼时,杨科璋紧紧抱住孩子,本来杨科删掉六一个1.8米的电梯,只要将手臂张开,在网上扒一扒,就可获救。可是杨科璋并没有这样做,他依旧保持抱着孩子不但没有松开,反而抱的更紧儿,也因此,杨科璋献出了自己27岁的生命。

  “有速度的激情,满是激情的生命,热爱这岗位几回出生入死和死神争夺这一次身躯在黑暗中跌落。但你护住了怀抱中最珍贵的花朵,你在时如炽热的阳光,你离开是灿烂的晚霞。”这是谱写的杨科璋的班长时对于我来说,杨科璋虽不如世界顶尖的伟人,但却以自己*凡的职业守护了几百条鲜活的生命,他亦是*凡的,但亦是伟大的。

  在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从容。仿徨的时候,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坚定。怀疑的时候,他们告诉我们什么叫相信。奉献的时候,他们让我明白了感动的真谛。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14

  一年一度的“感动*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昨晚落下了帷幕。这十位*凡人的不*凡之事,让我感动,令我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的心灵,发出动人之声。

  于敏,*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个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终成开创者。

  赵久富,是中线一期工程四十多万移民的杰出代表。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有十八点二万移民离别故土,而赵久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外迁第一人,湖北“移民*”。

  木拉提西日甫江,新疆和田地区*民警。面对艰巨繁杂和复杂危险的环境,他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粉碎在预谋之中,他也因此被当地群众誉为“猎鹰”。

  张纪清,一九八七年,用近乎一年的工资捐款给镇*用于敬老院的建设,署名炎黄。

  得到殊荣的人,大都是些普普通通的人,没有什么稀奇之处。可,他们是怎样变得这么伟大的呢?

  是的,他们都是普通人,可他们拥有我们没有的东西,那就是——豁出生命去爱国。

  教师评语:本文小作者为了完成这篇文章,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可谓字斟句酌,小小年纪肯为一篇文章下此功夫,作为其语文老师实感欣慰。用文字记录感动的同时,在内心沉淀并且践行其精神,才更加难得。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15

  孝悌忠信礼仪廉耻,本是中华民族兴盛之源,而如今的社会,恰恰少了这些。

  所幸,《感动*》始终在寻找,寻找那些或名扬四海,或默默无闻的人,得配英雄之称的人。

  是它,唤醒了*人沉睡已久的民族魂!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背后,是一颗颗赤热的心,一个个感人肺腑的事例之中,暗含着一种民族魂!

  中华民族的、对民族魂的缺失凸显了此节目的重要性,是该节目弥足珍贵。

  是它,唤醒了*人沉睡已久的民族魂!

  可悲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美德居然丧尽,民族魂靠少数人承担,在这危急关头,

  是它,唤醒了*人沉睡已久的民族魂!

  节目里,一个个身影,证实了什么叫做美德,诗似的颁奖词中,包含了亿万人的感受,雷鸣般掌声里,释放出人民对楷模的崇高敬意!

  是它,更是他们,向中华民族的、完美诠释了何为民族魂!

  朝代更迭,异族统治,永不磨灭并使无数人警醒的,是民族魂啊!

  《感动*》何以感人,正因为它弘扬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的民族魂。

  向楷模学习,提升自我,让明天的世界,多一分浩然正气!


苏炳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 (菁选8篇)(扩展5)

——感动中国2021十大人物观后感 (菁选8篇)

感动中国2021十大人物观后感1

  近日,我们看了《感动*》,它使许多人热泪盈眶,我觉得它是净化心灵的仪器,它谱写了真、善、美的乐章。我相信,只要看了《感动*》,每个人都会有所感悟。

  《感动*》有几十位让人们感动到流泪的人,可以说最耀眼的不是明星,而是这几十人纯洁、善良的心。

  这几十人中我每个都觉得让人感动,刘盛兰每天省吃俭用,捐钱给孩子们。他那时月薪才300元,可他却一下子捐了50元,他那时已经73岁了,后来又一场大火烧了他的房子,回到农村生活更辛苦。可他仍在捐钱,10元、20元、30元、40元这位老人吃东西都是吃垃圾里拾来的,还会拿人家扔掉不要的菜叶,而且17年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真善心!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正直、善良、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还有一个叫段爱*的。她只是一个小小的村长,可她为村里的牺牲非常大。我们应该想成为百万富翁吧。这个段爱*就是个百万富翁,可是她却把自己的钱全都捐了出去,而且她有食道癌,最后穷得都没钱看病,而且她还会下雨天帮村民一起修房屋漏洞。我们要学习她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崇高精神;学习她真心实意地帮民致富、解民困难、化民恩怨、心系百姓、执政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她不管身处何时何地,心中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在荣誉面前不忘本的淳朴本色。

  看完《感动*》之后,我励志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向《感动*》里面的人物学习,帮助、救助需要帮助的人。

感动中国2021十大人物观后感2

  近日,“感动*”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播出。其中,有这样一群融入年轮的追梦人,彷徨时,他们用行动描绘坚定;怀疑时,他们用忠诚表达坚信;迷茫时,他们用担当书写坚守。他们的事迹深深敲击着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灵,他们是*脊梁,是良知,是责任,是偶像。党员干部要汲取“感动*”人物的.追梦力量,汇聚成“行动元素”,浇筑追梦之路,真正为人民服务。

  总有一种力量令人勇往直前。无论是六年坚守扶贫一线,昼夜奋战超负荷工作的基层干部张渠伟;还是为孩子们劈柴生火、执鞭上课,用扁担挑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张玉滚;还是无畏戈壁寒暑,无惧野地黄沙的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等等,都以心中的追梦力量,汇聚成忠诚担当、矢志报国的“行动元素”。

  将追梦力量化作为民情怀。一切为民者,*向往之。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疾苦记挂在心上,以“民”的心态为民,以“民”的身份想民。正如张渠伟同志,始终怀揣“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为民激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为民热血,把群众装在心里,把扶贫工作扛在肩上。为渠县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党员干部要真正为群众谋心谋事,察民情、体民苦、排民忧、解民难。

  将追梦力量化作责任担当。从一名放弃城市就业机会的大学生,到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的全能教师。几十年间,张玉滚用心中的追梦力量诠释了自身的职业价值和人生追求。张玉滚的一根扁担,挑起的不仅是学生的课本、文具,更是将孩子们对知识对渴求以及对未来的渴望挑进了大山。张玉滚从*凡到非凡的蝶变,启示着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保持本色、强化责任担当,敬业报国。广大党员干部对待工作要始终保持火热的“温度”,将“温情”融入到工作中,保持“满电”状态,激情常在线。

  将追梦力量化作脚踏实地。每个人都很*凡,但在*凡的人生中,也可以做出不*凡的事情,因为我们都是追梦人。正如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29年如一日往返于1208公里、*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将来自*的声音、四面八方的邮件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党员干部要将为民办实事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把目光聚焦到人民群众的需求上,不追求“轰动效应”,多些“细水长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真正把一件件关系民生的事办出实效。更要从“感动*”人物中汲取营养,充实追梦力量,追逐理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方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感动中国2021十大人物观后感3

  一年一度的“感动*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于2019年2月18日晚落下了帷幕。十位*凡之人的不*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看完之后令我们热泪盈眶,感动*谱写了真、善、美的乐章。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杜富国的伤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向他表达慰问。*评价说:杜富国同志面对危险、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他令我们感动,值得我们永远尊重。

  张渠伟,六年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张渠伟同志自2014年3月担任达州市渠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以来,为渠县143802名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由于长年熬夜和超负荷工作,张渠伟患上严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但他从不惧怕,昼夜战斗在攻坚一线。

  王继才、王仕花,守岛卫国32年的夫妇。江苏*县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王仕花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

  还有其他的感动人物,可能我们并没有听过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坚守,作为*凡人却做出了不*凡的事迹,他们是时代的先锋,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我们要以榜样为方向,努力前行,做对社会有益的事。

感动中国2021十大人物观后感4

  一幅厚重长卷被徐徐展开,红底洒金纸上,启功先生亲题的“感动*”四个字缓缓出现。紧接着,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张张感人的照片,一幕幕熟悉的画面,书页犹如片片“龙鳞”,记录了《感动*》创办以来留下的感动瞬间……这是《感动*2021》宣传片中的画面。

  不知不觉间,这档栏目已陪伴观众走过20年,那些*凡英雄的精神事迹感人至深,人格力量更是震撼人心。

  今年的开篇人物将目光聚焦在归根清华、为*科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百岁物理学家杨振宁身上。

  1971年,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间长达20余年的僵局,当美国刚发布公告解除外国人访问*的禁令时,思乡的杨振宁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途。在受到阻碍没能回国的岁月里,杨振宁用无可辩驳的学术实力取得了多项顶尖的科学成果,使他背后的“*”二字越发熠熠生辉。回国定居后,杨振宁为吸引*顶尖科学人才倾尽心血,始终关心*重大科学工程及科技决策,继续用他的科学精神和学术人格,在*科学界起着显著的引领作用。

  从中华少年,到爱国游子,到归根老人,岁月须臾而过,杨振宁用50年的时间回应邓稼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约定,拳拳赤子心令人动容、引人落泪。

感动中国2021十大人物观后感5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与祖国同心同向,一起向未来是本次感动*人物身上共同的底色:*核动力事业的奠基者彭士禄“深潜”一生,只为永远守望祖国海洋;超越年龄、伤病、体能局限,被称为“*飞人”的运动员苏炳添,始终坚信“我们*人可以跑得更快”;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的*工程院院士吴天一,让青藏铁路14万筑路大军免于高原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爱国精神之外,自强不息是年度人物身上又一显著特点。

感动中国2021十大人物观后感6

  2022年3月3日晚,备受瞩目的《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来自香港无线电视(TVB)的主持人陈贝儿获评“感动*2021年度人物”。

  2021年,陈贝儿凭借豆瓣9.5分的TVB纪录片《无穷之路》,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与赞美。

  以香港媒体人视角看内地扶贫,五人团队历时三个月,穿梭全国六个省份,深入十个曾经深度贫困的地区。走到云贵高原大峡谷,踏进大西北戈壁沙漠,进入川藏高原,真实地用脚丈量每一寸土,了解各地民生,向观众介绍各地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

  纪录片贵在真实,而真实在于细节的把握与感情的投入。

  在《无穷之路》中,每到一个拍摄地,陈贝儿都尽可能地深入体验当地生活,亲身经历各种职业,快速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感受乡村振兴为当地老百姓带来的惊喜变化。她天生的亲和力也在节目播出之后饱受全国观众赞誉。

  感动*组委会给予陈贝儿的颁奖词: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以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

  对于获评“感动*2021年度人物”,陈贝儿表示,作为媒体人,通过镜头传递真实故事是份内事。

  2021年很难得有机会拍到《无穷之路》这部纪录片,见证并展示了祖国脱贫攻坚的成果,传递正能量给观众。

  未来将再接再厉,用心说好*故事!

感动中国2021十大人物观后感7

  今年30岁的江梦南,出生于郴州宜章县莽山瑶族乡永安村,父母都是莽山民族学校的老师。在江梦南半岁时,因耳毒性药物导致极重度神经性耳聋,听力完全丧失。从此,她就一直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在日常生活中都是靠看着口型读唇语和别人进行交流。最开始,江梦南靠着反复抚摸爸妈的喉咙,来感受声带的震动并练习发声,往往一个音节父母重复上1000次她才能学会。从字、词到日常用语,她对着镜子学口型、摸着父母喉咙学发音,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在江梦南的印象里,身为老师的父母都爱读书、看报。正是学唇语这个决定,让江梦南的求学之路走得越来越长远。她不仅没有失学,而且一路考出了偏远的瑶族乡镇,直到考上了清华的博士。

  江梦南颁奖词: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

感动中国2021十大人物观后感8

  张顺东6岁时被高压电击伤,失去右手,双脚严重受伤;李国秀生来就没有双手。这样一对身体残缺的夫妻相互扶持,成了彼此的“手足”。张顺东说:“夫妻同心,黄土才能变成金”。为了美好生活,他们付出常人千百倍的努力,张顺东的双脚也因过度劳累溃烂,不得不接受截肢。尽管生活中有不少困难,但这对夫妇却没有向命运屈服,把日子过得像花儿一样。

  张顺东、李国秀颁奖辞:山对山来崖对崖,日子好比江中排。毛竹天生筋骨硬,顺风顺水出山来。李家大姐人才好,张家大哥看上她。没脚走出致富路,无手绣出幸福花。


苏炳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 (菁选8篇)(扩展6)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心得体会 (菁选8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心得体会1

  叶嘉莹先生提出的这一概念,出自对词这一文体美学特性和内在意蕴的研究,最早见于其《从艳词发展之历史看朱彝尊爱情词之美学特质》一文。基于过往对词体的研究“神韵说”“境界说”等不能秉承主旨,叶嘉莹先生从张惠言“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王国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等论点出发,探寻词作者因内心的“难言之处”于无意之中结合进入了词的创作,敏感地把握住词体以深微幽暗、富于言外之意蕴者为美的美学品质。叶嘉莹先生创造性地提出了“弱德之美”的概念,来归纳词体的这种美感:“这种美感具含的乃是在强大之外势压力下,所表现的不得不采取约束和收敛的、属于隐曲之姿态的一种美。”

  叶嘉莹先生发现,在清朝词人朱彝尊《静志居琴趣》《江湖载酒集》等作品中,隐含了一段与其妻妹的不伦恋情。因为这段不为社会所容的爱情,朱彝尊将内心中缠绵郁结的“难言之处”,化生成词作中隐曲的“弱德之美”。在叶嘉莹先生看来,不但“低徊要眇”“沉郁顿挫”“幽约怨悱”的佳词、《花间集》中男性作者托名女性叙写所表现的“双性心态”,甚至苏东坡、辛稼轩等豪放词人蕴含“幽咽怨断之音”和“沉郁悲凉之慨”的作品,都具有“弱德之美”——究其本质,这些都是在外在环境的强压之下,不得不将“难言之处”以曲笔道出。

  也正因此,叶嘉莹先生认为词体的“弱德之美”具有双重意蕴和双重心态。东坡词意蕴的深曲,因其儒家用世之心受挫后遁而为道家之超旷的一种双重的修养;稼轩词意蕴的深曲,因其英雄之志受到外界压抑所形成的一种双重的激荡;朱竹垞词作意蕴的深曲,只是由于爱情的追求在礼教的约束之下所形成的一种既想要冲决网罗却又不得不驯服于礼教的挣扎与矛盾。

  朱彝尊收入《江湖载酒集》的一首小词《桂殿秋》,言尽朱词“弱德之美”:“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竹垞《桂殿秋》一词深受后世词评家激赏,甚至被况周颐评为清词压卷之作。江弱水《十三行小字中央:朱彝尊的"风怀诗案》一文对朱彝尊与其妻妹缠绵悱恻的爱情作了福尔摩斯探案般的考据。同为具有“弱德之美”的作品,但在叶嘉莹先生眼中,风骨高下立判:东坡词可以称为“弱德之美”中的达士,稼轩词可以称为“弱德之美”中的豪杰,竹垞词才真可称为“弱德之美”中一个真正的弱者。

  叶嘉莹先生甚至认为,在古典诗歌行列中,陶渊明和李商隐也含有“难言之处”和“弱德之美”。陶渊明“不以五斗米折腰”,退隐归园田居。李商隐身陷晚唐牛李党争,以隐忍态度承受痛苦。陶渊明、李商隐的诗歌各有其“难言之处”,以曲笔委婉道出,同属“弱德之美”。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心得体会2

  近日我们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感动*的动人故事,让我热泪盈眶。因为每一个人后面都承载着一个感人的故事,温暖着每一位*人的心,也在内心深处感触着人间最美好的大爱。他们当中的有些事情是我们大多数人无法想象的,但是他们做到了,不是他们有什么超强的能力,而是他们有一颗坚强的心、执着的心!他们中间大部分人都是那样的普通,不是什么大款,也不是什么*,但他们用*凡的双手,高尚的心灵,成就了伟大的事迹,这也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乐于助人,舍小家为大家的优良传统,也正是现代社会越来越缺少的。

  我看到胡忠和谢晓君他们夫妇都是城里的老师,本可以在城市里享福的他们,却放弃了城里的安逸生活,而是带上年幼的"女儿,毅然来到偏远的山区,当起了志愿者,义务为那里的孤儿们传授知识,一干就是十几年。由于那里海拔高,空气稀薄,谢晓君经常有高原反应。那里物资匮乏,条件艰苦每个月只有300的生活费。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胡忠和谢晓君夫妇一直坚守在大山上,没有放弃。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奉献计算。胡忠谢晓君所代表的一类人,为什么能放弃那么好的环境,而到偏远的山区支教?靠的是什么?就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态度。为了让自己掌握知识,懂得道理,他们甘当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自己苦点累点没有关系,让每一个孩子学有成才是他们的追求和梦想。

  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得是他们一干十几年无怨无悔,从来没有想到会有谁来回报。荣誉,对他而言只是虚名浮云,毫无疑义。用良心做事,一直是我们每个员工衡量自己人生价值的准则。而这一刻,使我觉得我做的还远远不够,我需要更加用心,更加努力,用更加多的爱来爱这个世界。

  我知道,在这一刻,感动了的不仅仅是我,也有你、你们……那么请我们一起关爱我们的国家、我们的这个世界,使我们的社会随处都有爱的影踪。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心得体会3

  有一种爱,一生一世的为你好,那就是母爱;有一种爱,一辈子关心你,也不需要你的回报,只要你能够健康,幸福;有一个人需要你用尽一生一世的感恩,那就是妈妈;有一个人需要你用一生去铭记,那就是妈妈!——题记

  今天我看了一场激动人心的颁奖典礼,也就是感动*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这个颁奖典礼让我心潮澎湃。

  有*核潜艇之父黄旭华,87岁;为了事业,为了*的发展,他任劳任怨,连回家也很少。也有拾荒助学的“五保”老人刘盛兰,92岁,老人家庭并不富裕,老人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却在贫苦交加的17年里,将自己,辛辛苦苦拾荒的来的钱,毫不犹豫地捐献给了全国各地的贫困学子。更有为了儿子,愿意付出一切的方俊明的妈妈,姜春梅,84岁,有一年,有一个小孩溺水,方俊明见了,二话不说一头扎入湖底救人,不料颈椎骨折并导致高位截瘫。妈妈劝导他,并背了他整整23年。

  还有许多许多让人感动的人物,他们不畏困难,坚持不懈,只为了能够帮助到别人,也帮助祖国!最令我难忘的还是方俊明的妈妈。

  她任劳任怨地照顾她的儿子,也从不说苦,也从不说累。自从那件事发生之后,方俊明妈妈就一直开导她的儿子,让他儿子也不再伤心,但是这些年也发生了许多事,方俊明妻子的离开,方俊明爸爸的去世,也对他们的生活有不少打击。家里的重担也都压在了方俊明妈妈身上,她每天起早贪黑,早上五点起来做早饭,晚上等到儿子,孙女都入睡了,才敢渐渐入睡。23年来方俊明的生活无法自理,都是靠妈妈来背,她为儿子洗衣、做饭、洗脚、擦身子,有时候肠胃不好,大小便失禁,都是妈妈及时的换洗。

  在天气好的时候,想让方俊明下楼透透风,散散心,就从二楼,一步一步艰难的背下来,即使再苦再累,都要坚持。现在方俊明女儿长大了,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方俊明心里也少了一份负担。但是方俊明最担心的还是自己的妈妈,妈妈已经老了,也渐渐背不动他了,他就是希望自己的妈妈能够歇一歇,享享清福。但是方俊明妈妈并不是这样想的,她觉得儿子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还是自己照顾的比较放心,只要还走的`动,就要把儿子背下去,照顾下去!

  母爱是多么的伟大,母爱是多么的无私,让人催人泪下,看了这次颁奖典礼,我的感触很深,觉得看的很有意义,也有很大的收获!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心得体会4

  他伟大而又*凡,他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善良,用自己的大爱,赢得了亿万人民的敬重,他就是“感动*”颁奖盛典中烟台招远的92岁老人――刘盛兰。

  听到名字,还以为是一位老奶奶呢!其实他是位老爷爷。刘盛兰一生贫苦,晚年一直靠拾荒为生。他住着破旧房子,吃着最简单的饭菜,却靠着省吃俭用,坚持捐资助学20xx年,捐出善款10多万元。在他的资助下,100多个孩子完成了学业。刘盛兰爷爷,白白的头发稀稀疏疏,常常戴着个破帽子,每天走很远的路去捡垃圾。他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但后来还是散了,从三十几岁开始,他就一个人生活,他那粗糙的手,泛红的血泡,却扛起来了100多人的命运。其实他每月的收入不超过50元,却资助一个个学生上学,从73岁开始,一直到他不能再动。对他来说:“剩下每一分钱才是最重要的。”二十几年他没有吃药,没有一件新衣服,每天吃的是从垃圾里捡的饭菜,和邻居给的吃食。就是这样一个人,谁能想到他在二十多年来资助了一百多名学生上学。捐款多达十几万。他90岁那年过生日,他资助过的学生都聚到一起,陪他过生日。那是他二十多年来吃过最好的饭菜。哪怕风烛残年,也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是啊,我们应该向刘爷爷学习,学习他的坚持不懈,学习他的真诚善良,学习他的无价大爱,更要学习他的崇仁厚德。

  想我们现在,都生活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家庭里,从来不知道要节约,看到别人有什么高档或是好看好玩的东西就嚷嚷着要;不愿意帮父母做家务;学习不用功,还常惹老师同学麻烦……这些习惯真的有些糟糕。看了《感动*》,我深深地被刘盛兰爷爷感动了,我决定从现在开始珍惜美好的生活,刻苦学习,乐于助人,成为社会有用之人,为祖国的美好未来添砖加瓦作贡献。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心得体会5

  我与家长一起认真观看了《2013年感动*十大人物》之后,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有的人默默笔耕写下不朽名篇获诺贝尔奖;有的人因前往灾区为孩子运送捐资丧失生命;有的人身残志坚,即便没有健全人的身体,依然顽强的伫立在我们眼前,宣誓着他的存在,他的成功!的感动*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很多,有林俊德;有陈斌强;有何玥,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动人以行不以言——陈家顺。

  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他心系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全力为农民工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努力地为农民工调解各类纠纷,尤其是涉及到农民工利益的农民工与用工方的纠纷,是如此的挺身而出,据理力争,勇于*,肩负着身上的责任,从不放弃,从不退缩!

  看过《感动*》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美丽的闪光灯遮不去他们夺目的光芒,他们不是巨星,不是领袖,但他们如宝石般璀璨的心灵会永远照耀我们的心灵,成为我们精神上的支持与榜样,成为我们心中又一个伟大的巅峰!他们不是生来美丽的玫瑰,他们是那一朵朵默默地辛勤奉献的五月兰,素雅的外表无法抹去他们的内心闪耀,他们将会永远成为我们精神的桥梁!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心得体会6

  周秀芳老师在我们的期盼中来到了七善轩,她原本在别的地方定好了餐的,听说我们这里是对留守儿童及青少年儿童进行国学教育的,就欣然答应过来了。她说不是为了来吃这口饭,因为吃饭来回九溪江跑,没有任何必要,关键是来看看这个国学教育,来看看这里的学生的,而且她本次带了一个也在进行国学推广的爱心企业家。

  她来到七善轩大门口,被这里的文化感染了,看到一个小女孩,叫我“园长妈妈”,她不顾疲劳,忍不住一把把孩子抱了起来,跟我们一起合影留念。走进七善轩,听我介绍屹立在门口的孔子铜像,表示无比地敬仰。

  随着我的介绍,看望了430课堂的孩子,看了我们的课程表,还谦虚地问,可不可以照像,走进我们的阅览室,问了我们书籍的来源,都是爱心捐赠和自己掏钱购买的,连声说“不容易呀,不容易”,还说,在这里的学生有我们在这里教育很幸福,她支教的山区的孩子很苦,基本是事实孤儿,想让他们去浙江读书,很多老人舍不得,把孩子耽误了,自己年纪大了,来这里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她坚持给民政局张局长打电话,要他过来看看,我笑着说,张局前天还在这里跟我们一起开展关爱孤儿活动呢。她听说我们业务主管单位是文化局,连忙给金局打电话,让金局过来,金局因为有事过不来,民政局张局急急忙忙赶过来了,张局一见面就说“您是我们溆浦的慈善大使,我哪怕再忙,必须过来见您”。

  他们俩个一见面,顾不上喝茶,甚至顾不上坐下来,一直聊县慈善总会及民政局去宁波对接慈善活动的事情,由于张局马上有一个会,急急忙忙离开,握手道别时,周奶奶说,“我不仅想帮助这里的孩子,更想帮助这里跟我们浙江进行产业扶贫结对子,我们宁波的宣传部长已经给杜家毫*打电话了,欢迎蒙*去那里开展*为主导的产业扶贫”。来了仅一个小时,她不顾疲惫地一直在打电话,在跟很多人交代,为她准备的素食美食早已经凉了,我催促她先吃饭,后谈工作,她看着我为她准备的满满一桌纯素食,非常高兴,说“吃素好,吃素好,吃素的人一定是一个善良的人,我妈妈坚持吃了七十多年的素”。在饭桌上,咨询着我们七善轩的教育及经费运作,听着没有爱心企业,基本没有*扶持,她特别着急,不停地说,“你们做教育慈善很不容易,我自己是老师,知道孩子不仅仅只是缺衣物,如今条件好多了,他们更缺少的就是关心和陪伴,更缺感恩教育,国学教育我们必须支持!”。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心得体会7

  很早之前就接触到了感动中国,记得那时候主要是为了写作文总在背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素材,整个中学时代同学们们的作文中随处可见感动中国人物,但很少真正去了解、真正去感悟过感动中国,后来渐渐长大,终于开始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每年的感动中国,开始走进他们的故事,每一次总会热泪盈眶。

  感动中国在这片土地上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这十多年来,无数*凡却又高贵感人的故事被搬上荧幕,一位位普通却又无比伟大的人被众人所熟知,无论是赤诚报国、为民奔走、舍身救人的大爱,还是忠贞不离、反哺赡母的`小爱,不论是伟大地惊天地泣鬼神,还是*凡的不足为道,人间真情、世间大爱,总会触动我们的心弦。

  每年的感动中国中,总会有一位献身祖国国防事业鞠躬尽瘁的军人,一位为民奔波甘于奉献的焦裕禄一般的人民公仆,一位至忠至孝对亲人不离不弃的普通人,一位献身救人托起他人生命曙光的*凡英雄…无论身居高位,还是来自基层,伟大还是*凡,感动不分贵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用他们的执着诠释着爱的含义,感谢他们,让我们感受到这个社会的正能量,在这个不是物欲横流、不那么美好的社会里,让我们看到希望,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就有力量!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心得体会8

  有一种爱,一生一世的为你好,那就是母爱;有一种爱,一辈子关心你,也不需要你的回报,只要你能够健康,幸福;有一个人需要你用尽一生一世的感恩,那就是妈妈;有一个人需要你用一生去铭记,那就是妈妈!——题记

  今天我看了一场激动人心的颁奖典礼,也就是2014感动*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这个颁奖典礼让我心潮澎湃。

  有*核潜艇之父黄旭华,87岁;为了事业,为了*的发展,他任劳任怨,连回家也很少。也有拾荒助学的“五保”老人刘盛兰,92岁,老人家庭并不富裕,老人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却在贫苦交加的17年里,将自己,辛辛苦苦拾荒的来的钱,毫不犹豫地捐献给了全国各地的贫困学子。更有为了儿子,愿意付出一切的方俊明的妈妈,姜春梅,84岁,有一年,有一个小孩溺水,方俊明见了,二话不说一头扎入湖底救人,不料颈椎骨折并导致高位截瘫。妈妈劝导他,并背了他整整23年。

  还有许多许多让人感动的人物,他们不畏困难,坚持不懈,只为了能够帮助到别人,也帮助祖国!最令我难忘的还是方俊明的妈妈。

  她任劳任怨地照顾她的儿子,也从不说苦,也从不说累。自从那件事发生之后,方俊明妈妈就一直开导她的儿子,让他儿子也不再伤心,但是这些年也发生了许多事,方俊明妻子的离开,方俊明爸爸的去世,也对他们的生活有不少打击。家里的重担也都压在了方俊明妈妈身上,她每天起早贪黑,早上五点起来做早饭,晚上等到儿子,孙女都入睡了,才敢渐渐入睡。23年来方俊明的生活无法自理,都是靠妈妈来背,她为儿子洗衣、做饭、洗脚、擦身子,有时候肠胃不好,大小便失禁,都是妈妈及时的.换洗。

  在天气好的时候,想让方俊明下楼透透风,散散心,就从二楼,一步一步艰难的背下来,即使再苦再累,都要坚持。现在方俊明女儿长大了,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方俊明心里也少了一份负担。但是方俊明最担心的还是自己的妈妈,妈妈已经老了,也渐渐背不动他了,他就是希望自己的妈妈能够歇一歇,享享清福。但是方俊明妈妈并不是这样想的,她觉得儿子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还是自己照顾的比较放心,只要还走的动,就要把儿子背下去,照顾下去!

  母爱是多么的伟大,母爱是多么的无私,让人催人泪下,看了这次颁奖典礼,我的感触很深,觉得看的很有意义,也有很大的收获!


苏炳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 (菁选8篇)(扩展7)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1

  感动*人物播出了,如果不是在姥姥家看了会电视,我还不知道今天就演感动*。

  看完感动*,我真心觉得,闲着是罪恶的,浪费钱也是罪恶的。闲着,其实就是浪费时间,那么概括起来,浪费是罪恶的,应该怎么办?应该珍惜,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珍惜金钱,珍惜资源。当有真的感触的时候,这些词句就不是空话和口号,不空洞也不高大。有的时候我会觉得闲,会觉得不知干什么好,好像找不到意义所在,而现在,在刚看完感动*人物之后的强烈感情下,我觉得,有一件事,我们可以花大量的精力去做,以后忙完自己份内的事也不会觉得闲得慌,那就是:慈善。有时候我也会想,有什么好捐助的啊,他们有那么穷吗?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没有同情困难人群的感情基础,我没有见过那种场面,或者通过媒体看过几眼已经被岁月冲澹了,但是一旦把那个画面放到我眼前,我会被震撼,然后内心柔软的说不出话来。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成长环境艰苦的孩子长大了会更加惦念自己当初那种穷乡僻壤,会更加懂得同情困难的孩子,不是说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孩子心硬,而是他们没见过,没有那个触动。所以说,让所谓温室里的花朵去“体验生活”,体验苦,生活的`苦,真的是有意义的。

  今天晚上含着眼泪看完央视播出的感动*人物颁奖,感受颇深!用他们的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善良,正直,乐于助人,坚强,奉献,吃苦耐劳!我要净化自己的灵魂,向他们学习!在有生之年,为大家,为社会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辈子的好人!


苏炳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 (菁选8篇)(扩展8)

——感动中国2021十大人物观看心得

感动中国2021十大人物观看心得1

  3月3日晚,“*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如期而至。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等获得“感动*2021年度人物”荣誉。

  3月3日,感动*2021年度人物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和女儿在颁奖现场。

  3月3日,感动*2021年度人物朱彦夫的女儿在颁奖现场展示父亲书写的“光荣属于二连”“感动*”。

  感动*,感动你我。从2003年到2022年,《感动*》已走过20载。20年来,一个个发光发热的名字,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既呈现出普通百姓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又实录了社会变迁、时代前进的铿锵足音,其中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穿透时光的隧道,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走过20年,《感动*》为何依然打动人心?颁奖词靠什么征服一批批观众?

  *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年度人物的感人事迹全面展现了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一幅厚重长卷被徐徐展开,红底洒金纸上,启功先生亲题的“感动*”四个字缓缓出现。紧接着,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张张感人的照片,一幕幕熟悉的画面,书页犹如片片“龙鳞”,记录了《感动*》创办以来留下的感动瞬间……

  不知不觉间,这档栏目已陪伴观众走过20年,那些*凡英雄的精神事迹感人至深,人格力量更是震撼人心。

  今年的开篇人物将目光聚焦在归根清华、为*科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百岁物理学家杨振宁身上。

  1971年,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间长达20余年的僵局,当美国刚发布公告解除外国人访问*的禁令时,思乡的杨振宁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途。在受到阻碍没能回国的岁月里,杨振宁用无可辩驳的学术实力取得了多项顶尖的科学成果,使他背后的“*”二字越发熠熠生辉。回国定居后,杨振宁为吸引*顶尖科学人才倾尽心血,始终关心*重大科学工程及科技决策,继续用他的科学精神和学术人格,在*科学界起着显著的引领作用。

  从中华少年,到爱国游子,到归根老人,岁月须臾而过,杨振宁用50年的时间回应邓稼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约定,拳拳赤子心令人动容、引人落泪。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与祖国同心同向,一起向未来是本次感动*人物身上共同的底色:*核动力事业的奠基者彭士禄“深潜”一生,只为永远守望祖国海洋;超越年龄、伤病、体能局限,被称为“*飞人”的运动员苏炳添,始终坚信“我们*人可以跑得更快”;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的*工程院院士吴天一,让青藏铁路14万筑路大军免于高原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爱国精神之外,自强不息是年度人物身上又一显著特点。

  夫妻二人加起来只有一只手、两条腿,面对这样的状况,生活该怎样度过?《感动*》讲述了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坚强、自信、乐观的故事,他们依靠仅有的劳动能力,让一儿一女考上大学,让全家人彻底告别了贫困。

  像张顺东、李国秀夫妇这样的,还有被誉为“*的保尔”的朱彦夫,枪杆子、锄杆子、笔杆子,每一段人生都书写精彩;从小几乎完全丧失听力的大学生江梦南,在父母的帮助下,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不仅没有失学,还走出了偏远的瑶族乡镇,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这些“*民英雄”彰显的坚强、自信、乐观精神,为社会前行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021年是*航天的丰收年,本年度《感动*》的特别致敬环节聚焦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航天人。

  从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今天,*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从近地走向深空、从无人走向有人、从月球走向火星。“敢上苍穹揽月,不畏艰险启航,豪情问天,壮志报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道路上,*航天人勇攀高峰、自立自强,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把梦想化作现实。

  颁奖词直抵人心,感动背后是对*和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像《感动*》这样走过20年的节目,是不多见的。龙鳞装是一种源于唐代的书籍装帧形式,非常适合呈现时间轴序列,每一页翻开就是一座丰碑。”回忆起制作开篇画面的过程,龙鳞装非遗传承人张晓栋感慨道,在接到节目组的邀请后,他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悉心完成这幅长卷。

  作为节目的忠实观众,张晓栋告诉记者:“节目中榜样人物的事迹不断启示我,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过去近15年我只做了8部书,可能我这辈子也只能干非遗传承这一件事,既然做,就要做好。”

  与张晓栋一样,《感动*》总撰稿刘凯也陪伴节目走过多年,在专注于撰写颁奖词的过程中,他收获了更多的感动与温暖。

  20年间,时代发展、社会变迁,颁奖词的写作风格却始终保持稳定,直抵人心。

  “好的文字是锤炼出来的。从最开始每个人1000多字,再精简到几十个字,中间还要经过很多同事的传阅、提意见、修改。颁奖词是仪式的一部分,要尽可能短,和仪式紧密结合,才能起到点睛的作用。”刘凯告诉记者,写作中强调朴实、准确,不堆砌辞藻,不过分华丽,尽量用*人常用的行文习惯,让观众接受起来毫无障碍。

  翻开今年的颁奖词,简单、准确、优美的风格扑面而来:杨振宁的“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彭士禄的“两代人为理想澎湃,一辈子为国家深潜”,朱彦夫的“生命于你不只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江梦南的“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寥寥数语,感人至深。

  颁奖词为什么总能打动人,是刘凯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在他看来,获奖人物的事迹是感动的核心,同时观众心中还要存着对*的追求、欣赏,才有可能被感动。“腊梅生得再好,还需要赏花的人懂得”。

  精神是历史的升华,历史是精神的展开。颁奖词打动人心的秘诀,在于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的价值和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中心综合部制片人孙金岭,贡献了节目的定位语“一部*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他认为,《感动*》有两大独特气质,一是节目气质,一是历史气质。通过一年一度的广泛评选,通过庄严仪式,将那些普通人的身影和声音在时间中定格,在记忆中凝固,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气韵悠长、绵延不绝的历史组成部分。

  记录真实,在20年的岁月中传承发扬*精神力量

  “剧变中的不变,喧扰中的沉寂,疾行中的伫立,眼花缭乱中的凝视。”《感动*》给主持人敬一丹带来了这样的感受。在缺席《感动*2020》后,早已退休的她再度回归。

  “我们对每一个人物表达不过分、不滥情,没有拔高的表述,尽可能介绍一个真实的人,将真正的好人表现出来。”在敬一丹看来,接近真实就是这档节目能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寻找好人”,这是《感动*》的初心,是节目最早的“核”——梳理过去一年所发生的事,发掘新闻事件中的主角,感性地刻画历史瞬间,放大历史细节。

  我们的时代从来不缺少偶像和英雄,重要的是推崇什么样的偶像与英雄。从创办初始,《感动*》就聚焦于推动当代*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成功评选推出了一个又一个*凡而伟大、朴实而真诚的典型人物。

  从“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的张桂梅,到“岛再小也是国土,家未立也要国先安”的王继才、王仕花;从创造卓越成就的科学巨擘钱学森,到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薪的普通邮递员王顺友……在人们眼里,他们都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感动*》实现了全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动员。每届“感动*”的筹备都历时数月,这本身就是发现先进、褒扬先进、学习先进、效仿先进的宣传过程,更是先进人物感动公众、传承精神、延伸理想的有效途径。

  在节目开播前,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为《感动*》送来天上的祝福,其中叶光富讲述了他与节目的故事,“2003年神舟五号一飞冲天,当时我只有23岁,还是一名飞行员,震动环宇的首次飞行给我内心种下了航天梦的种子。”而那一年度的感动*人物,正有我国第一位飞天的航天员杨利伟。

  近年来,各地也推出当地的“感动人物”。在一个个“感动人物”故事的讲述中,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断传承发扬。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正催生出更多的感人故事

  “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这是给予香港无线电视的主持人陈贝儿的颁奖词。

  2021年春天,陈贝儿来到内地,带着满腹疑问,踏上了一条“无穷之路”。历经3个月,陈贝儿一行5人,穿梭全国6个省份,10个脱贫地区,深入海南热带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岭,拍摄制作了12集纪录片,生动具体地见证了*的脱贫之路。

  伟大时代正孕育着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着伟大事业。“无穷之路”,寓意“没有贫穷的道路”,陈贝儿感人至深的故事正是发生在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实践中。

  党的*以来,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这样的人间奇迹,写在广袤的*大地上,写在奔腾的历史洪流中,也诞生了无数的感人故事:有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的黄文秀;有“一心只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用自己46年的短暂生命兑现了对党和人民承诺的贵州省晴隆县委原*姜仕坤;有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李保国。

  在节目中,苏炳添直言:“一路走来,我最想感谢的是国家。是祖国的帮助,让我一步一步走到了奥运百米决赛的跑道上。”

  党的*以来,中华运动健儿一次次突破极限,创造佳绩。2014年仁川亚运会,*队势如破竹,连续第九次高居金牌榜榜首;2016年里约奥运会,*队奋勇拼搏,连续第五届奥运会跻身金牌榜前三;2021年东京奥运会,金牌数、奖牌数均位居第二;2022年北京冬奥会,创造“史上最好成绩”。

  历史前行的每一步,无不需要精神力量的推动。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了*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

  今天,*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极大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发展的伟大历史。


苏炳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 (菁选8篇)(扩展9)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21事迹观后感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21事迹观后感1

  自古以来,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古代有《二十孝四图》以及许多孝子的故事,广为流传。我们从古人身上感受到了孝顺的美德,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而当今社会,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发展,精神文明在我们一些人的身上已经消失了,特别是在孝顺父母方面。

  前两天,我看了中央卫视举办的《感动*十大人物》,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感到到了人间处处有真情;但同时也感受到了人性的悲哀。

  在我看来,真情似乎也会像经济一样产生贫富分化。在富裕的圈子里,人间处处有真情,而在贫困的圈子里,不见一点真情的痕迹。而贫困的.圈子里包含我们大多数人。现实社会中,能够孝顺父母,给父母以精神的安慰又有多少人?或许,大多数人推说工作忙,过年过节都没有回家陪父母,只寄礼物给父母,而父母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安慰,这也可以说是不孝顺。而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出现在上述人们身上,而是出现在我们同学当中,和一些青年人身上。

  在我们同学身上,或许就没有孝顺父母的意识,总认为那些事与我们不相关。在家里,好吃懒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不听父母话,与父母闹别扭,发脾气,跟父母顶嘴,让父母操心……而在青年人身上,则更多的是嫌父母老,嫌父母丑,没有钱,甚至殴打父母……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常有耳闻。

  我又一次想到了孟佩杰的事迹,脑海中又一次浮现出她们母女二人幸福洋溢的笑脸。母亲是佩杰的天,而佩杰是母亲活下去的希望。命运对待佩杰很残忍,她却以微笑回报这个世界,她恪守孝道,一个人艰难的服待母亲,从没叫过一声苦,抱怨过一声。因为有爱,佩杰不觉得苦,反而觉得很幸福,因此常面带微笑,正如颁奖词所说一样: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人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从佩杰的事迹,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真诚的孝心,也让我们感受了真情的流露,同时也感受到了真情的可贵。从她的身上,我们同学是不是应该感到惭愧呢?青年人是不是感到羞耻呢?我们应该以孟佩杰为榜样,学习她的精神,孝顺自己的父母。

  “树欲静而风不止,于欲养而亲不待。”趁着父母尚在的时候,趁我们能陪在父母身边的时候,我们多珍惜一点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多孝顺父母。我们不需要像孟佩杰一样艰苦,但需要一颗像孟佩杰一样真诚的心来爱父母,来孝顺父母。天下的儿女们,都一起行动起来孝顺父母,传承发扬*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孝顺成为精神文明世界中一棵高大的长青树,永远活力旺盛。这样,我们的生活将更幸福,社会的明天将更美好。


苏炳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 (菁选8篇)(扩展10)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个人心得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个人心得1

  为研究青藏高原藏族人群“高原低氧适应生理特征”这一主攻课题,精通英语、俄语、塔吉克语、汉语的吴天一,还学会了藏语。20多年的科研工作,吴天一走遍了青海、*、甘肃、四川4省区的大部分高海拔地区,诊治过上万名牧民群众,整理了大量的临床资料。藏族牧民亲切地称他为“马背上的好曼巴(好医生)”。

  1991年,青海省高原医学研究所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高低压氧舱。吴天一成为第一个模拟试验者。气压从海拔5000米的高度开始下降,由于降速太快,瞬间,吴天一头疼欲裂,鼓膜被打穿……但他摸清了舱体运转的安全系数。

  2001年,吴天一当选为*工程院院士。同时,青藏铁路开建,高寒缺氧对铁路建设者的身体健康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是建设高原铁路的一大世界性难题,对高原医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吴天一多年的研究成果被立即运用于拯治青藏铁路建设者中的高原疾病上,他和同事们共同研制的抗缺氧药物、保健品发挥了作用,他主导开设的高原病科也为西进的建设者们提供了完善的`抢救治疗环境,他撰写的《高原保健手册》和《高原疾病预防常识》被送到最前沿的施工者手中。他参与指导下,青藏铁路建设工程沿线建立了三级医疗机构,五年建设期间未发生一例因高原病死亡,创造了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

推荐访问:先进事迹 中国十大 感动 苏炳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 菁选8篇 苏炳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1 苏炳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100字